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ppt
幼年陶潜
• 幼年丧父,家庭衰潜
• 出身卑微,受人轻视
• 几度辞官,为人清廉
中年陶潜
• 不惑之年——不为五斗米折腰 • 这个成语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 趋炎附势。
• 著《归去来兮辞》,不屈的气节
晚年陶潜
• 五柳先生,辞官故里 • 安贫乐道,写下《桃花源记》和《饮 酒》,寄托旷世情怀
(以“相邻”为题目)
满分作文片段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 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 剩下南山之菊?又是谁,泛着小舟在水 面轻轻摇荡、漂浮着,踏着山雀的歌韵, 醉饮于船前船后的山泉。陶潜,这一路, 你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 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 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 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 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 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 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陶渊明写菊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
• 晋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爱莲说》)
与菊为邻
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是高洁 的象征,是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的 代名词,寄托着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满分作文片段一
陶渊明与菊为邻,高洁了一个傲岸 的人格。 李清照与菊为邻,沉重了一个民族 的记忆。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 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 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 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 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 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 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 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 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 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 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 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 下,遗留万世芬芳。
• 享年六十三岁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 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返璞归真,高远脱俗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至 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气节为 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 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 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 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 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