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应用1.4.1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简介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分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颁发的《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和由省(直辖市、特区和自治区)建设工程定额主管部门颁发的地方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地方预算定额是依据全国统一预算定额各分项工程子目所给定的实物消耗量,按照省会城市的预算价格,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适用本地的补充项目而编制的。
编制地方定额的省份,通常只是制定常用工程的地方定额,并不是制定全部安装工程的地方定额。
就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使用全国统一预算定额,而地方定额的格式和使用方法与全国统一预算定额相同。
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目前,建设部已于2000年发布了新的十二册版《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配套的“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见表1.2)。
该定额是在总结原1986年十六册“全统安装定额”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十多年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新形势而制定的。
2000年十二册版“全统安装定额”具有以下特点:(1)以最新发布的现行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定型图”等为依据;突出定额的通用性、适用性和指导性;(2)补充了安装工程中的新项目、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内容;(3)调整了定额分项与专业归口范围。
十二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取消原1986年版定额第七册的“长输管道”;第二、三册合并为第二册,取消其中电力输变电专业项目;第四、五册合并为第十二册,取消其中邮电项目,增加有线电视等内容(该册尚未发布,仍执行“1986版定额”的第四、五册);第十一、十五、十六册合并为第五册,取消专业化项目等;(4)凡技术性较强的非通用专业安装项目,列入相关“专业部”或“行业协会”管理范畴,分别独立发布专项安装定额,在行业内部执行。
例如水电站、高压输变电、化工、石油、冶金、交通、水利、铁道、煤炭、国防等,都要有本行业的专业设备安装定额,实行纵向管辖;(5)2000年版“全统安装定额”中,新增了“消防及安全防范设备安装工程”,编为第七分册,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消防及安全防范工作的需要;(6)新定额的基价是以北京市的资源单价(1996年预算工资标准和材料预算单价、1998年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为计算依据。
2000年版十二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发布后,各地都作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和组织准备,结合本地区生产实践,陆续发布其执行规定。
有些省、市已编制了本地区相应的“单位估价表”或“计价表”,发布其配套的“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全面推行新定额。
此举将在规范建筑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统一安装工程造价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表1.21.4.2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地方预(结)算计价表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各分项工程预算单价,是按编制基期的北京市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使用费计算的。
由于全国各地的人工工资、材料和机械台班价格与北京市不同,其定额预算单价也不同,因此,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程定额管理部门,根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所给定的实物消耗量,按照本省会城市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编制和颁发适合于本地区的地方定额或《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地方预结算估价表或计价表。
江苏省于2003年12月2日发布了《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规定于2004年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执行),并在2004年4月1日起同时停止执行原2001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江苏省单位估价表》和《江苏省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地方计价表或估价表通常是按《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定额编号、工作内容、计算规则、定额指标、调整规定等基本内容进行编排,所以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分项工程名称,在全国统一预算定额中查出定额编号和该项目未计价材料数量,然后根据查出的定额编号,再查地方单价表中相同定额编号所对应的基价及其中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单价,便能算出该分项工程的定额直接费。
当定额项目中有未计价的材料,可按材料名称、规格和消耗数量,查地区材料预算单价表,计算出未计的材料费并计入该项费用中,得出该项目的完全价格。
地方计价表或估价表通常由说明和表格组成。
说明部分,阐明价格表中单价定额确定的依据与选用定额时必要的说明;表格部分是主要组成部分。
在表中列出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号和本省的定额综合单价及其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
2004年江苏省计价表(或估价表)的形式,见表1.3和表1.4。
该估价表属于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在本地贯彻执行的配套价格表,它只能与《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配套执行,而不单独使用。
表1.3注:工日单价分为一类工每工日28元,二类工每工日26元,三类工每工日24元,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流动施工津贴、房租补贴、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
表1.41.4.3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按规定系数计算的费用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有一些费用需按定额中规定系数计算,这些费用可分两大类。
1、每册定额各章说明中规定的分项工程子目修正系数定额中所列分项工程项目所发生的费用(即定额单价),都是按该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施工技术要求确定的。
有些实际安装项目,在套用定额中同类项目的预算单价时,如其工作内容和施工技术要求与定额项目不同,所发生的工程费用就有差别,此时,就需根据定额各章说明中规定的分项工程子目增减系数进行调整。
以上分项工程子目的修正系数,按定额各章说明中的规定计取。
2、定额按分类项目系数计取的费用在预算定额中,有一些相同或不便于列入定额单价表中的费用项目,例如脚手架搭拆和摊销费、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因工效降低而增加的费用等。
这些费用既是同类项目,又不便列入定额单价表中。
定额规定这类费用按规定的系数计取,并计入定额直接费。
这类费用主要有以下几项:(1)高层建筑增加费。
暖卫、通风空调、电气照明等安装定额费用,是按多层建筑层数不超过6层或单层建筑物的高度不超过20m确定的。
如果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单层建筑高度超过20m时,就需按定额中规定的系数(或称费率)计算高层建筑增加费。
在计算高层建筑增加费后,除去规定的人工工资外,其余列入机械费中。
(2)超高增加费。
超高增加费,是指安装操作高度超过定额中规定的高度时,所增加的费用。
(3)设置于管道间、管廊内的管道、阀门、法兰、支架等安装增加费。
如第八册定额规定,设置于管道间、管廊内的管道、阀门、法兰、支架安装,其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3。
所谓管廊是指宾馆、饭店内封闭的天棚、竖向通道井(或称管道竖井)安装给排水、采暖、煤气管道的空间。
但地沟内管道安装不能视同为管廊内管道安装。
(4)主体结构为现场浇注混凝土时的预留孔洞增加费。
第八册定额规定,为配合土建施工而预留孔洞,凡主体结构为现场浇注混凝土采用钢模施工的工程,内外浇注时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05,内浇外砌时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03。
以上第(2)、(3)、(4)三项增加费全部列人人工费中。
(5)安装工程的脚手架搭拆及摊销费。
各册定额中规定的脚手架搭拆费及摊销费(简称脚手架搭拆费)系数是综合测算的系数。
因此,除个别定额不计取外,无论工程实际是否搭设还是搭设脚手架数量多少,均按相应定额中规定的系数计取脚手架搭拆费。
在脚手架搭拆费中,除去规定的人工工资外,其余均列入材料费。
(6)系统调整费。
系统调整费包括调试人工费,仪表、仪器、消耗材料等费用,按规定的系数计取。
①采暖系统调整费,按采暖工程人工费的15%计取,其中人工工资占20%。
②通风空调系统调整费,按通风空调工程人工费的13%计取,其中人工工资占25%。
③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工艺管道系统调整费,按其工程人工费的15%计取,其中人工工资占20%。
在系统调整费中,除规定的人工工资外,其余均列入材料费中。
(7)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的增加费,是指改扩建工程中,因生产操作或生产条件限制干扰安装工作正常进行而降低工效的增加费用。
(8)在有害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降效的增加费。
该项费用是指改扩建工程中,由于车间或装置内有害气体或高分贝噪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以致有害身体健康而降效所增加的费用。
以上第(7)、(8)两项费用,按定额中规定的人工费的10%计取,全部列人人工工资内。
(9)特殊地区(或条件)施工增加费,是指在高原、山区、高寒、高温、沙漠、沼泽地区施工,或在洞库、水下施工需要增加的费用。
该项费用除定额规定外,均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两大项按系数计算的费用,在《定额解释汇编》中将其计算系数分为子目系数和综合系数两类:一类:子目系数。
定额各章说明中的分项工程子目增减系数、高层建筑增加系数、超高增加费系数、管道间和管廊内安装增加系数、配合主体结构现场浇注混凝土预留孔洞费用增加系数等五项为子目系数。
另一类:综合系数。
脚手架搭拆系数,采暖、通风及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工艺管道系统调整费系数,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的增加费系数,在有害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降效的增加费系数,特殊地区(或条件)施工增加费系数等五项为综合系数。
子目系数是综合系数的计算基础。
计算时首先按所发生的子目系数计算增加费用。
然后在已计取子目系数费用的基础上,再计算所发生的综合系数增加费用。
各综合系数之间为互相平行关系,不得按连续叠加的方法计算。
在以上费用系数中,有一些系数,例如脚手架搭拆费及超高增加费系数,在各册定额中规定的系数都不同,当一项工程需套几册定额时,就应分别按各册定额规定的系数计算,这就给计费工作带来麻烦。
为了便于编制预算,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定额主管部门,可通过测算制定统一系数或采用其他简化办法计算。
因此,按系数计取费用时,应首先按各省规定的系数执行,本省没有特殊规定时,可按全国统一预算定额中规定的系数执行。
1.4.4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要点1、材料与设备的划分安装工程材料与设备界线的划分,目前国家尚未正式规定,通常凡是经过加工制造,由多种材料和部件按各自用途组成独特结构,具有功能、容量及能量传递或转换性能的机器、容器和其他机械、成套装置等均称为设备。
但在工艺生产过程中不起单元工艺生产作用的设备本体以外的零配件、附件、成品、半成品等均称为材料。
2、计价材料和未计价材料的区别计价材料是指编制定额时,把所消耗的辅助性或次要材料费用,计入定额基价中。
主要材料是指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又称为未计价材料。
该材料规定了其名称、规格、品种及消耗数量,它的价值是根据本地区定额,按地区材料预算单价(即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后汇总在工料分析表中。
计算方法为:某项未计价材料数量=工程量×某项未计价材料定额消耗量未计价材料定额消耗量通常列在相应定额项目表中。
而未计价材料费用的计算式为:某项未计价材料费=工程量×某项未计价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预算价格3、运用系数计算的费用预算造价计价表或计费程序表中的某些费用,要经过定额规定的系数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