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劳动关系课程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劳动关系课程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主讲:孙春吉Fra bibliotek引导案例
• 劳动节的起源和发展,:“五一”劳动节;美国、加拿大 劳动节是9月第一个星期一;新西兰、澳大利亚劳动节是 十月第一个星期一。
•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发生35万人罢工事 件要求: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
• 5月3日,4名罢工者死亡;5月4日,炸弹,7死60伤
各国的工会发展壮大
• 四、劳动关系特点
冲突调整手段相当完备,法律、机制 都愿意用缓和的方式解决冲突 三方格局(产业层、企业层)
第5节 新的矛盾和问题
• 背景 • 计算机,蓝领白领模糊 • 官僚制——网络化、团队工作、扁平化、弹性 工作制 • 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激烈,微利时代
• 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加剧,减少妥协空间 (富士康)
跨国公司兴起,政府影响力减弱,工会弱化,改变了 资方、政府、工会的权力平衡
非典型就业劳动者处境日益严峻,跨国工会滞后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雇佣关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难题,
低人权优势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工会弱化,但个体谈判力增强
变
政府政 策发生
改变
第3节 冲突的制度化
• 一、背景 • 两次世界大战和历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 •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 公共工程计划 • 罗斯福新政 • 确认工会权利,提高社会保障
二、行为科学理论
工业心理学
智能和工作匹配 心理条件——满意产出 强调产出,但侧重从工人角度
霍桑实验 社会系统理论
• 从引导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9世纪上半叶, 劳资矛盾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了。资本主义国 家劳资问题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全面理解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 义。
第1节 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时代背景 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器工业——手工工业, 市场经济——小农经济, 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 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剥削掠夺。 劳动者——离开土地, 1、自由 ;2、一无所有 工厂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的微观基础 大企业的建立——雇主工人对垒
三、各个时期劳动关系的比较
•本章结束 •谢谢观看
三、该时期的劳动关系
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资方让步,改进管理,增加激励 劳资目标没有变化,
仍是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激烈程度弱化; 集体谈判得到确认 政府干预,大量立法 劳动关系更稳定有序
四 该时期劳动关系特点
工人运 动持续 发展
雇主让步 剥削压迫
转为 改进管理
劳资矛 盾目标 并未改
三、劳动关系制度化
• 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 三方性原则,政府、资方、工人
四、劳动关系特点
• 受重大事件影响较大 • 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市场 • 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 • 冲突解决制度化,参与管理,三方
第4节 成熟的劳动关系
一、背景
二战结束——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计算机、自动化 企业资本密度增加,技术水平要求提高 英国、瑞典福利国家发展
二、现在带管理学的发展——管理理论丛 林(孔茨)
• 经验学派(德鲁克) • 经理学派(亨利、乔兰、科斯廷) • 权变学派(莫尔斯、洛希)
三、成熟的劳动关系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工人参与自主管理,三 方性原则;出现各种三 方组织
集体谈判制度进一步完 善。
政府的转变,通过立法 间接干预。法制化加强
二、斯密的管理思想 劳动是国民财富源泉 追求利润最大化 压缩工人工资 市场调节政府不干预——看不见得手
三、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剥削是残酷的 信奉自由竞争 地位不均衡导致 工人组织受限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不稳定和直接对立 工人运动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状态 政府表面的自由放任态度,倾向于雇主
第2节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进一步聚集 自由竞争——垄断 企业规模变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电的使用 生产工艺组织的变革,流水线
经济危机打击(五次世界经济危机) 生产力破坏,失业,反思劳资关系
二、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泰勒制) 建立各种规定、调理、标准、科学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为工人创造了更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实际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隶属,工人附着在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