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塌败(tà) 嫉妒(jì) 凹凼(dànɡ) 昏厥(jué)B.取缔(dí) 涎水(xián) 颠沛(pèi) 诘问(jié)C.骷髅(kū) 震悚(sǒnɡ) 猝然(cù) 掳去(lǔ)D.滞笨(zhì) 伎俩(jì) 惧惮(chán) 文绉绉(zhōu)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隍恐文诌愧怍焦灼B.疮疤镶嵌筹划恶耗C.糟塌眼翳渴慕琐屑D.霹雳尴尬烦躁伎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NBA揭幕战对于小牛而言可谓祸不单行,他们不但遭到血洗,还损伤了一员大将。

B.小鬼子对游击队恨得咬牙切齿。

C.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D.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果然都在内。

B.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卖油翁》一文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台阶》一文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为改变生存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8.请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部名著,并说说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怎样的特点。

(3分)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

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1)名著:《_ 》(2)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_ 的特点。

9.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王涛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4分)对120急救中心:_对刘明的父亲:10.学习了第三单元后,七(4)班开展了“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_(2)“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与同学交流。

(2分)_(3)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3分)_二、阅读理解(42分)(一)(11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D.康肃忿然曰若听茶声然12.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 。

(1分)1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 ,“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 。

(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14.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他,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的心理。

(4分)15.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_(二)母爱的重量(15分)凸凹①周末早起,总有愁绪萦怀,隐约感到,应该干点什么才是。

对,去看望母亲。

②母亲患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又有腿疾,然而一直坚强地独立而居。

每次为母亲买药,我一下子备下一二月的用量,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于创作。

③到了母亲的住处,居室的门竟锁着。

想到母亲灶间的煤气可能缺了,就径直到了配房里的灶间。

虽然从入冬到现在已过数月,但煤气罐的重量还是很沉,母亲真是用得节俭。

我所居的小区通了天然气之后,我的煤气本就给了母亲。

指标内的煤气一罐才43元,她居然也这么节省,让我心酸。

④不久母亲回来了。

我大声叫一声“妈”,她答应得脆亮,亮的还有她的目光。

五十岁的儿子还像小时候那样叫她,她心中受用。

⑤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戳着手中的木杖,急迫地朝灶间拽去。

她的腿疾在膝盖,关节劳损,不能直,“拽”是快速的动作。

她掀开锅盖,说了一声“完了”,就朝我傻笑。

母亲每当做错了什么事情,就是这个表情。

āo,把蔬菜放在开水里略微煮一下就拿出来)它一下,好让我省去环节,直接带回去凉拌。

但她忘了马上捞出来,就一直浸在热水里,软了。

⑦我打趣道,软就软了,省得费牙。

她说,吃野菜就得用牙,有咬劲才有味道,看来,你妈真是老得没用了。

⑧我说,没用也是妈,站在那儿就有用,让我感到,自己虽然足够老,但依旧年少——因为父母是儿女的尺子。

⑨她说,我儿子就是会说话,总是哄妈高兴。

⑩我一直以为,孝顺的前提是“顺”,不仅要供奉钱物,更要供奉好心情。

11○进了她的房间,我扶她坐下,问她腿上的浮肿消了没有。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消了。

她长期服用降压药,有药物反应,中医叮嘱,要时常服一点五苓胶囊,祛湿化瘀。

服用之后,果然见效,浮肿渐渐地消了。

由于她回答得果断,我便心中生疑,蹲下身去,挽起她的裤腿——脚腕亮而腴,一摁一陷,实实在在地肿着。

我说,您是不是停药了?12○她答非所问,说,一个腿肿,既不碍吃喝,又死不了人。

我说,您老真不听话,几粒药也花不了几个钱。

她马上追上话茬儿,还没几个钱呢,小小的一盒药就好几十块,腿不肿,我心肿。

我说,怎么就心肿?你儿子堂堂的一个处级干部,国家公务员,每月工资好几千块,能把药店里的药柜子整个给您搬过来。

13○你就吹吧,她说,这人就怕算细账——我孙子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你要给他买房子、买车子,还不都得要票子?你是属兔的,即便是肥兔子,也拔不下几把毛来,除非你去吃夜草、去取身外之财。

这种事你甭说是去干,就是想一想,我也都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14○我说,您老放心,我是个文化人,明白事理,不会发生您所担心的事。

这可不见得,她说,有的时候,越是明白人,越会做糊涂事,妈知道你是个本性清正的人,但就怕你身后有用度,一有用度,本钱不够,就会自生邪心,所以,咱们必须算计着花钱。

15○母亲的一番话,让我看到了母爱的模样——母爱,总是垂下身来的姿态,是忘我的呵护。

那么儿女呢?要想无愧地承受这大爱,就要站稳了脚跟、挺直了腰杆——因为爱是有重量的!16.请概括写出文章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4分)_17.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她答应得脆亮,亮的还有她的目光。

_(2)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戳着手中的木杖,急迫地朝灶间拽去。

_18.你是如何理解选文第15○段中画线句子的?(3分)_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或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6○段。

(4分)_(三)人力车夫(16分)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

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

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

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直觉得心里暖暖的。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浔,祥和而宁谧。

他一边使劲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

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

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回道,随便你给吧。

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

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

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

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人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

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

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

闻听此言,我惊讶得直视着他。

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

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

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

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