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概要
评价:他的理论虽然有不完善之处,甚至有错误的地方,如他认为,语言有先进与落后
之分,孤立语最落后,曲折与最先进,这种看法有很大偏见。并且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晦 涩,抽象的推理多于具体的事例;但是他的理论影响了好几代语言学家如波特、施莱赫 尔等,对于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新语法 学派
心理社会学 学派
原始世界语言和天堂语言的拟测
我国魏晋时期音韵学的兴起及发展
汉朝中叶 反切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分别取两个汉字的声母和韵母来拼合 成某个字的读音。如: “妈”是“魔法切”。“妈”的读音,取“魔”字的声母 “m”和“法”字的韵母“a” 拼合而成。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也称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 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魏朝 李登 《声类》 我国第一本韵书 隋朝 陆法言 《切韵》 我国规模最大的韵书 《广韵》《集韵 》《五音集韵》等等 宋朝 等韵学(相当于现代语音学、音位学)和韵摄图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代表 人物
波特 (德)
《印度· 日耳曼系语 言领域内德词源研 究》
着重于就语音方面 去做语言比较研究 ,但着眼点扩大到 整个印欧语系。并 且把语音和语义结 合起来,寻求出印 欧系语言的词源,
第一期(1870年前) 施莱赫尔 (德)
《印度· 日 耳曼系语 言比较语 法纲要》
古尔替古斯 (德)
俗文学的兴起(但丁《神曲》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语言的研究
对语法的研究 规定性 就逻辑去研究语法 阿尔诺、兰斯诺 周德清 《中原音韵》 乐韶凤 宋濂 《洪武正韵》 毕拱辰 《韵略汇通》 樊腾凤 《五方元音》
波尔·洛瓦雅尔唯理语法及其方法论原则
近 古 时 期
我国元明时期北音系统韵书的兴起及演变
我国关于古音的研究
汉语族(普通话+七方言区) 泰语族(南北两大系) 藏缅语族(藏语支+藏缅语支+景颇语支+彝语支) 苗瑶语族(苗语支+瑶语支) 越南语和叶尼塞· 奥斯提亚克语族(越南语+叶尼塞· 奥斯提亚克语)
含语族(埃及语支+柏柏语支+库希特语支) 闪语族(东支+西支+南支) (东支包括亚西利亚语,巴比伦语,统称亚加底 西语;西支包括腓尼基语,希伯莱语,摩亚布语,统称伽南语,亚拉 姆语;南支包括阿拉伯语,埃塞俄比亚语)
雅各布· 格里姆
认为语言是自然发展的,所以他的目的是观察德语是怎样自然发展的,并且 在发展过程中跟它的同族语言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语音之间有严 密的对应关系。 最大的贡献:格里姆定律 解释”变音” (指一个元音因受下一个音节的元音,特别是受i, j, u 或w 的影响而引 起的变化) 发现 “转音”(元音的交替,e.g. begin, began, begun )
《第一次语 音变化的一 个例外》
第二期/新时期(1870年后) 索绪尔 ( 瑞士) 梅耶 (法)
勃鲁格曼 (德)
代表 《语言学 作 教程》
《印度·日 《论印欧系语 《印欧系语 耳曼基础语 元音的原始系 系比较研究 导论》等 的鼻音领音 统》 》 “新语法学 把古印欧语的 总结性工 派” 四个领音元音 作 和整个元音系 统都概括成了 一个完整的理 论。
上 古 时 期
古代中国人对于语言文字的看法
我国秦汉时代对于语言文字的研究
《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源自希腊哲学家关于词与物的探讨
古希腊、罗马人对语言的看法
特拉克斯《希腊语语法》 瓦罗《拉丁语研究》 多纳图斯 《语法术》
古印度语文学的成就
一. 构词法原则 古印度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知道把各个词分成词根、后缀、词尾几部 分,并从其中分出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 二. 词的分类
岑麒祥 编著 岑运强 评注
世界语言标本的搜集 梵语材料在语言比较中的运用
历史比较法
(酝酿期)
齐头并进
运 1. 语言学史总体发展脉络 用
古代语言学
上 古 时 期 中 古 时 期 近 古 时 期
历史比较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十九世纪头二十五年 概括化 2. 语言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
产 生
发 展
第 第 一 1870 二 期 期
世界语言标本的搜集 梵语材料在语言比较中的运用
历史比较法
运 用
齐头并进
古代语言学
上 古 时 期 中 古 时 期 近 古 时 期
历史比较语言学
十九世纪头二十五年
普通语言学
概括化
产 生
发 展
第 第 一 1870 二 期 期
基督教圣经
初民神话和宗教故事关于语言的问题
古埃及的故事
古印度人对于语言的看法
仓颉造字的传说 古代哲学家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 古代字书的编纂和对于古书的训释 文字学 训诂学
四. 历史比较法的萌芽 例如波尼尼就曾把吠陀语和其它梵语作对比。
我国魏晋时期音韵学的兴起及发展
中 古 时 期
阿拉伯和阿拉伯语文学研究
巴施拉学派 治学的态度比较严谨,偏 重于古典阿拉伯语语法的研究。 苦法学派 着重研究许多活的、游牧部 落的语言。
翻译基督教圣经,搜集各地的古代文献
欧洲中世纪关于语言的研究
•把语言看作一种自然的机构,要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 把语言看做一种机构,即表示意义和关系的形式。语言机构的增长即表现着语 言的生命,语言生命和动植物的生命一样都有增长和衰老时期。在增长时期, 语言由简单结构变成更复杂的形式;在衰老时期,则由它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发 展阶段逐渐衰退,形式受到损害。 •语言进化的三阶段: 孤立语 (古代型) 曲折语 粘着语 (过渡型) (最高发展型)
芬兰语族 乌戈尔语族 萨摩耶德语+芬兰· 乌戈尔语=乌拉尔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特点
优点:
•独立性 •历史性 •对比性
不足:
•研究对象(尤其是早期)主要是“死”的语言并限 于 文献记录,对活的当代口语重视不够; •重视掌握各种语言资料,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但 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重建原始母语); •不区分语言和言语,对语言的内部结构缺乏深入细 致的系统研究
把词分成动词和名词两大类,此外还有前置词和小品词。代词和副词不 能算作独立的词类,分别归入名词和动词。
认为词由词根构成。每个词在句子中都按照一定规则发生变化。
古印度语文学的成就
三. 语音、字母的研究和分类
曾根据生理原则和物理原则对语音做过分类。还认为元音是构成音节必 不可少的要素,辅音只是从属的部分。
格里姆定律
• 梵文的浊送气塞音(bh-, dh-, gh-),对应希腊文的清送气塞音(ph-, th- kh-), 对应拉丁文的擦音(f-, f-, h-),对应日耳曼的浊塞音(b-, d-, g-)。 • 梵文、希腊文、拉丁文的浊塞音(b-, d-, g-),对应日耳曼的清塞音(p-, t-, k-)。 • 梵文、希腊文、拉丁文的清塞音(p-, t-, k-),对应日耳曼语的擦音(f-, th-, h-)。
主要 贡献
举例证明 古印欧语 的辅音k不 只有一组 ,而实有 三组。
“维尔纳定 律” 解释清 楚了 “格里 姆定律”难 以解释的一 些例外。
施莱赫尔
最大的贡献:对古印欧语的“重建” “重建”就是就所比较的语言材料用历史统计的方法为每个形式、每个词构 拟出一个对每种语言来说都适合的“一般历史性的公分母”,用来代表那最 原始的形式,并表明各有关的个别语言以后的演变。 根据“重建”的结果认为古印欧语只有九个元音和十五个辅音: 元音(9个): 基本元音: a 第一次增长:aa 第二次增长:aa 辅音(15个): r n m j v s k g gh t d dh p b bh
陈第、顾炎武、江永、段玉裁、 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 夏炘、章炳麟、黄侃
十八世纪欧洲对于语言起源的看法
十八世纪欧洲对于语言起源的看法
洛克:在语言符号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抽象的能力,才使得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 卢梭:语言最初是人类经过详细考虑互相约定而形成的。 孔狄亚克:感叹说 赫尔德:摹声说
历史比较语言学
•南亚语系
•马来亚· 波利尼西亚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班图语系和非洲诸语言 •美洲诸语言
印度语支
印度.伊朗语族
伊朗语支(波斯语) 东部:意奥尼亚语
古代 中古 近代
印 欧 语 系
希腊语族
北部:爱奥利语 南部:阿尔加底亚语 西部:多利亚语 意大利语支
拉丁语 奥斯干. 昂伯里安语 高卢语 不列颠语 加爱力语
意大利. 克勒特语族
克勒特语支
峨特语支
日耳曼语族
北部日耳曼语支 西部日耳曼语支(高德语、低德语、佛里西亚语)
古普鲁士语
波罗的语支
立陶宛语 拉脱维亚语
波罗的. 斯拉夫语族
南部斯拉夫语支 斯拉夫语支 东部斯拉夫语支 西部斯拉夫语支
印 欧 语 系
阿尔巴尼亚语族
阿美尼亚语族
吐火罗语族
汉 藏 语 系
含 · 闪 语 系 芬 兰 · 乌 戈 尔 语 系
费克 (德)
《民族分裂前印 度· 日耳曼基础语 词典》
着重于古印度语的 词的构拟和汇集
代表 作
主要 贡献
反对用梵语和 对古印欧 波斯语来做比 语的“重 较研究的材料 建” ,并推翻了格 里姆认为古日 耳曼语只有 a、i、u三个 基本元音的说 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代表 人物
阿斯戈里 (意) 维尔纳 (丹麦)
代表人物
拉斯克 (丹麦)
《古代北方语 或冰岛语起源 研究 》
雅各布· 格里姆 (德)
《德语语法 》
第一个对基本语 汇中的词进行系 统的比较,找出 其中的语音对应 规律,由此确定 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