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2017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7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谱写四川林业建设新篇章——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前五年,展望后五年,谋划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围绕这个主一、XX年工作总结刚刚过去的XX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顺利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苦干育林、团结护林,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全年完成营造林7743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290%;森林覆盖率由XX年的2794%提高到2898%,增长104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实现林业总产值330亿元,为目标任务的11786%;落实林业建设资金12187万元,比XX年增长33%,其中国家投资461262万元,省级资金092万元,为推动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发展(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推动林业全面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借,推动林业沿着数量与质量1、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

在依法管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天保工程人工造林70万亩,飞播造林90万亩,封山育林360万亩。

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针对近几年天保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地和有关部门执行。

退耕还林关系到农村工作的大局,我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退耕还林“五结合”(将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措施结合)的要求,提出了四川的贯彻意见,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了政策保障。

去年向国家争取退耕还林指标110万亩、配套荒山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全部完成任务,基本解决了各地因超计划造成的遗留问题。

在抓好工程造林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营造各种林木1372、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绩喜人。

召开了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的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各地按照会议要求,不断加强保护事业,推进保护区晋级升格和示范保护区建设。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申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请大熊猫为XX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以及赠台大熊猫选送等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大熊猫人工繁育捷报频传,一年之内生产幼仔1胎21只,成活20只,其中卧龙保护区繁殖13胎18只全部成活,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连续6年幼仔成活率100%的优异成绩。

3、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由省政府下发各地执行。

省厅印发了工业原料林培育业、林果种苗业、林产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各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建基地、扶龙头,立足优势搞开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XX年,全省林业第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190亿元、100亿元、40亿元,同XX年相比,分别增长8%、264%和399%,二、三产业增幅较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特别是我省竹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被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于7月29为加快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我们组织21个市、州林业局和省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浙江进行专门考察。

这次考察活动,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搞好林业产业的信心。

同时,根据省旅游领导小组第次会议决定,由我厅牵头,对21个市、州景区的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并写出了专题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发展生态旅游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厅也召开了生态旅游发展座谈会,目的是通过群策群力,进一步理清思路,增添措施,4、林产品生产经营顺利开展。

去年向国家林业局争取人工商品林采伐计划1104万立方米,比XX年增长269%,在84个县开展采伐试点,生产商品材6万多立方米,缓解了木材供需紧张的矛盾,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生产竹笋干等11种主要林特产品246万吨,比XX年增长44%。

进一步规范了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和经营管理。

为39家松茸出口企业发放了经营许可证,批准37家松茸出口企业出口松茸1226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总额1313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24亿元。

(二)以巩固成果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森林1、大力加强森林防火。

去年上半年,全省重点林区持续高温、干旱,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省厅也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督促检查,同时配合省人大对森林防火开展执法检查,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特别是月17日—6月7日,凉山州木里县东孜乡、水洛乡、唐央乡和甘孜州九龙县上团乡接连发生4起重大森林火灾,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林业局领导对此作了重要批示,省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启动了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名厅领导先后赶赴火场第一线,指挥扑救工作。

通过省、州联合指挥部精心组织,广大警民连续奋战,成功地扑灭了4场森林大火,实现了科学扑灭林火和无一人员伤亡的预定目标。

据统计,全省去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32次,受害森林面积34万亩,火灾损失率018‰,是“十五”期最高的一年,但仍远低于12、切实开展有害生物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根据病虫情发生态势,实施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创新试点工作,首次采用了专用直升机,及时开展森林病虫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全省共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1042万亩,防治面积93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0093、继续强化林地管理。

一方面,坚持依法管理林地资源,防止林地流失和逆转。

另一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保证了26个涉及使用林地和采伐林木的重点水电工程、交通工程项目及时办理手续;对12个新上的重点项目,加快了相关手续办理的前期工作。

去年经审核审批同意的工程项目,使用林地面积37749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174、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年来,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管理等执法部门共破获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8942起,查处8803起,收缴木材177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1万只,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400多万元。

(三)以严格执法为抓手,规范行政管理行为。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一步拓宽了便民渠道,提高了办事效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改进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各项工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发布林业政务信息、公开办理事项、开通厅长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了林业主管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同时,通过《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主要领导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进行现场解答,督促落实,以实际行动获得了人民群众2、认真清理上报林业行政许可事项。

依法对涉及林业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依据、审批机关、收费项目等内容进行了再次清理,按时上报了43项林业许可事项办事指南。

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受理制度、审查审批制度、行政执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

对各种林业许可事项,3、深入开展两大工程执法监察。

按照省委、省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我厅切实履行两大工程执法监察牵头职能,及时召开省级有关部门执法监察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7个市州执法监察循环交叉检查,对3个市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为现金补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暗访,督促2个县查处了违反退耕还林政策案,追究了6人的党纪政纪4、规范资金管理。

去年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资金安全年”,我厅在积极争取资金的基础上,从严规范资金管理,从立项决策、计划下达、资金拨付、结算支付到报账审核等各个环节,都坚持严格把关。

同时加强资金稽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对资金到位差和XX年审计退耕还林资金中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督办,保证了(四)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根据省委安排部署,我厅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厅机关及在蓉直属企事业单位共2332名党员,通过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党性觉悟,增强了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政纪的自觉性。

坚持把先进性教育与创“四好”、争一流结合起来,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把先进性教育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外学王顺友、内学张和民、奉献在林业活动,行业上下和谐,作风明显改变;把先进性教育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发展、改革和稳定,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十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这五年,是我省林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

五年累计成片造林3828万亩,为国家计划3813万亩的101%,比“九五”期的2670万亩增长443%;封山育林1077万亩,为国家计划100万亩的1026%;落实林业建设投资227亿元,比“九五”期的82亿元增长178%;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2898%,增加47个百分点。

生态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年初见成效”(一)全省生态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现已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在果断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基础上,继续对全省森林资源实行依法管护,管护面积由XX年国家批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288亿亩上升到323亿亩(含灌木林),增长121%;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1100万立方米,年累计减少00万立方米,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面积88万亩;森林火灾损失率连续年控制在02‰以下。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加快国土绿化,共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1318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231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及其他造林13034万亩,大批宜林荒山、陡坡耕地和疏林地已经披上绿装,沿江沿路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根据清查资料,“十五”期间,全省有林面积由178万亩增加到21028万亩,新增344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46亿立方米增加到182亿立方米,增长117亿立方米。

目前我省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蓄积居全国第2位。

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历史结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遏制,穷山恶水的面貌得到改变,生态建设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

通过对不同生态区进行定位监测,全省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3亿吨;岷江、涪江每立方米河水的含沙量分别下降64%和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