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MMI基础知识总结分享

CMMI基础知识总结分享


SP 1.3 监督项目风险
SG 1 对照计划 SP 1.4 监督数据管理
监督项目
SP 1.5 监督干系人的参与
SP 1.6 进行进展评审
SP 1.7 进行里程碑评审
SP 2.1 分析问题
SG 2 管理纠正 措施直至关闭
SP
2.2
采取纠正措施
SP 2.3 管理纠正措施
文档 WBS、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等 WBS
风险阀值 风险值=发生概率ˣ风险影响级别
05 项目管理类
集成项目管理
目标
实践 SP 1.1 建立项目已定义的过程
SG 1 使用项目已定义的过程 SG 2 与相关干系人协调并协作
SP 1.2 使用组织级过程资产计划项目活动 SP 1.3 建立项目工作环境 SP 1.4 集成各类计划 SP 1.5 使用集成的计划管理项目 SP 1.6 建立团队 SP 1.7 为组织级过程资产做出贡献 SP 2.1 管理干系人的参与 SP 2.2 管理依赖 SP 2.3 解决协调问题
关注由成熟度级别度量的总体成熟度
什么是CMMI?
能力等级(连续式表示法)
当某等级下的所有通用目标都得到满足时,过程域的该能力等级就被达成。
过程剪裁,更为一致;精细化管理 过程按照方针得到计划和执行
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通用目标得到满足 过程域的特定目标没有得到全部满足,通用目标也不具备
3.已定义级 2.已管理级 1.已执行级 0.不完整级
文档名
证据解释
过程裁剪表
集成剪裁标准过程,并获得高层领导的 批准
使用组织财富库、项目计划来估量并计
划项目活动
建立并维护项目工作环境
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 划
使用项目相关的管理计划对相关模块工
作进行管理
根据组织的团队建立指南,建立团队,
制定章程、建立规则,统一愿景
过程活动文档化
快速功能点估算计算工具、工作量评估、WBS WBS
证据解释 建立顶层的WBS以估算项目范围
对需求数量、功能(点)数等估算
对照项目生命周期选择指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 估算工作产品与任务所需的项目工作量与成本 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
SP 2.3 计划数据管理
配置管理计划
对各种数据进行管理,不局限于配置管理
QA检查表 项目QA工作汇合问题 项目QA问题跟踪表
SP 2.2 建立记录
QA阶段检查与问题汇总表、项目QA工作汇报、QA审计检查报 告
度量与分析
目标
实践
SP 1.1 建立度量目标
SP 1.2 明确说明度量项 SG 1 使度量与分析活动协调一致
SP 1.3 明确说明数据收集与存储的规程
执行验收
验收报告
01
验收
支持类
3
配置管理
目标 SG 1 建立基线 SG 2 跟踪并控制变更 SG 3 建立完整性
实践 SP 1.1 识别配置项 SP 1.2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SP 1.3 创建或发布基线 SP 2.1 跟踪变更请求 SP 2.2 控制配置项 SP 3.1 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SP 3.2 执行配置审计
执行指导项
SP 3.5 确认需求
需求确认表、需求规格说明书
01
深入挖掘需求
验证
目标
实践
文档名
SG 1 准备验证
SP 1.1 选择需要验证的工作 产品
系统测试计划
SP 1.2 建立验证环境
系统测试计划、系统安装部署报告
SP 1.3 建立验证规程与准则 测试管理方法与工具的决策分析报告、测试用例
SP 2.1 准备同级评审
项目管理类
1
01 项目管理类
项目计划
目标 SG 1 建立估算
实践
SP 1.1 估算项目范围
WBS
SP 1.2 估算
建立对工作产品与任务属性的
WBS
文档名
SP 1.3 定义项目生命周期阶段
LC选择表、项目过程剪裁表、项目管理计划
SP 1.4 估算工作量与成本 SP 2.1 建立预算与进度 SP 2.2 识别项目风险
已量化管理级
l 分析收集的过程数据,识别绩效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用于过程改进。
与成熟度级别4级的关键区别:管理与改 进组织级绩效的关注点不同。
持续优化级
连续式过程域划分
CMMI
项目管理类
• 项目计划(PP) • 项目监督和控制(PMC) • 供方协定管理(SAM) • 需求管理( REQM) • 风险管理(RSKM) • 集成项目管理(IPM) • 量化项目管理(QPM)
对相关干系人的参与活动进行管理并支

识别关键依赖:延期会影响项目进度,
提前进行协商
协调、解决问题
工程类
2
需求开发
目标
实践
文档名
证据解释
SG 1 开发客户需求
SP 1.1 挖掘需要 SP 1.2 将干系人的需要转换为客户需求
需求调研计划、需求交流会议纪要及总结 执行指导项
SP 2.1 建立产品与产品组件需求
CMMI基础知识总结
目录
CMMI是什么?它包括什么内容? 解读CMMI过程域下的特定实践
CMMI是什么?
l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集成的能力成熟度模型 l 定义:产品开发和服务过程改进的成熟度模型。它由覆盖产品生命周
期的开发和维护活动的最佳实践组成。 l 目的: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维护过程。
l 软件生产生产和服务过程是随意且无序的,甚至是混乱的。 l 过程成功依赖组织个人能力,而不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过程。 l 组织往往无法提供稳定的环境,常常超出计划中的预算和成本。
特征:无法复制他们的成功。
初始级
l 为过程建立了明确的目标,并能实现所确定的诸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等目标。 l 组织确保策划、文档化、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级的过程。 l 项目确保过程按照方针得到计划与执行,过程得到监督、控制与评审。
什么是CMMI?
成熟度级别
l 所有的CMMI模型在其设计与内 容都体现了成熟度级别。
l 由预先定义好的过程域集合中相 关的特定实践与通用实践组成。
l 通过与预先定义好的过程域集合 相关联的特定目标与通用目标的 达成情况进行度量。
l 五个成熟度级别定名为 1 级至 5 级,由低到高级别包括:
ML1.初始级 ML2. 已管理级 ML3. 已定义级 ML4. 已量化管理级 ML5. 持续优化级
证据解释 周报、月报、评审会议对主要参数有所涉及,并 对问题进行探讨解决 监督承诺的任务是否按照计划完成
报告会议、评审会议
WBS 周报、月报(阶段汇报)等会议、阶段评审报告 里程碑报告评审记录表 项目问题跟踪汇总表
报告会议、评审会议
计划确定干系人的任务和时间,在干系人参与活 动之前提前通知,并跟踪参与情况
文档名 基线发布申请表 配置项状态记录 配置权限分配表、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项状态记录、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审计检查表、QA审计检查报告
证据解释 识别配置项 如:SVN 对变更请求进行跟踪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
目标
实践
文档名
SG 1 客观评价过程与工作产品
SP 1.1 客观评价过程 SP 1.2 客观评价工作产品
04 项目管理类
风险管理
目标
实践
文档名
SP 1.1 确定风险来源与类别
SG 1 准备风险管理
SP 1.2 定义风险参数
SP 1.3 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SP 2.1 识别风险 SG 2 识别并分析风险
SP 2.2 评价、分类风险并划分风险优先级
SG 3 缓解风险
SP 3.1 制订风险缓解计划 SP 3.2 实施风险缓解计划
工程类
• 需求开发( RD) • 技术解决方案( TS) • 产品集成( PI) • 验证( VER) • 确认( VAL)
支持类
过程类
• 配置管理( CM) •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 PPQA) • 度量与分析( MA) • 决策分析与解决( DAR) • 原因分析与解决( CAR)
• 组织级过程定义( OPD) • 组织级过程关注( OPF) • 组织级绩效管理( OPM) • 组织级过程性能( OPP) • 组织级培训( OT)
执行指导项
SG 2 开发产品需求 SP 2.2 分配产品组件需求
执行指导项
SP 2.3 识别接口需求
执行指导项
SP 3.1 建立操作概念与场景
执行指导项
SP 3.2 建立必需的功能与质量属性的定义
执行指导项
SG 3 分析并确认需求 SP 3.3 分析需求
需求场景分析、需求分析表
SP 3.4 分析需求以达到平衡
项目管理计划
WBS、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实际执行人、计划支持人员,甚至包括客 户
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等计划
对各项计划进行评审
调整项目计划与资源,使两者平衡
WBS
1、项目实际执行者的承诺2、高层领导的批准
02 项目管理类
项目监督和控制
目标
实践
SP 1.1 监督项目计划参数
SP 1.2 监督承诺
项目是在受控状态下运行的。
已管理级
l 过程得到清晰的说明与理解,并以标准、规程、工具与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 l 项目执行过程是通过裁剪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合和组织过程财富产生的“已定义过程”。 l 与成熟度等级2的区别在于标准、过程描述、规程的应用范围是全组织的。
已定义级
l 组织与项目建立了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量化目标并将其用作管理项目的准则。 l 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度量数据得到了收集和统计分析。 l 软件开发的成本、进度和软件质量等都可以定量预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