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卖炭翁》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

最新部编《卖炭翁》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唐朝著名诗人,我们脱口而出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杜甫不必说了,对于白居易,同学们了解他的哪些信息呢?请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所说,老师适当补充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对照注释,读懂大意。

(两遍)
鬓(bìn)辗(niǎn)骑(jì)敕(chì)叱(ch ì)系( jì)伐:砍薪:柴苍苍:灰白色
请同学读一遍,注意纠正字音。

这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生答)
三、细读细品
如果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字形容卖炭翁的处境,我们会用什么来形容?(预设可能是苦悲惨可怜)。

下边边听范读,边用笔勾画出你的依据,并思考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

要求:回答时,先读出你所依据的诗句,然后再解释。

(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和想象,品味出诗句体现的内容,也就是细读文本,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写诗人时字字皆可悲,句句皆可怜。


这个过程贯穿着诵读指导,要求读出感情。

(方法归纳: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
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分四个小组,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以卖炭翁的身份(第一人称)改写成小故事:第一组改写烧炭环节,第二组改写运炭环节,第三组改写抢炭环节,第四组续写卖炭翁回家路上的情形。

班内展示
师生齐读,读出卖炭翁的可怜
四、探究诗的主旨
造成卖炭翁这么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黄衣使者苦宫室也)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这首诗表现出了白居易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对劳动人民()和对宫市(),对统治者的()】
补充:
我国有很多具有这样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
北宋诗人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北宋诗人范仲淹: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唐代诗人李绅: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心忧天下、心系苍生的贤士。

关心人民疾苦,痛斥黑暗现实的杜甫;展现残酷现实,同情卖炭翁的白居易;刚正不阿,为民伸冤的海瑞,他们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像他们一样成为关心国家、热爱人民的好公民吧!
五、总结回顾
从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大家齐背全诗
六、拓展延伸:
课下学生读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官牛》
板书设计
卖炭翁
白居易
翁宫使
面鬓指--外貌描写衣(黄白)
伐烧驾歇 --动作描写把叱牵残
忧愿惜不得 --心理描写
何所营?-(衣食)
炭——命
一车千余斤半匹一丈
牛辗翩翩两骑
对比
苦宫市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