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景慧慧0521106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板书]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Ca(OH)2+CO2=CaCO3
↓+H2O
[讲解]碳酸钙在水中与过量的二氧
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
钙,所以继续吹气溶液变澄清。

[板书]
CaCO3+H2O+CO2====Ca(HCO3)2
[讲解]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
变成碳酸钙。

[讲解]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
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
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
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
化碳的存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
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二氧化碳的用途
[讲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
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

(简
介灭火器原理)
[板书]1.灭火器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干冰用于人工
降雨的图片并解释原理。

[板书]2.人工降雨
[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
危害。

[板书]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
响:温室效应。

[讨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
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
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
强?
观看
观看
思考并讨论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
联系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
生视野
培养关心自然,
关心社会的情感。

[讲解] 1、夏天把冷气的温度调高1
度,冬天把暖气的温度降低1度。

2、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3、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

5、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

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
过渡包装商品。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

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