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一般都是对症治疗,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

对于腹泻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

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

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

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

炒焦了的米粒已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

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

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中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

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传代减毒活的牛或猴轮状病毒疫苗和减毒活重组疫苗。

有的疫苗经临床试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婴儿的不良反应。

还有的国家正在用DNA重组技术开轮状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能像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一样,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应用。

知识秋冬交接时期谨防轮状病毒据介绍,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摄氏度左右气温下活跃。

在广州,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

市儿童医院通过三年的观察发现,本地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医生表示,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大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

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提醒喝牛奶会延长腹泻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与此同时,能帮助人体消化的小肠茸毛使受损断裂,小肠吸收不到人体的水分、养分,粪便排除体外后成水状。

有患者在轮状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现脱水,不止泻的话就会进一步危及生命。

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个别病人肠套叠、抽促的并发症。

小肠绒毛要一周
才能修复,再此之前患儿若喝奶粉、母乳、牛奶、蔗糖类食物,还可能延长拉肚子的时间。

早期发现:轮状病毒感染症状早发现
轮状病毒分为两大类十多个组型,每型引发的症状基本相似,只是症状略有轻重之分。

当人体受到轮状病毒侵袭后2~3天,体内即可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

但各型之间并无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当您受到I型轮状病毒感染后,产生了对I型病毒的抗体,若再受到I型病毒的侵袭可能不会发病,但若受到Ⅱ型病毒的侵袭,仍然会发病。

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就是腹泻。

在我国多发生在10~12月,在3~5月份也有一个小的发病高峰期。

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

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个别孩子可达20次。

早期可有粪便,经数次腹泻后,大便呈水样或稀米汤样,无脓血且量较多。

由于患儿大量失水,很快发生脱水现象,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面色灰白,前囱门和眼窝下陷,皮肤松弛,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尿少,口脏黏膜干燥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脱水状态,常可导致死亡。

医生或有经验的家长根据季节、水样大使、无脓血等特点,作出正确诊断并不难,关键足能否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

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

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就需要静脉输液。

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中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个基本方剂:二花6克、连翘6克、苍术6克、藿香3克、山药6克、乌梅5克、地锦草6克、车前草9克。

医生可根据患儿自身病情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患儿“湿多于热”,可辅以泽泻、猪苓等中草药加减;如果患儿“热多于湿”,则可再加入适量的滑石、白头翁等。

如果患儿腹泻非常严重,应加入一些收涩止泻的药物,如芡实、赤石脂等。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腹泻后的宝宝脾胃功能差、失水量多,因此在饮食上应适当补充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多为宝宝补充水分。

家长可选用一些具有健脾止泻、消积导滞作用的中药做成药粥进行调养。

下面介绍两道效果很好的药粥。

山药扁豆粥:去皮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

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

山楂神曲粥: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

先用纱布将山楂、
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2次。

家长需要加强预防意识,特别小心对儿童的护理,注意孩子的保暖。

对于一些婴儿,母亲应该避免在气候变更的时期里对婴儿进行调整饮食,如突然给孩子断奶,或者突然给孩子改换吃粥等等,以免引起婴儿肠胃上的不适应。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区,室内也要保持适当通风。

如果有家人感冒的,还要特别让小孩远离。

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保持通风环境非常重要,隔断病毒传播途径。

专家指出,家长应少带孩子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公众场合,在门诊中也有家长反映带孩子逛了下超市,孩子就出现腹泻的情况,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预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