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剂型设计.

药物剂型设计.

7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二. 选题途径
(6) 开发中药制剂 用现代制剂新技术对传统中药进行改造,或研究开 发新的天然药物、海洋药物等的新制剂产品,成为中 药新药开发的主要途径。
(7) 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通过基因重组、细胞融合、酶工程等生物新技术 研制生物技术(口服、黏膜、靶向给药等)药物新制 剂。
13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二. 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3) 药物能溶于浸没生物膜的体液 处方前研究了解药物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质,解离 分配性质、膜透过性及本身稳定性等,选择适宜的给药 途径设计剂型。 (4) 保证体外溶出或释放与体内吸收相关 使体外实验具有实际意义。
(5) 吸收部位与特点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特点不同,应充分考虑生物环境对 药物吸收的影响。
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 文献 调研 选题 设想 选题 论证 可行性 分析 立题 决策 研究 开发 投 产 销 售
投产 保证 质量、价格、 效益、时机
制剂新产品开发的选题决定了制剂新产品开 发研究的水平、效益及成败。
3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一. 选题原则
(1) 需要性——最基本原则
特点:在局部起作用或经皮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优点: ① 避免消化液的破坏与肝首过效应;
② 维持恒定血药浓度,减少肠道给药副作用; ③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④患者可自主给药,有刺激性或过敏性药物 不能经皮给药。
11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一. 给药途径与剂型确定
以给药途径的特点,药物的性质和临床治疗要求为依据 确定药物剂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 临床治疗要求;发挥药效,保证用药安全,使用方便。
c. 乳剂:生物利用度较高。
15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三. 剂型与药物体内吸收
药物剂型设计
主要内容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选题原则 选题途径 市场调查
2.2 剂型设计基础
给药途径与剂型确定 剂型设计基本原则 不同剂型体内吸收特点
2.3 剂型与处方设计
剂型设计要求及依据 处方筛选 工艺筛选
2018/10/11 2 2
药物剂型设计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一. 给药途径与剂型确定
给药途径在人体有以下几种: (1) 口腔及消化道—— 各种口服制剂、含片、舌下片等。
药物经胃肠道给药, 在尚未吸收进入血 循环之前,在肠粘膜 和肝脏被代谢,使进 入血循环的原形药 量减少的现象。
特点:经口腔、舌黏膜或胃肠道黏膜吸收而发挥药效。 (2) 腔道——————各种栓剂 特点:通过直肠等腔道途径吸收,起全身或局部作用, 可免于肝首过效应。
注重特色、注重创新、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避免 雷同和重复开发。 (5) 效益性 科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新制剂产品的 生命力。 5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二. 选题途径
(1) 新化学药物制剂 化学药研究从仿制为主—>创新为主,新药申请 临床之前必须通过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根据药物性质 和用途选择适当剂型,加以研究开发。 (2) 原有剂型改革 根据医疗需要,将现有药物通过改变剂型提高药效。 (3) 开发缓释、控释制剂 开发缓释及控释制剂,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 毒副作用。在中国仍有很大研制开发余地。
(3) 血管组织————各种注射剂 特点:作用迅速、吸收快,尤其是静脉注射,不经吸收, 直接进入血管,适用于急救药物。 (4) 呼吸道—————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特点:直接到达作用部位,起效快,免于胃肠道破坏;成 本高。 10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一. 给药途径与剂型确定
(5) 皮肤给药 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硬膏、 凝胶、 糊 剂、贴剂等。
14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三. 剂型与药物体内吸收
药物从剂型中释放 药物溶入生物膜吸收
剂型差别
生理因素
不同剂型药物吸收特点: (1) 口服液体制剂 a. 溶液制剂: 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中吸收快而完全。 影响因素:胃液pH、食物黏度、胃排空、药物理化性质 b. 混悬剂:吸收前颗粒必须溶解。 影响因素:颗粒大小、辅料对药物溶剂与吸收的影响。
依据我国基本国情与医疗保健事业的用药需求、 临床医疗的需要和社会用药消费需求来开发。 被社会所需要—>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和经济效益 (2) 可行性
选题价值、难易程度、客观及主观条件、临床研 究可行条件等。
4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一. 选题原则
(3) 科学性
现有药物制剂产品总量过剩,但科学性问题突出。 应紧跟国际形势与相邻学科配合,使制剂产品上升到科 学制药水平。 (4) 创新性
6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二. 选题途径
(4) 新给药系统
现有原料药通过新工艺技术研制成新给药系统制 剂,可以提高药效,减小副作用,相对完全新药物开 发具有周期短,费用少,经济效益大等优点。
(5) 有限仿制 注意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及合法情况下,选择性地 仿制一些新药品种,如已经或即将到期的专利药物或 在中国尚未申请专利的新药,仍是目前新产品开发的 主要途径之一。
② 给药途径不同,剂型与用量也不同,必须选择符合
治疗目的的剂型。 ③ 药物安全性及生物学特性。
12
2.2 剂型设计的基础 二. 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1) 药物能迅速到达作用部位,保持药物有效浓度 水溶性药物,静脉注射可达100%生物利用度,作用 速率易控制; 局部作用的制剂,到达部位较易,完全吸 收较难。 (2) 避内免药物在体内运转过程中的破坏 了解药物在体内是否有首过效应,是否被体液或酶破 坏等性质,从而选择合理的剂型,避免损失而失效。
8
2.1 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分析
(1) 临床需求情况
三. 市场调查
重点: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及特殊 群体用药状况 (2) 文献调研
通过文献调研, 充分了解药物的各方面性质。
(3) 专利状态调研 通过专利文献的查阅和有价值信息的捕捉,了解其 中蕴含的商业、法律、技术等情报。 (4) 市场情报 关注国内外技术动向,尤其国内开发及市场份额 9 的情况,着重开发具有潜在优势的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