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大隗镇第二初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教会工作精神,在新密市教体局的领导下,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全力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获得了2010年郑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新密市学生餐厅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新密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验收合格学校。
在镇中心校组织的调研考试中,七年级有五个学科获得全镇第一,八年级有两个学科获得全镇第一,九年级有三个学科获得全镇第一。
我校杨淑红老师辅导的郑锴乐、刘萌萌同学在“星星火炬”杯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得河南省一等奖。
在新密市艺术教育展示活动中我校的合唱歌曲《游击队歌》、《年轻的白杨》获得初中组合唱一等奖。
《故乡的小路》被评为初中声乐类三等奖。
我校教科研工作在大隗镇中心校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我校新立郑州市重点课题一篇《特色学校建设策略研究》、郑州市一般课题3篇。
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共有9篇论文获得郑州市教科研论文三等奖,三篇论文获得新密市教科室一等奖,三篇艺术教育论文获奖。
八一班班主任张俊红老师被评为郑州市行为规范示范班班主任,新密市优秀教师。
以下,就我校本年度各项工作作一个全面回顾与总体汇报:一、认真领会全教会精神,努力构建道德课堂本学期我校致力于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全全部课程。
我校全体教师在认真领会全教会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道德课堂。
田局长《行动就是智慧坚持就是引领》的报告指出:构建道德课堂的本质是养心,既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养学生的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道德课课堂追求的结果,学生独学、对学、群学是道德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认真学习了田局长的道德课堂理念后我校在课堂教学上对教师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讲课不准超过25分钟;第二,学生必须有讨论,演板;第三,作业不能多。
第四,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化,杜绝教师的一言堂,要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组成;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惩罚;多一点认同,少一点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
对待学生要用长处带动、用关心感动、用激励促动,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提问学生人数要达到本班人数三分之一。
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
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
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二、狠抓队伍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水平的根本保障。
学校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敬业爱岗、锐意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建设、决策、发展和管理的核心,其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兴衰成败。
为此,本学年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和服务意识。
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接受培训,主动学习,掌握国家政策法规,提升个人素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真抓实干,做到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继续加强党员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率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师中的影响力,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学校软实力。
本学年度,学校继续强化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立足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开展了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
一是大兴学习之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写心得体会,加大对《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让每位教职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掌握行动的准则,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自觉融入新课改。
二是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神。
学校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狠抓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
全体教职员工人心思进,爱岗敬业,服从安排,做到了德才兼备、全面育人。
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务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
除坚持期末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外,平时还对教师教学授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在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做到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为教师年度业绩考核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校级领导亲自抓毕业班工作,强化对毕业班日常教学的指导,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注重相关信息收集,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认真落实《新密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四十五分钟质量意识”,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都能够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等专用教室,在使用中提升自己的专长,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主要学科全面启动预习案并向学教案过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和理念,积极钻研新教材,推动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四、注重和谐发展,打造人文校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制度落实、责任落实为重点,各部门综合管理,积极打造和谐人文校园。
1、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本学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园内外安全进行排查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整治力度。
把安全的职责意识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的工作中,让每一位老师树立“一岗双责”的安全的责任意识。
学校定期出黑板报和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
对交通、游泳、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教育指导,定期开展防震减灾防火,防震逃生自救演练。
教育学生进行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
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和开展遇到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的演练等。
进一步加强安全的教育工作。
针对学校是高密度场所,学校及时成立了卫生防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购置了体温表、消毒液等发放到各班级,组织和落实学生每天晨午检及日报告制度;集中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出专题宣传板报、印制宣传纸页张贴到各班、发放告家长书和家长报;协助大隗镇卫生院做好学校师生流感疫苗注射工作,确保防控工作不出任何差错。
2、加强师生的法纪教育。
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贯施在平时的工作中。
3、高度重视学校宣传工作。
本学期,我校积极向新密市教体局乡镇动态网站报送信息,累计共发送信息9条,期中《艺术之花绽放校园精彩纷呈》,《劳逸结合强身健体》被评为新密市教育新闻二等奖。
4、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领特色办学。
一方面我笑举行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另一方面我校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了器乐班、合唱班、课本剧班、工艺剪纸班、舞蹈班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让学生劳逸结合,百花齐放。
利用艺术教育引领特色办学。
五、树立服务意识,细化后勤管理工作1、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好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工作,勤俭办成事,节约办好事,廉洁奉公,认真履行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校长一支笔、学校一本帐,财务、校务公开,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2、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在校安全。
学校门卫加强门岗值班管理,实行24小时全天候校园巡查,切实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3、加强校产管理。
后勤部门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原则,学校落实专人负责对各班用电的管理和监控,强化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坚决杜绝浪费现象。
在校产管理方面,总务处与会计室做到帐帐相符、帐务相符。
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需要冷静地进行发思,我们认为在学生思想、行为习惯上还应不断加强教育;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师德等需要我们去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随着绩效工资的改革,学校的各项考核奖励制度需要调整修改完善,以真正起到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用;三是学校的特色发展还需要继续深化;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意识还应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中。
今后我校将继续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紧抓机遇,上下一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2011年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