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注射剂一、名词解释1. 热原2. 等渗溶液3. 等张溶液4. 中药注射剂5. 注射用水6. 粉针剂7.混悬液型注射剂8. 乳状液注射剂9. 眼用溶液剂10. 输液剂11.水醇法12. 超滤法13.氯化钠等渗当量14. 反渗透二、填空1.注射剂由、、及组成。
2.按分散体系注射剂可分为、、、。
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
4.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
5.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有、、、、。
6.热原的检查方法有、。
7.注射剂的pH值一般应控制在范围内8.静脉注射用混悬液中99%以上的微粒粒度应在以下。
9.乳浊液型注射剂的分散相粒径大小一般为范围内。
10.皮内注射剂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依次注射剂量在以下。
11.离子交换法净化处理原水是通过完成。
12.渗透压的调整方法有冰点降低数据法和。
13.超滤法是用于分离的膜滤过方法。
14.注射液的初滤常以滤纸或绸布为滤材,精滤通常用垂熔玻璃滤器G4和。
15.为保证注射剂的封口质量,玻璃安瓿的封口方法一般采用。
16.一般1-5ml的安瓿注射剂,可用通蒸汽100℃灭菌分钟。
17.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称为。
18.输液剂灌封后,一般灭菌过程应在小时内完成。
19.血浆代用液又称血浆扩张剂,一般是指与血浆等渗而无毒的。
20.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三单选题1.注射用抗生素粉末分装操作区域洁净度要求为()。
A.100级 B.10000级C.100000级 D.300000级 E.B、C均可2.注射剂的pH一般可允许在()。
A.pH=5 B.pH=5~6C.pH=6 D.pH=4~9 E.pH=8~103.静脉注射某一药物,X0=75mg,若其初始血药浓度为15µ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4L B.5LC.15L D.5mg E.75L4.作为一级吸收过程输入的给药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C.多次静脉滴注 D.以上几项都不是 E.以上几项都是5.输液剂应该用以下哪种方法灭菌()。
A.煮沸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C.低温间歇灭菌 D.微波灭菌 E.热压灭菌6.下列有关热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热原可溶于水且耐热 B.热原具有滤过性C.热原可以被活性炭吸附 D.热原具有挥发性 E.超声波可以破坏热原7.以下可作为静脉注射用乳剂的乳化剂的是()。
A.吐温-80 B.司盘-80C.月桂醇硫酸钠 D.卖泽 E.普流罗尼克F-688混悬型注射剂,若供静脉注射,必须严格控制微粒的粒度,其粒度要求为()。
A.95%以上的微粒粒度在2µm以下 B.99%以上的微粒粒度在2µm以下C.95%以上的微粒粒度在5µm以下 D.99%以上的微粒粒度在5µm以下E.99%以上的微粒粒度在10µm以下9.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
A、重蒸馏法B、离子交换树脂法C、电渗析法D、反渗透法E、凝胶滤过法10.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A.保湿剂 B.粘剂C.溶媒 D.等渗调节剂 E.药物11.下列注射剂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肌内注射剂 B.皮下注射剂 C.皮内注射剂 D.静脉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12.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A.纯化水 B.注射用水 C.灭菌蒸馏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制药用水13.注射用水和纯化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
A.酸碱度 B.热原 C.氯化物 D.氨 E.硫酸盐14.注射用青霉素粉针,临用前应加入()。
A.注射用水 B.灭菌蒸馏水 C.去离子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蒸馏水15.说明注射用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的是()。
A.酸值 B.碘值 C.皂化值 D.水值 E.碱值16.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的是()。
A、核糖核酸B、胆固醇C、脂多糖D、蛋白质E、磷脂17.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内毒素=热原=磷脂 B.蛋白质=热原=脂多糖 C.内毒素=磷脂=脂多糖D.内毒素=热原=蛋白质 E.内毒素=热原=脂多糖18.对热原性质的正确描述为()。
A.相对耐热、不挥发 B.耐热、不溶于水 C.挥发性,但可被吸附D.溶于水,不耐热 E.挥发性、溶于水19.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被高温破坏 B.具有水溶性 C.具有挥发性D.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E.易被吸附20.关于热原叙述错误的是()。
A.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B.热原致热活性中心是脂多糖C.热原可在灭菌过程中完全破坏D.一般滤器不能截留热原E.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主要是依据热原的不挥发性21.关于热原叙述正确的是()。
A.热原是一种微生物B.热原致热活性中心是脂多糖C.热原可在灭菌过程中完全破坏D.一般滤器能截留热原E.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除热原是依据热原的水溶性22.污染热原的途径不包括()。
A.从溶剂中带入 B.从原料中带入 C.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D.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E.包装时带入23.热原的除去方法不包括()。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24.注射用的针筒或其它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25.配制注射液时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26.我国目前法定检查热原的方法是()。
A.家兔法 B.狗试验法 C.鲎试验法 D.大鼠法 E.A和B27.制备易氧化药物注射剂应加入抗氧剂,为()。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 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28.制备注射剂应加入等渗调节剂,为()。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 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29.制备易氧化药物注射剂应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为()。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 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30.注射液的等渗调节剂用()。
A.硼酸 B.HCl C.NaCl D.苯甲醇 E.EDTA—2Na31.在工作面上方,保持稳定的净化气流使微粒不沉降、不蓄积的方法称为()。
A.灭菌法 B.空调法 C.层流净化技术 D.旋风分离技术 E.高效滤过技术32.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生产场所中()。
A.空气中尘粒浓度 B.空气细菌污染水平 C.保持适宜温度D.保持适宜的湿度 E.A、B、C、D均控制33.无菌区对洁净度要求是()。
A.大于10万级 B.10万级 C.大于1万级 D.1万级 E.100级34.控制区指对空气洁净度或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一般定为()。
A.大于10万级 B.10万级 C.大于1万级 D.1万级 E.100级35.洁净区指有较高洁净度或菌落数要求的生产房间,一般规定为()。
A.大于10万级 B.10万级 C.大于1万级 D.1万级 E.100级36.玻璃容器含有过多的游离碱将使注射剂()。
A.沉淀 B.变色 C.脱片 D.漏气 E.pH值增高37.有关安瓿处理的错误表述是()。
A.大安瓿洗涤最有效的方法是甩水洗涤法B.大量生产时,洗净的安瓿应用120~140℃干燥C.无菌操作需用的安瓿,可在电热红外线隧道式烘箱中处理,平均温度200℃D.为了避免微粒污染,可配备局部层流洁净装置,使已洗净的安瓿保持洁净E.灭完菌的安瓿应在24h内使用38.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
A.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B.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C.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D.检查→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E.检查→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39.注射剂的制备流程()。
A.原辅料的准备→灭菌→配制→滤过→灌封→质量检查B.原辅料的准备→滤过→配制→灌封→灭菌→质量检查C.原辅料的准备→配制→滤过→灭菌→灌封→质量检查D.原辅料的准备→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E.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灭菌→滤过→灌封→质量检查40.影响滤过的影响因素可用哪个公式描述()。
A.Stock’s方程 B.Arrhenius指数定律 C.Noyes方程D.Noyes—Whitney方程 E.Poiseuile公式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题号分别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
A.安全性 B.pH C.溶出度 D.降压物质 E.渗透压2.关于注射剂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D.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E.使用方便3.制药用水包括()。
A.原水 B.纯化水 C.注射用水 D.乙醇水 E.灭菌注射用水4.关于注射用水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注射用水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无热原水B.注射用水应在80℃以上或灭菌后密封保存C.为经过灭菌的蒸馏水D.蒸馏的目的是除去细菌E.应使用新鲜的注射用水,最好随蒸随用5.对热原性质的正确描述为()。
A.耐热,不挥发 B.耐热,不溶于水 C.挥发性,但可被吸附D.溶于水,耐热 E.不挥发性,溶于水6.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被高温破坏 B.具有水不溶性 C.具有挥发性 D.可被滤过性 E.易被吸附7.关于热原叙述正确的是()。
A.热原是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B.热原致热活性中心是磷脂C.灭菌过程中不能完全破坏热原D.一般滤器不能截留热原E.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除热原是依据热原的水溶性8.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A.从溶剂中带入 B.从原料中带入 C.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D.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E.包装时带入9.热原的除去方法有()。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微孔滤膜过滤法 E.反渗透法10.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凝胶滤过法 C.吸附法 D.酸碱法 E.离子交换法11.水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蒸馏法 C.吸附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12.可以除去热原的方法有()。
A.高温200℃60min B.可被活性炭、石棉等吸附除去 C.可用超滤装置除去D.可以用0.22μm的微孔滤膜除去 E.能被强氧化剂破坏13.安瓿的洗涤方法一般有()。
A.甩水洗涤法 B.干洗 C.加压洗涤法 D.压水洗涤法 E.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14.注射剂生产环境划分区域,一般划分为()。
A.一般生产区 B.控制区 C.质检区 D.洁净区 E.无菌区15.下列关于层流净化的正确表述()。
A.层流净化常用于100级的洁净区B.层流又分为垂直层流与水平层流C.空气处于层流状态,室内不易积尘D.洁净区的净化为层流净化E.层流净化区域应与万级净化区域相邻16.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活性炭,其作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