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探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突显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办学特色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电子信息模块化课程体系
1.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陈旧
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

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飞速发展,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随之发展。

多数学校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老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

1.2教学模式不合理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泛,实践性也十分强。

但是很多中职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实践环境,教学环境仅仅局限在教室里面。

教学模式保守落后,缺乏职业学校应有的特色,导致“教师教的呕心沥血;学生学得叫苦连天”。

1.3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脱离实际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或者初中肄业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训练。

而中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毫无关系,出现严重的知识断层。

例如: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把《电工技术基础》、《电视机原理》、《电工
基础》等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与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这足以说明,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脱离了学生和社会实际,违背了真实的教学目的。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2.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课程体系,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和相关的职业标准,把课程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训练目标和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2.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办法,把学生培养成牢固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高质量、技术型、专业化人才。

它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1)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的内容都建立在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上,能够清晰的展示未来的就业方向。

同时,教学内容以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学以致用,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2)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模块都是各自独立的,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就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3.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3.1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主张开设“综合专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厚的从业基础知识。

例如:潍坊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模块就包括: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基础;确保学历和职业认证的双向结合。

这一模块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考证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

3.2基本素质培养模块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事先做人”。

基本素质是每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基本素质模块侧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其教育内容主要有:语言文字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数学工具应用能力等。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好好做人。

这一模块是基础中的基础,核心中的核心,能够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地心态,勇敢的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

3.3职业规划与就业模块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快的走向工作岗位,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因此职业规划和就业模块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模块重在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验课、社会实践调查、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等训练手段,达到直接上岗的目的。

例如:德州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就把职业规划和就业模块细化为:专业理论核心模块和工作实践模块等,每一个小模块又进行细分,既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需要,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等,体现了面向就业的特点。

4.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1)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电子信息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以来,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老师必须关心自身的前途和学生的未来。

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教学相长的理想局面。

课堂上师生互动,谈笑风生,老师教的放心,学生学得开心。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适应能力
新鲜的教学模式、新奇的授课方式,能够全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在科学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这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就业目标。

(3)为学科建设拓展了空间
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它加强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能够把社会最新科技拿到学校里供学生选修和实践,为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平台。

(4)加快了考试改革的步伐
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必然会导致考试制度的变化。

而中职教育的考试更应该灵活化、专业化。

对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独立的子模块,应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最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效的就业为落脚点。

5.结语
笔者认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会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储备丰富的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祖荣,叶红.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6):152-153.
[2]张元峰.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12):112-113.
[3]王明伦.电子信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2012,(2):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