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1]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1]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性调研卷
2005年11月5日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4页,有三大题,34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题卷共2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班级、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A:冰川B:地下水C:河流水D:海洋水
2.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体积不同,密度一定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3.关于水的性质和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杯水由“神舟六号”带上处于失重环境的太空时,密度为零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水是氢和氧组成的
D: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4.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A:铁比棉花的重力大B:铁比棉花的质量大
C:铁比棉花的密度大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5.在200这毫升,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克/厘米3)中,含硫酸的质量是()A:40克B:40毫升C:400克D:45.6克
6
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A:压力变小,压强变大B:压力、压强都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下列因素影响的是()
A:是否搅拌B:颗粒的大小C:温度是否改变D:溶剂质量的多少8.高压锅的主要优点是:烧煮食物时能增大锅内的压强,从而()A:升高水的沸点B:降低水的沸点
C:减少营养的损失D:使食物均匀吸收热量
9.把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铜块投入足量的水银中,已知ρ铝<ρ铜<ρ水银,则当它们静止时
()A:铝块受到的浮力大B: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
10.200克含水99%的食盐溶液,欲使其含水量变成98%,则应蒸发掉水的质量()A:1克B:2克C:50克D:100克
11.地球外部的大气对地球有保护作用,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现象会仍然存在( )
A:美丽的流星雨现象 B:蔚蓝色的天空 C:阳光普照大地 D:建造风力发电站 12.在A 克食盐溶液中含有水B 克,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A/B B :A/(A+B ) C :B/A D :(A-B )/A
13.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却越喝越咸,这是因为 ( ) A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 :汤内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C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 D :其他原因
14.做实验时,要取用20克水配制溶液,则下列操作及选用的仪器最方便的是 ( ) A :用托盘天平和烧杯称取20克水 B :用10毫升的量筒分两次取20毫升水 C :用50毫升的量筒最取20毫升水 D :以上三种方法都合理
15.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 ( ) A :植物油 B :泥沙 C :纯净的冰块 D :蔗糖
16.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后,再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和压强是 ( ) A :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 :浮力变大,压强增大 C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D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17.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你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 A :12时,日出前后 B :12时,子夜 C :14时,日出前后 D :14时,子夜
18.如图挂着的两个乒乓球,往两球中间吹气,两球会
( ) A :相互分开 B :相互吸引
C :静止不动
D :不能确定
19.降水、雷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暖层 D :中间层
20.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00克中溶解20克某物质恰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B :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某物质,则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
C :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18克食盐,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克
D :20℃时,32克硝酸钾需要100克水才能全部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克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21.水的密度是1.0Χ103千克/米3,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物体所受的压强为500帕,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一量筒,一次最多能测量80次最多能测量_______克水。

24.质量为300克的小球悬浮在盛水的杯中,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小球所受的浮力。

25.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例如从海水中获得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6.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最显著特征是:溶液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27.风是空气的________,空气的流速越快,它的压 强越_______。

(填“大”或“小”) 28.如右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t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
溶解


克)
(2)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克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3)当温度为t1℃时,A、B、C固体各20克,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则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

29.某物质的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在t℃时析出晶体8克(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50克水后,在t℃时析出晶体10克,则在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克,若要使原溶液恰好成为t℃时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_______克水或加入____克该固体物质。

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比较实验(a)与(b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有关;比较实验(b)与(c
(a)(b) (c)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关。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第33、34题各5分,共20
分)
31.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但同学们还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猜想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C,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此,张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的重力G,然后又分别浸没在水中同一深度处,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浮力=G—F计算出结果进行比较。

请问,张华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探究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

32.在空气中用弹簧秤测得某石块所受的重力为8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5牛,求:(本题g取10牛/千克)
(1)浸没在水中时,石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3.配制6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各多少毫升?
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34.现有40℃的硝酸钾溶液250克,质量分数为20%,当温度降低到10℃时,有20克硝酸钾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问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大?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多大?
八年级(上)科学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21、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24作图题:略
22、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00牛
23、100毫升100
25、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26、均一稳定
27、水平运动小
28、(1) B (2)A B
(3) A
29、20 10 2
30、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三、分析计算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第33、34题各为5分,共20分)
31、猜想C
32、(1) 2.5牛(2) 2.5Χ10-4米3(3) 3.2Χ103千克/米3
33、75.9毫升544.3毫升
34、13% 14.9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