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力军,因为他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是空间和时间的拥有者。

所以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死板的书本知识,僵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社会无法立足。

所以作为素质教育主力军的教师必须首先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研究现代青少年的价值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培养全部的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的全部。

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
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

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离家出走。

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

培养全部的学生,要抓中间促两头,既培养拔尖人才,也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养学生的全部,既要抓学习,又要重德育、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为人师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常言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

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还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人,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低素质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道德素质而言,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

教师在日常
具体行为上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

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应杜绝简单粗暴、体罚、辱骂学生等现象,要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

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在学生那里就会掷地有声,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认真开展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何谈赢得学生的信任,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

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

这诸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穷的创造性,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如开展教师示范课活动、优质课竞赛、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以及教师的普通话、三笔字等基本功竞赛活动。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理念,掌握新方法,积极为自己“充电”和补充“营养”,努力整合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新课程培训、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

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教师在业务学习
中,除学习书本的理论外,还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侧重于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收集信息资料、实地调研、实证性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技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

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也是新形势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我们许多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乏,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靠吃以前所学的“老本”是不行的,必须坚持不懈勤奋学习,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科学走进校园,科技走近学生,教师应先行一步,尽快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用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使教师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积极开展“赶、学、帮”活动,大力提倡自学,“赶”上新的教育形势;“学”理论,“学”榜样,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不足;“帮”,老教师“传、帮、带”年青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实践经验,教学心得,使年青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学新秀。

年青教师“帮”老教师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教学仪器的操作,使老教师能尽快的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上更加“天衣无缝”。

这样,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广大教师才能以一种崇高的敬业奉献精
神,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环节要紧凑,知识过渡自然,有密度、有梯度,重难点集中优势加以攻破。

教学就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必须把握一节课的“一”是什么,如何反“三”,“类”是什么,又如何“旁通”。

这“反三”和“旁通”到什么程度为最适宜;另外,教师要明确一节课哪些知识自己讲,哪些知识由学生根据教者的设疑、点拔、启发去完成。

把课堂变成学生用已学会的直接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间接知识的主要实践活动,而且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品尝劳动成果的甘甜,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在还给学生自主的同时,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会学习。

体现教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当今社会,由于受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和诱惑,部分教师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
行为,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观。

教书育人为社会育出有用之才是教师的远大理想。

为收获理想之果,理当具备两种意识:参与意识,即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以高素质、高水准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奉献意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乐守清贫,弘扬“春蚕精神”。

总之,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代俱进。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
徐英云
双城市职教中心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