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六中2015届高三上期语文期中考试卷高三2010-11-28 17:30安溪六中2015届高三上期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共21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一)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
父琦,晋兵部侍郎。
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①。
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
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②,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
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廷美由是恳请从行。
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者违诏市竹木,贬商州司户参军。
移汝州,复为太常丞、判寺事③。
迁考功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许王元僖尹开封④,又为判官。
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⑤,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
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⑥。
”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
”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安可在堂上对制使?”即下堂,随问而答。
左迁卫尉少卿。
会置考课院,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⑦,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
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
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
”太宗曰:“朕自知卿。
”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逾月,拜参知政事。
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
”岁余,左谏议大夫寇准亦拜参知政事。
端请居准下,太宗即以端为左谏议大夫,立准上。
每独召便殿,语必移晷。
擢拜户部侍郎、平章事。
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
”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决意相之。
会曲宴后苑,太宗作《钓鱼诗》,有云:“欲饵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
”意以属端。
后数日,罢蒙正而相端焉。
……明年夏,被疾,诏免常参,就中书视事。
上疏求解,不许。
车驾临问,端不能兴,抚慰甚至。
卒,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
(选自《宋史吕端传》,有删节)【注】①千牛备身:皇帝的侍卫官。
千牛,刀名。
②居留之命:叫赵廷美留守东京的命令。
赵廷美,宋太宗之弟,曾封秦王。
③判寺事:办理太常寺的事务。
判,办理。
④元僖尹开封:赵元僖,宋太宗的第二个儿子。
尹,任……府尹。
⑤裨赞无状:裨赞,助益、辅助。
无状,没有好的成绩,即有差错。
⑥推君:要审问您。
⑦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群官中有被处罚而置于闲散官位(不任实职)的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A、端白廷美曰:“……”白:禀告、报告B、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违诏市竹木寻:随后、不久C、端请居准下居:处于……(之下)D、决意相之相:省视、察看解释:相,名词使动用法。
应是“以……为丞相”或“让……担任丞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A、以荫补千牛备身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B、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C、罢蒙正而相端焉臣罪大而幸深矣D、端方决事,徐起候之真台辅之器也解释:A(均为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
B、介词,“在”;介词,表被动,“被”。
C、连词,表顺接,不译;连词,表转折,“却”。
D、代词,代指前面“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结构助词,“的”。
)3、以下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吕端“见识深、大事不糊涂”的一项是 B①端少敏悟好学②今主留务,非所宜也③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④诏免常参,就中书视事⑤吾观吕公奏事……真台辅之器也⑥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A、①③⑥B、②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⑤解释:①句说的是吕端年轻时聪明好学的事;③句是说吕端自请担任低级官职;㈣句是说皇帝给吕端的特殊照顾。
此三项与题干的要求不合。
4、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些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吕端出身在官宦之家,青少年时就聪颖好学,因前辈的功德做了皇帝的侍卫官;后来又担任过多个职务,直到做宰相。
B、吕端对廷美的进谏,看似宋太宗兄弟间的事,实是平定天下的大事,体现了吕端的远见;出使高丽,海上遇险不惊,表现了吕端的沉稳与胆识。
C、群官中被处罚而置于闲散官位的人在接受考核时都哭着申述自己生活的困境,要求任职;吕端却在陈述自己工作业绩的同时申请降级。
D、赵普非常推崇吕端,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宋太宗也十分器重吕端,认为他大事不糊涂,并最终重用他做了宰相;吕端也不负所望。
解释:“吕端却在陈述自己工作业绩的同时申请降级”错。
(二)查八十,名鼐,字廷和,休宁北门人也。
鼐父珂,母刘氏。
母梦灵龟入卧内,遂有身,既而生男。
会大父华年八十,大父喜,命曰八十云。
大父以贾起家,鼐从父兄受贾。
少负意气,务上人。
尝过毘陵倡家,鼐为弦歌佐客酒,倡引琵琶,诧鼐目摄之。
鼐怒,祭酒谓倡:“他日不以此擅场,有如酒!”时寿州钟山琵琶最善,尝师乐师张六老及老将谢彦明。
鼐奉千金为山寿,师事山。
无何,尽得山法。
鼐卧起服习,日夜不绝音。
居顷之,过山远矣。
山叹曰:“郎君吾师也,山何敢为郎君师!”于是乃过故倡,倡不知也,一弹而四座辟易,以为神,倡蒲伏下堂涕泣,莫敢仰视。
鼐愈益自负,事事务上人。
既托贾而游,所至人人亲鼐。
之吴,习祝希哲,杨用修、王履吉、唐伯虎、文征仲①引为布衣交。
之大梁,周王使人召鼐。
鼐语使者:“王能客鼐,鼐来;不能,鼐裹足逝矣。
”于是长揖而据宫座,尽王欢。
窦得意以倡幸鄢陵王,且蛊太原公子。
得意深自闭绝外交,既闻鼐名,私事鼐。
鼐方结客,得意岁出百缗佐客资。
居七年,事鼐唯谨。
入楚,楚愍王遣使操币逆之蕲,鼐遂留蕲,辞使者。
及愍王弑,蕲人多之。
嘉靖中,鼐且老,复过金陵,尝入平康里②为清弹,诸美人无知者。
安氏媪年七十,瞽矣,闻之大惊,曰:“此先朝供奉曲也!国工张六老能之,客何为者?”既而知其鼐也,起为按节,相视以为知音。
鼐还休宁,未有子,继室请置妾,数以为言。
鼐叹曰:“天地乐我以能事,假我以长年,广我以交游,延我以声誉,于我过矣,安能复昌阜我后邪!”日从诸少年游,斗黄雀,树花木,乡人王仲房、陈达甫亦时时过之。
(选自[明]汪道昆《查八十传》,有删改)【注】①祝希哲:祝允明,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杨用修:杨慎,明代文学家。
王履吉:王宠,明代书法家。
唐伯虎:唐寅,明代画家、书法家。
文征仲: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
②平康里:唐代京城的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地,后因此泛称妓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大父以贾起家贾:做买卖B、鼐为弦歌佐客酒佐:劝C、蕲人多之多:众多D、安能复昌阜我后邪阜:繁盛解释:C项,多,赞扬。
6、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查鼐“自负,事事务上人”的一组是 B (3分)①他日不以此擅场,有如酒!②既而知其鼐也,起为按节,相视以为知音③得意深自闭绝外交,既闻鼐名,私事鼐。
④卧起服习,日夜不绝。
⑤王能客鼐,鼐来;不能,鼐裹足逝矣。
⑥日从诸少年游,斗黄雀,树花木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解释:②主要是写安氏媪与查鼐在音乐上是知音。
③为窦得意所为。
⑥是写查鼐还休宁后的多种兴趣。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查鼐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神龟进入卧室,祖父感到这是吉兆因此很高兴。
B、查鼐师从钟山,经过勤奋学习,其琵琶演奏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查鼐游历广泛,足迹遍经吴、梁、楚,所到之处结交亦颇广。
D、查鼐没有儿子也并不介怀,他认为自己一生其他方面已经很完满了。
解释:A项,原文是说他的母亲梦见神龟进入卧室,于是有了身孕。
祖父很高兴是因为查鼐出生时恰逢祖父80岁。
第Ⅱ卷二、翻译(共6分)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愍王遣使操币逆之蕲,鼐遂留蕲,辞使者。
(3分)楚愍王派使者带上礼物到蕲地迎接他,查鼐于是滞留在蕲地,辞谢了使者。
(2)此先朝供奉曲也!国工张六老能之,客何为者?(3分)这是先朝宫廷乐曲!国工张六老擅长弹奏这乐曲,客人您是什么人?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7分)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9、诗人笔下的胡马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出身大宛,相貌非凡,有着锋棱的骨骼和尖尖的双耳;奔跑迅疾如风,所向无敌,对主人忠诚无虞。
(能答出“相貌非凡”“奔跑快”“忠诚”三个要点的即可得满分)10、前人认为杜甫的这首咏物诗做到了“不即不离”,即状物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它的这个特点。
(4分)杜甫在诗中既描摹了胡马,又借胡马写人,做到了“不即不离”;诗的前四句实写马的外形,后四句则虚写马的品格,写马的品格就是写人的品格,过渡自然,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胡马的赞美和对房兵曹的热切鼓励,希望他能为国立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5分)A、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
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
陆逊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
(《三国演义》)B、鸣凤与觉慧情投意合,却被高家送给冯乐山做姨太太。
她向太太哀求无果,只好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去找觉慧,可觉慧忙着写稿,没有听完她的哀诉就把她打发走开。
于是她感到走投无路含泪投湖而死。
(《家》)C、佗曰:“ 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
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
(《三国演义》)D、附近的村子,没有理发师,因此常有带着铜盆的理发师到这里来。
那天,一位理发师路过,恰好遇到下雨,就把铜盆顶在头上遮雨。
堂吉诃德一见,硬说寻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
理发师赶快跳下骡逃走。
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戴在自己的头上。
(《堂吉诃德》)E、对高老太爷临死之前的忏悔,看法可以多种。
一般认为高老太爷临死之前的忏悔与他面临高家败落的严峻事实有关,高老太爷最大的希望是“长宜子孙”,让这个家“一天天地兴盛发达下去”。
但儿子克定、克安的胡作非为令他感到失望和孤寂。
为力挽颓势,高老太爷将维持这个家的希望寄托在孙子辈的身上,对觉慧说“你很好”,并包办了觉慧的婚事,这是一个垂死制度的挣扎。
(《家》)解释:C项,“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有误,应是曹操认定华佗是来为关羽报仇的。
另外,曹操杀了华佗,而不是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