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颌畸形的检查诊断
一般X线检查分析
全口曲断
头颅侧位片 牙片 关节片
评估下颌骨骨龄的生物学指标
• 身高变化
Nanda, 1955; Hunter, 1966
• 手腕骨片
Greulich and Pyle, 1959; Hägg et al., 1987
• 牙龄
Hellman, 1923; Lewis and Garn, 1960
上颌12个牙齿牙冠宽度之和(mm)
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mm) 前牙比=――――――――――――――――――×100%
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mm)
X 线头影测量分析
X 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
模型的测量分析
牙弓拥挤度 合曲线的曲度 牙冠宽度的测量:X=YX’/Y’ 牙弓弧形长度测量: 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
恒牙列牙齿大小及牙弓长度分析
牙弓弧长的测量 (1)分段测量法
(2)铜丝测量法
牙冠宽度的测量:
牙弓拥挤度分析: 牙冠总宽度-牙弓弧长。 Spee氏曲线深度: 从牙弓每侧纵合曲线最低点至切牙和
正畸常规X线检查帮助不大 其他x-ray 检查:
薛氏位 双侧关节CBCT 关节造影
正畸中出现TMD症状…..
饮食种类的改变 热疗 药物治疗 颌间关系的调整 合垫治疗
TMD的合危险因素
骨性前牙开合 覆盖 > 6-7 mm 上颌单侧后牙反合 后牙缺失 前牙中等程度以上的磨耗
一般检查
问诊:主诉、健康情况
口腔不良习惯 病史 家族史
临床检查:
(1)牙合阶段 (2)牙齿、牙周健康状况 (3)牙弓及牙弓关系检查
磨牙关系 牙齿拥挤度、覆合、覆盖 牙齿排列情况 中线
牙弓关系
上下牙弓前后向关系:尖牙和磨牙关系, 前牙覆盖关系。
上下牙弓宽度关系:反合 /锁合 ?
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下颌功能分析
上下牙弓宽度关系
左侧后牙反锁合
左侧后牙正锁合
面部检查
1. 面部形状 2. 面部比例关系
a. 垂直向(Vertical) b. 水平向(Transverse) c. 矢状向(Sagittal)
面部形状
圆形
卵圆形
方形
钻石形
面部比例(垂直向)
1/3 1/3
1/3
1/3
2/3
Proffit et al., 2003
第二磨牙远中颊尖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
牙弓宽度的测量
a. 尖牙宽度 b. 前磨牙宽度 c. 磨牙宽度
整平曲线需要间隙 = 左侧Spee氏曲线曲度+右侧Spee氏曲线曲度 +0.5mm 2
模型测量分析
对称性分析
牙齿大小的协调性分析
上下颌牙量协调性分析即Bolton 分析
下颌12个牙齿牙冠宽度之和(mm) 全牙比= ――――――――――――――――— ×100%
•第二性征
Tanner, 1962
• 颈椎法
Lamparski, 1972; O’Reilly and Yanniello, 1988; Franchi et al. 2000; Baccetti et al., 2002
手腕骨X线片与生长预测
Hägg et al., 1987
加速期: MP3 (FG) 高峰期:MP3cap(G) S 减速期: DP3u Ru
1. 张口受限? 2. 关节区疼痛弹响? 3. 咀嚼、打哈欠或大张口时疼痛? 4. 颊部或耳部疼痛? 5. 咀嚼不适感? 6. 关节 “锁结”或“脱臼”感? 7. 关节区杂音?
开口度及开口型
有无疼痛,最大张口度?
≥ 40 mm
侧方移位
大约10 mm
前伸程度 ≥ 5 mm 张口型有无偏斜?
TMD的X线检查
3~5mm
5~7mm
>8m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度深覆合:上颌切牙盖过下颌切牙切缘的
1/3-1/2之间
II 度深覆合:上颌切牙盖过下颌切牙切缘的
1/2-2/3之间
III 度深覆合:上颌切牙盖过下颌切牙切缘
的2/3以上
开合分度
I 度:上下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为0-3mm。 II度:上下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为3-5mm。 III度:上下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为5mm以上。
43% 57%
40% 60%
面部比例(水平向)
1. 适中面型 Mesofacial
2. 窄面型
Dolichofacial
3. 宽面型
Brachyfacial
适中面型
宽面型
窄面型
面部比例(矢状向)
凸面型
直面型
凹面型
直面型
凸面型
凹面型
颞下颌关节检查
问诊 开口度及开口型
临床检查
问诊 (1983 ADA President’s Conference on TMD):
O’Reilly and Yanniello, 1988
下颌骨生长高峰与身 高增长高峰 (93.5% of
the subjects)
Stage1 Stage2 Stage 3 Stage 4 Stage 5 Stage 6
模型分析
记存模型的用途
研究分析错合的重要手段 确定治疗计划 对照观察 疗效评估
上下牙弓垂直向关系:深覆合 / 开合 ?
牙弓弧长的测量 (1)分段测量法
(2)铜丝测量法
牙冠宽度的测量: 牙弓拥挤度分析:牙冠总宽度-牙弓弧长
牙弓拥挤度分析:牙冠总宽度-牙弓弧长
I 度拥挤: 2~4mm II 度拥挤: 4~8mm III 度拥挤: >8mm
I 度深覆盖:上下前牙间水平距离 II 度深覆盖:上下前牙间水平距离 III 度深覆盖:上下前牙间水平距离
评价下颌骨生长发育阶段理想的生物学指标
A) 对于大多数个体可以检测到下颌骨生长高峰 (Peak) B) 不需要额外照射X光片 C) 容易记录,且有可重复性
颈椎法
2 3 4 5 6
Stage1 Stage2 Stage 3 Stage 4 Stage 5 Stage 6
颈椎发育的六个阶段与下颌骨生长变化密切相关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1. 一般检查 掌握: 牙、合、面的一般检查方法,明确几个概念:拥挤度、深覆合, 深覆盖、开合分级。
2.模型分析 掌握: 模型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牙弓长度、宽度、深度等的测量)
3.X线头影测量 掌握: 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
4.诊断与治疗计划 掌握: 不同牙龄期错合畸形矫治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