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论
• 第二阶段:经验论者认为实体是假设的,包含向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转化的端倪。 受霍布斯观念的影响,洛克提出实体假设说和两种实体说。他认为我们“关于实 体的观念并非来自对某个客观对象的反映,而是一种假设的结果。”“我们由于 不能想象这些简单观念如何能够独立存在,因而惯于假定一个基质,作为它们的 寄托,作为它们产生的原因,我们也就因此称这个基质为实体 ”。洛克又把这个 假设的实体分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这两种实体都是主观心灵任意构造出来的 复杂观念。洛克这种既承认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又承认精神实体的独立存在的两 种实体学说使他陷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之中。
英国经验论
目录
• 产生背景、发展脉络、代表人物 • 理论的内在逻辑 • 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 自身的局限和内在矛盾 • 现实反思
·背景
•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极大生长,自然 科学的迅速发展,英国宽松的宗教信仰氛 围,古代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等多方面因 素的结合,最终导致了17世纪英国经验论 哲学的产生.
• 第二阶段:经验论者在认识来源的问题上系统地论述各自的观点。洛克从认识 论上系统地论证培根所奠立的关于观念和认识起源于经验感觉的基本原理,认 为人心就如同一块没有写字的白板,上面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经验,这就是洛 克的“白板说”。贝克莱则将洛克的哲学进一步经验化和心理学化,开始了自 己的哲学思考,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在贝克莱哲学的影响下, 休谟提出了知觉的概。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他们的不同仅仅是强烈程度 的差别。休谟像其他经验论者一样,把感觉经验念确立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他明确表示:“思想中的一切材料都是由外部的或内部的感觉来的。”洛克、 贝克莱、休谟在坚持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下,对认识来源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论述, 使英国经验论哲学在认识的来源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向其逻辑彻底性靠拢。
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的演变发展
• 第一阶段:经验论者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各自提出基本的论点,并作了初步分 析,但还没有作出系统地论述。作为近代西方经验论哲学的创始者弗兰西斯* 培根就明确提出关于知识来自感性经验的基本原理。他认为人们要正确认识自 然事物,从自然事物中获得真理性的知识,就必须以感觉经验为根据。他说: “人们若非想着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培根指出一切知 识都只能来源于感觉经验和自然事实,特别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与培根一样,霍布斯也承认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他说:“知识 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像中的影像”,“如果现象是我们借以认识一切别的事物 的原则,我们就必须承认感觉是我们借以认识这些原则的原则,承认我们的一 切都是从感觉获得的’。培根霍布斯作为经验论者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各自提 出了基本的论点并作了初步的分析,但是还没有作出系统的论述。这个系统论 述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洛克贝克莱休谟的肩背上。
·发展脉络
• 它的产生发展又反作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指导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并为以后彻底的科 学的认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英国经验论 哲学作为一种具有近代特点的认识论观点, 经历了从弗兰西斯*培根经由霍布斯到洛克 的早期发展和从贝克莱到休谟的晚期发 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验论的认识原则 和思想观点不断得到强化和系统化,同时他 自身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暴露,最终使其走进 了一条"死胡同"。
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的演变发展
• 第一阶段:经验论者把感性和理性截然分割,片面夸大感性而 排斥理性。经验论者在探讨认识的来源问题过程中,必然要涉 及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早期经验论者如培根、霍布斯等哲 学家都曾提到感性和理性的作用。培根提出了感性和理性联姻 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霍布斯在继承培根经验论的同时,也指出 理性认识的作用,但这些早期经验论者把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 片面夸大感性经验而排斥理性。
代表人物
• 培根
霍布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洛克
理论的内在逻辑
•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坚 定不移地向着其逻辑彻底性迈进的历程, 然而这种逻辑上的彻底性恰恰成为经验 论哲学的坟墓。关于经验论哲学的内在 发展逻辑,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探讨整个, 即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的演变发展,关 于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的演变发展, 关于实体问题的演变发展,关于方法论 问题的演变发展。
• 第三阶段:经验论者否定物质实体并对实体产生了怀疑,从而陷入不可知论的境 地。晚期经验论的代表贝克莱从感觉出发对物质实体进行根本否定,把观念的原 因和支撑者归结为“精神实体”。休谟认为我们关于实体的观念或从感觉印象获 得或从反省印象获得。他指出,“精神”与“物质“都是不可知的,我们既不能 肯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这就形成了休谟对实体的怀疑,陷入不可 知论的境地。
• 第二阶段:经验论者没有把感性和理性绝对对立起来,而是肯 定各有各的用场,甚至承认两者都是真理性的认识。随着英国 经验论哲学的发展,在与欧洲大陆唯理论论争的过程中,一些 经验论者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更多的具有理性知识的色彩。 例如洛克把全部知识分为三个等级,即直觉的知识、证明的知 识和感性的知识。洛克所讲的“证明的知识”就是指通过推理 论证得来的知识。在关于知识等级的划分上,洛克承认理性知 识有它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应当说这是在克服极端经验论的片 面方面向前迈进的一步。
关于实体问题的探讨发展
• 第一阶段:经验论者认为世界的实体是物体,否定精神实体的存在。哲学认识论 的根本问题就是认识来自物质世界还是人的理智本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经 验论那里表现为关于世界万物的实体问题的论述。早期经验论者霍布斯指出,世 界的实体是物体,因此脱离物体的所谓“精神体”是不存在的。“思想者是某种 有形体的东西,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只可了解为有形体的东西或物质的东西。” 霍布斯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同时对物质实体也采取了一种唯名论的态度,认为 “实体”如同“上帝”“灵魂”一样,只是一些没有确切内涵的名称。霍布斯的 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洛克,而且最终导致了贝克莱、休谟等人否定物质实体的做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