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鹊桥仙(纤云弄巧)》-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二语文课件(共23张PPT)
《鹊桥仙(纤云弄巧)》-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二语文课件(共23张PPT)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 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 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 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 为重视的日子。
古诗十九首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 悲欢离合,古已有之,但大部分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 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 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 不欺的爱情。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 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词人从哀婉伤感的氛围中走出,着眼于宇宙人 生的永恒之爱。生命有限,但宇宙和真爱永远长 存,只要灵魂相通,时空又怎能阻隔心灵的交融? 虽然一年只相会一次,却能"胜却人间无数"。故 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一种执 著,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天长地久,一种升腾于悲 情的感天动地。
秦观
秦观(1049-1100),北宋文学家。字少游、太 虚,号淮海居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 编修官等职。“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 写相思离别,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情韵俱 胜;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 调凄迷幽婉。
写作背景
■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 姑娘。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 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 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 女子的思念。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 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 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 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 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 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 我的朝欢暮乐呢。
感 传说之 美
鹊桥仙
秦观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是?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牛郎织女
你能讲一讲牛郎织女的 故事吗?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 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 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 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 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娶得织女为 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 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 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相会鹊桥 下阕:鹊桥会别
点出了牛郎织女当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 交融。
“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拟人化手 法,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 “飞星传恨”,“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 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 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 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
■ “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 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
■ 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 么不容易!使牛郎织女的感情更显深沉。
■ “暗度”点明渡河时间、情景,与题意“七 夕”相对,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 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即秋风或西风。玉露即白露。 这句表明了词人对这一对仙侣长年分居、一年一会的看法。一般人 都认为他们会少离多,枉自做了仙人,还不如人间的普通夫妇,但词人 却认为在这样秋风白露的美好的夜晚,相逢一次,也就不但抵得,而且 还胜过人间的无数次。
忍顾鹊桥归路
忍:实为不忍。 顾:看 看犹不忍,何况其他。
此二字写临别前的依恋怅惘 突出即将分别的无奈、不舍, 含无限辛酸之泪。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பைடு நூலகம்。
坚贞不渝
虽形影不离
地久天长 胜却无数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永恒的爱
有尽期的爱
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
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 情趣可贵得多。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感 传说之 美
鹊桥仙
品 声韵之 美
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始见欧阳修词,当中有“鹊迎桥路
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
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
五十六字,仄韵。
■ 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 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 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 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 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 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 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 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 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 诗人的咏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写相会时情景。 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 ,就象悠悠无声的流
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 柔情似水” ,“ 似 水 ” 照应“ 银汉迢迢” ,即景设喻,十分自然。 流露出相思惜别之情。 分别之后的相逢是 那样的美好、朦胧而又短暂,让人有一种如梦 似幻的感觉。
二句均用比喻,将抽像的“柔情”和“佳期” 幻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