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
大卫.休谟 大卫 休谟 大卫.休谟( 大卫 休谟(1711~1776)苏 休谟 ) 格兰人。著作《人性论》 格兰人。著作《人性论》 他认为, 他认为,心灵的内容只能来 自经验。赞同贝克莱的观点, 自经验。赞同贝克莱的观点, 认为, 认为,我们永远无法直接经 验物理世界, 验物理世界,而只能获得对 它的感知。 它的感知。见211 认为,人心中的知觉有两种: 认为,人心中的知觉有两种:一 种叫“印象”,另一种叫“观 种叫“印象” 另一种叫“ 印象是强烈而生动的知觉, 念”。印象是强烈而生动的知觉, 观念是相对较弱的知觉。 观念是相对较弱的知觉。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认为,把能产生观念的物体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认为, 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称为物体的质。 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称为物体的质。第一性的质使我们产生的 观念与实际物体的物理属性相符,例如形状和数量的观念。 观念与实际物体的物理属性相符,例如形状和数量的观念。 在第一性的质中,物理实在与心理经验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在第一性的质中,物理实在与心理经验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第二性的质也具有产生观念的能力, 第二性的质也具有产生观念的能力,但所产生的观念与物理 世界中的任何东西并不一一对应。例如颜色、声音、 世界中的任何东西并不一一对应。例如颜色、声音、温度和 味道。 味道。 水盆的悖论 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 乔治 贝克莱(1685年—1753年) 贝克莱 年 年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 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三代表 是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三代表 之一(另两位是洛克(John Locke)和 另两位是洛克 之一 另两位是洛克 和 休谟(David Hume)),著有《视觉 休谟 ,著有《 新论》 人类知识原理》 新论》(1709)和《人类知识原理》 ) (1710)等。 )
人类理智论开端就提出了感觉刺激以某种方式产生了 观念。反对天赋观念说。 观念。反对天赋观念说。 认为,人类的一切观念是从经验中来的。 认为,人类的一切观念是从经验中来的。 在书中写道: 在书中写道: 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 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没有一切标记, 观念,那么它如何会有了那些观念了呢? 观念,那么它如何会有了那些观念了呢?人的匆促而 无限的想象既然能在人心上刻画出几乎无限的花样来, 无限的想象既然能在人心上刻画出几乎无限的花样来, 那么人心究竟如何能得到那么多的材料呢? 那么人心究竟如何能得到那么多的材料呢?他在理性 和知识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和知识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 可以用一句话来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中来的, 可以用一句话来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中来的,我 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 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最后是导 源于经验的。 源于经验的。
他认为,感觉是一切观念的源头, 他认为,感觉是一切观念的源头,但是心灵可以作用 于感觉所获得的观念,或者重新组织这些观念, 于感觉所获得的观念,或者重新组织这些观念,从而 产生新的观念。 产生新的观念。 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简单观念就是不能再被分割的。 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简单观念就是不能再被分割的。 复合观念是简单观念的复合,能被分割的。 复合观念是简单观念的复合,能被分割的。 简单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 简单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当我们的理智储存了这些 观念后,就能对之加以重复、比较和结合, 观念后,就能对之加以重复、比较和结合,任意造出新 的复合观念。……不过 不论人的理智如何高超, 不过, 的复合观念。……不过,不论人的理智如何高超,它都 不能发明或创造新的简单观念。 不能发明或创造新的简单观念。而且那些观念只要一在 那里存在,理智便没有力量来消灭它们。我很愿意有人 那里存在,理智便没有力量来消灭它们。 试试,自己是否能想象一种未曾刺激过其上颚的味道, 试试,自己是否能想象一种未曾刺激过其上颚的味道, 或一种自己不曾闻过的香气。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或一种自己不曾闻过的香气。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 么我也敢断言,盲人可以有颜色的观念, 么我也敢断言,盲人可以有颜色的观念,聋人可以有真 正清晰的声音观念。 正清晰的声音观念。
他认为,科学家应该遵循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把公认的意见和 他认为,科学家应该遵循两条原则: 观点放置一边; 观点放置一边;第二条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防止思维做最高级的 总结。 总结。 在《幻象》一书中提出了人们犯错误的四大根源: 幻象》一书中提出了人们犯错误的四大根源: 洞穴幻象:是源于一个人的理智禀赋、经验、教育和感觉的偏 洞穴幻象:是源于一个人的理智禀赋、经验、 任何一个都会影响个人知觉和理解这个世界。 见。任何一个都会影响个人知觉和理解这个世界。 种族幻象:人类天性中的偏见。所有人都拥有想象、意愿和希 种族幻象:人类天性中的偏见。所有人都拥有想象、 望的能力,而这些可能会歪曲知觉。 望的能力,而这些可能会歪曲知觉。如:人天生希望把事物看 成他们希望的那样,而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成他们希望的那样,而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市场幻象:由于过分受到语词意义的影响而产生偏见。 市场幻象:由于过分受到语词意义的影响而产生偏见。文字描 述会影响人对世界的理解。 述会影响人对世界的理解。 剧场幻象:由于对任何一种观点的盲从产生的偏见。 剧场幻象:由于对任何一种观点的盲从产生的偏见。
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 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名 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 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因 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 此,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如果常 在一块儿出现, 在一块儿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视为一个独特的事 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 物,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 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 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感 觉的事物。 觉的事物。 我们所命名的物体往往是彼此结伴出现的感觉的集合。 我们所命名的物体往往是彼此结伴出现的感觉的集合。
他拒绝培根的归纳法,倾向于演绎法。 他拒绝培根的归纳法,倾向于演绎法。但是他也同样强 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 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 他曾经说过:一切思想的来源就是我们的感觉, 他曾经说过:一切思想的来源就是我们的感觉,因为人 们思想中最初的想法无一不是完全地或部分地来源于感 觉器官。其他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根源派生出来的。 觉器官。其他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根源派生出来的。 霍布斯的经验论解释了一些心理现象。 霍布斯的经验论解释了一些心理现象。 注意就是由某种外物引起感觉器官的持续活动, 注意就是由某种外物引起感觉器官的持续活动,从而使 感觉器官无法对其他事物作出反应。 感觉器官无法对其他事物作出反应。 想象是正在衰退的感觉。即感觉印象随着时间而衰退。 想象是正在衰退的感觉。即感觉印象随着时间而衰退。 等感觉印象衰退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被叫做记忆。 等感觉印象衰退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被叫做记忆。 梦也有其感觉来源,睡眠中产生的想象我们称之为梦。 梦也有其感觉来源,睡眠中产生的想象我们称之为梦。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 培根 ) 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 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他认为, 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 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 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 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 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 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 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 归认为,外物不仅能产生感觉印象, 认为,外物不仅能产生感觉印象,而且还能影响身体的重要机 如果那些促进重要机能的印象被体验为愉悦的, 能。如果那些促进重要机能的印象被体验为愉悦的,人们就试 图寻求它们,反之,避免它们。 图寻求它们,反之,避免它们。 约翰.洛克 约翰 洛克 约翰·洛克(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 洛克 , ~ 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其成名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 之作是《人类理智论》 之作是《人类理智论》(1690), ), 书中他论述了人类知识的起源、性 书中他论述了人类知识的起源、 质及局限性。 质及局限性。
托马斯·霍布斯( Hobbes,1588年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 12月 ),英国政治家 哲学家。 英国政治家、 年12月4日),英国政治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 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 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 游历欧洲大陆。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F.培根的唯物主义 师,游历欧洲大陆。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的观点。 的观点。
主张唯有第二性的质。 主张唯有第二性的质。 他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的看法, 他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的看法,但不同意 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认为,根本没有第 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认为, 一性的质,只存在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 一性的质,只存在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他认为可以摒弃唯 物主义,因为根本不存在物质世界。 物主义,因为根本不存在物质世界。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 他认为,即便存在物质世界,我们也永远无法直接知道。 他认为,即便存在物质世界,我们也永远无法直接知道。一切 事物只有当它们被感知的时候才存在着, 事物只有当它们被感知的时候才存在着,现实世界无非是由我 们的感知构成的世界。 们的感知构成的世界。 物体无非是感觉的集合体。 物体无非是感觉的集合体。 我们是怎么认识一个物体的呢?他应用了联想原理。 我们是怎么认识一个物体的呢?他应用了联想原理。 借着视觉,我可以有光和颜色及其不同程度与差异的观念。 借着视觉,我可以有光和颜色及其不同程度与差异的观念。借 着触觉,我可以感知到硬盒软、冷和热、 着触觉,我可以感知到硬盒软、冷和热、运动和阻力以及它们 在数量上的大小或程度上的深浅。嗅觉供给我们以气味, 在数量上的大小或程度上的深浅。嗅觉供给我们以气味,味觉 供给我们以滋味, 供给我们以滋味,听觉则可以把各种不同的曲调的声音传入我 的心中。 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