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解剖学教案(第20次课)

运动解剖学教案(第20次课)

3.心壁的构造和心传导系统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心脏各腔的形态与结构以及血液在心脏内定向流动的原理
教学
方法
多媒体教学、模型
教学
过程
设计
引言:1.提问:名词解释:肾单位;
2.复习:上节课内容
第一节脉管系统概述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肺循环
(一)血管的分类
1.动脉
③功能:完成物质交换;
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1.位置:位于胸腔的纵隔内
2.形态: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
(二)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1.右心房
2.右心室
3.左心房
4.左心室
(三)心壁的构造
1、心膜
2、心肌层
3、心外膜
(四)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收缩的正常节律。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备课时间:第20次课
教学
目标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3.熟悉心脏的位置与形态;
4.掌握心脏各腔的形态与结构以及血液在心脏内定向流动的原理;
5.掌握心壁的构造和心传导系统的概念;
6.了解心脏的血管、神经及心包;
教学
重点
1.血液循环的途径
2.心脏各腔的形态与结构以及血液在心脏内定向流动的原理
(五)心脏的血管
1.心脏的动脉: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壁;
2.心脏的静脉:心大、中、小静脉,最后汇入冠状窦;
(六)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
思考与
练习题
名词解释:毛细血管、心传导系统
教学
总结
1.窦房结:长椭圆形,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其产生冲动传至心房肌而引起收缩,同时也将冲动传至房室结。
2.房室结:扁椭圆形,位于房室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冠状窦口前上方,其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至心室肌并引起收缩。
3.房室束:位于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下行分支分别进入左右心室肌层内,再分出许多细小分支,称为浦肯野氏纤维,支配心肌纤维的收缩。
2.静脉
3.毛细血管
(二)血管的分布规律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1.肺循环(小循环)
①途径:右心室——肺A——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V——左心房
②特点:行程短,只到肺;
③功能:完成气体交换;
2.体循环(大循环)
①途径:左心室——主A——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V——右心房
②特点:行程长,范围广,营养全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