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量元素的吸收机制--植物

微量元素的吸收机制--植物


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硼
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硒、铬、镍、锡、氟和碘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多为酶的组成成分。对植物 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蛋白质合成产生影响,对光合 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运输、其它营养元素的 吸收和输送以及繁殖器官的发育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微量元素的这些功能,往往就是它们能够 提高植株抗旱、抗热、抗寒、防冻等抗逆性的内在 原因。同时,也是防治植株缺素所引起的生理病害, 增强植株对某些细菌、真菌及病毒所致病害抗性的 重要原因。
微量元素吸收机制
----植物
动物通过进食使微量元素进入体内,再通过小肠吸收微量元素, 而植物是从土壤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微量元素肥料的过程-土壤环境
土壤中不溶于水含微量元素的各种盐类和氧化物,不能被 植物吸收,所以植物吸收物质的关键在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力, 即物质必须是可溶的,它才能通过表面进入植物细胞。 不溶的矿物盐类,包括所有氧化物,大部分过氧化物,碳 酸盐和磷酸盐和一些硫酸盐都不能被植物所吸收。以离子态施 入土壤的微量元素极易与土壤中的CO3、PO4、SO4等固定, 成为难溶的盐. 只有将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转变成带负电荷(或中性)的 金属螯合态,才能使微量元素有效地转入植物体内。这是因为 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微量元素可以自由移动,而不会像在无机 盐中的金属离子那样,在土壤中移动时,易被土壤组分的某些 离子所固定,而降低作物的吸收率。
微量元素—锌


增强光合作用,影响糖类代谢的重要原因 促进氮代谢 有利于生长素的合成 增强抗病、抗寒能力
微量元素—硼

促进碳、氮代谢 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
促进作物早熟 增强抗逆性
微量元素—锰

增强光合作用 调节体内氧化还原状况


促进氮素代谢

只有保证其它养分得到充足供应的基础上,才 能发挥出它的最大增产潜力。
时刻注意保持大量养分元素(氮、磷、钾)和 微量养分元素之间。 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营养平衡


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 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施适量微肥,才可能达 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微量元素的计量单位

目前一般用份数浓度来表示微量元素的含量.一百 万分之一的浓度即1ppm。

农业上所说的微量元素一般认为含量在n×10﹣6—
n×10﹣5 ,即百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最高不超 过千分之一范围内的所有化学元素。
植物吸收微量元素肥料的过程-叶面环境
在许多种类植物叶片的表面通常都附有一层蜡 被(单子叶植物蜡质层更多、更厚), 它是由脂肪酸所 构成,其本质是带负电荷的。
当金属盐溶解于水时,金属离子会从溶液中游 离出,从而形成阳离子,即为矿物质中的带正电荷 的。如果该溶液和叶子的蜡样表面接触的话,那么 带正电荷的物质就会被吸附到带负电的表面。这表 明蜡样角质层在离子矿物质吸收中起的是一个屏障 作用。当矿物质有类似叶子的结构,它们就可以去 除植物的表皮的蜡被。几乎所有的氨基酸螯合物都 能完全溶于水并能被植物所吸收。
目前植物体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70多种,其 中碳(C)、氢、氧、氮、磷、钾、钙、镁、钠、硫 等10种元素含量较高,加上微量元素硅占了活基质 的99.95%,它们是大量元素,其余60多种元素如硼、 锌、锰、钼、铜等的含量甚微,总共仅占不到0.05%。
动、植物对微量元素需求的不同
共同需要的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
植物只能吸收能溶于水的显离子态或螯合态的元素
元素 吸收状态
铁(Fe)
锰(Mn) 锌(Zn)
Fe2+或金属螯合物
Mn2+或金属螯合物 Zn2+或金属螯合物
铜(Cu) 硼(B)
钼(Mo) 氯(Cl) 钠(Na)
Cu2+或金属螯合物 H2BO3-、HBO3-
MoO42- Cl- Na+
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植物吸收微量元素肥料的过程-细胞环境
细胞膜外面的为细胞壁。 而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兰纤维 素和其他纤维物质构成的。原 细胞壁被果胶所渗透,而果胶 能把纤维粘牢从而使其结构稳 固。所以钙在此就尤为重要。 钙和果胶一同使细胞壁更坚固。 然而,一旦使用其他的阳离子, 如镁,铁,锰,锌,铜以及其 他的矿物离子,那么它们也可 被吸附到果胶。因此,原细胞 壁也可作为一种屏障来阻止游 离金属离子的吸收。
有利于生长发育 降低病害感染率
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锌

水稻是一种对锌敏感的作物。对严重缺锌的 “坐篼”田施锌,产量可增加几成甚至成倍增 长。群众把锌肥誉为“坐蔸药”。 玉米对锌更为敏感,有人认为玉米是缺锌指示 作物。土壤供锌不足,玉米植株常发生白苗花 叶病,施锌可以防止该种病害的发生,还能提 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硼、锰
油菜(甘蓝型)、棉花和果树等施硼肥的 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粮、油、棉、糖等主要作物和一些果树蔬 菜施用锰素都能表现出肥效反应。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原理
所有营养物都最优 收成可达到最高
缺少一种营养物 否定了所有其他营养物的价值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方式

必须指出,微量元素肥料只有在缺素土壤上施 用,才能发挥出它的增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