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 张玉英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课件 张玉英
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学生总结的 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小结
知 识 条 理 化 理 解 规 律 化
——
物理 性质
CO2
化学 性质
在练习中发现问题
巩固练习
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
1.下列关于CO2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 CO2能溶于水生成H2CO3 B. CO2具有酸性 C. CO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 D. CO2有毒性 2.北方农村许多人家里设有地窖来贮存蔬菜。由于 蔬菜的呼吸作用致 致 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CO2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 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蜡烛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 到 看到蜡烛熄灭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CO2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 到 看到蜡烛不熄灭 ,证明里面的 CO2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新课教学
归纳小结CO2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态 气味 密度 比空气大 溶解性 可溶于水
无味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结归纳 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培养学 生系统归纳、总结的能力。
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第一朵
第二朵
第三朵 第四朵
喷水
直接放入 CO2中
现象 变红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色
CO2化学性质的探究
新课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 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通过这 个有趣的吹水变“牛奶”实验,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 纳出其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CO2+Ca(OH)2=CaCO3↓+H2O
这里我将会跟学生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 要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3.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 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答:木炭燃烧生成CO2,CO2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所以能使墙壁快点干燥。刚开始时有水生成,墙壁反而潮湿。
课
堂 小 测
课
堂 小 测
课后探究
如何证明从汽水出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CO2有什么用途?
二氧化碳
一、CO2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板书设计
溶解性
状态
气态
气味
无味
密度
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与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稳定性:H2CO3=CO2↑+H2O (4)与Ca(OH)2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O2物理性质的探究
【实验6-5】
新课教学
向装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 由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归 纳出CO2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激发 学生兴趣,认识CO2能溶于水,通过讲解 分析CO2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外面 大气压使瓶子变瘪,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 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 这样设计既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又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这五种 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
实验 探究法 多媒体 辅助法 比较 归纳法
教法
情景 激学法
讲解法
说学法
1
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 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质。 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 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2
3
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 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丰华中学
张玉英
说课的内容
说教材 说学法
CO2
说教法 说教学程序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3的内容。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取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深 入探究和学习;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第七单元课 题1燃烧和灭火、酸碱盐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导入新课(1分钟)
说 教 新课教学(25分钟) 学 程 课后小结(5分钟) 序 巩固练习及课堂小测
(12分钟)课后探究(2分ຫໍສະໝຸດ )创设问题情景 进行探究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 度集中,从而形成良好的 课堂气氛,我利用多媒体 播放意大利“死狗洞”这 则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来 引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 境,“死狗洞”为什么人 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死 了呢?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
导入新课
CO2物理性质的探究
颜色、状态、气味
新课教学
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 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现 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O2物理性质的探究
新课教学
【实验6-4】 演示向燃着的阶梯蜡烛中倒入CO2
通过实验向燃着的阶梯蜡烛中 倾倒CO2气体;了解CO2的密度,思考 CO2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CO2的第 一个化学性质,就是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与技能 1
了解并 掌握CO2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说教材
过程 与方法
2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3
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兴 趣和能力, 增强动手能 力。
通过教师的实 验演示和学生 的动手实验, 培养观察、动 手、分析实验 能力。
说教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回应问题情境 进行探究学习
此时再补充CO2不能供给呼吸,引导学生 回顾课前有关 “死狗洞”的问题,让学生结合 所学的知识来解开谜团。化解知识,使其形象 化,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 和应用知识能力,并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 生研究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打开学生思路。
解开 “死狗洞” 的谜团
分析
加热又变 紫色 通过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 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效突破CO2与水反应 这一难点。
CO2化学性质的探究
新课教学
-2
碳酸根
(1)反应方程式:CO2+H2O=H2 CO3
(2)H2CO3的不稳定性: H2CO3=CO2↑+H2O
通过加热、变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 这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