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16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18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1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23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德国卡西尔。
38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48 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2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上)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主体特征)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目的功能上看)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76移情: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81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
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86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那几个命题?33-34答:1、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艺术语言。
2、共有五个命题: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观念的演变有何规律?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答:1、文学是由一个写实到写意,从写意到图案化,再从图案化又回到写实的过程。
2、有时代的原因及文学自身的演变。
文学有什么文化意义?41-47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生的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品质阅读与价值阅读有何区别?48-49品质阅读: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是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文学和历史文化有何异同?53答:文学重虚构、中情感、重诗意;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文学与科学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52答:科学为自然立法,文学艺术为人生立法;科学文化是自然之根,文学艺术是人生之根。
文学的审美活动有何特点?怎样理解?65-67答:1、审美活动是到处都存在的;2、人们的衣食住行中都存在审美,人的活动中无处不存在审美,3、而各种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是审美活动中的高级形态。
4、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及思想的深刻性。
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其内涵是什么?69-73答:1、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要转变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审美形态之一。
2、从性质上看,由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通性;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经验与体验有何联系与区别?77答:经验是体验的基础,没有经验或没有起码的可供想象和发挥经验,就谈不到体验,但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和升华。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93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94文学作品: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94文学文本四层面说:指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对文学文本层面构造的划分:字音及其高一级的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
98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指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这种特性是其他一切特性所得以生成的基础。
一是文学文本以语言的形式存在,二是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三是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是言语。
100-103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
10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104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128什么是文本和文学文本?93答:1、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文学文本是构成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学等。
如何区别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94答:文学文本是指由创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是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是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简言之,文学文本加读者阅读等于文学作品。
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104答: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实现,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什么是语音层面、文法层面和辞格层面?答:1、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言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107。
2、文学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放方面的构成法则。
1183、辞格层面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第三章文学形象系统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和人生图画。
134艺术至境: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统称艺术至境.137审美理想: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141典型:典型是指定实型作品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典型是定实型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应注意这个概念与传统典型论的区别,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折来识记。
158特征化:在写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
148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155意境: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160虚境与实境: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163 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
166象征意象:文学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75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177意象化: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87文学形象的特征是什么?138-143答: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审美属性。
文学形象系统是如何表现的?134答: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两种意义上:其一就是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言、其二就是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其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的。
试述文学典型的特征。
149答: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体特征,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总特征,阿Q的许多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息息相关。
此外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具有在总体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简述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1、一方面,没有典型的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2、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3、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无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试述意境的特征。
161答:1、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2、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3、生命律动是意境的本质特征;4、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
简述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
175答: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的,以象征为基础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它和典型、意境鼎足而居,也是达到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之一,它的基本特征是: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意象化的主要工作和常见方法有哪些?182答:作家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称为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它的原则可以归为以下三点:1、以荒诞意象表达真实的意念;2、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的象征意向组合;3、意象应合的原则。
象征意象在文学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187答:寓言意向和符号式意象两种。
例: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人物形象虽影子般模糊,但通过舞台组接了夫妇对面不相识的事,显示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阂集作家的忧虑和思考。
这就是寓言式;再例:埃及的金字塔是取基大顶尖、象汉字的:“金”字造型,这就是符号式。
第四章叙事作品叙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者决定的,主要是四种;第三人称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207叙述标记: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故事: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份。
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这三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