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1. (2分) (2015高一上·甘谷期中)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著名歌唱家刘欢为《甄嬛传》演唱的主题曲《凤凰于飞》,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感动不已。
B .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C . 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在选举失败后仍不交权,违背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以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D . 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2. (6分) (2020高一下·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传来消息:武术将成为2022年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武术入青奥,是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的结果。
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武术的全球爱好者,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
()。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各国“功夫小子”在青奥会上一抱拳、一搭手,展现的是中华体育的风采,的是以武会友的善意,增进的是文化间的了解,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中国理念必将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顺理成章比比皆是传播激扬B . 水到渠成俯拾皆是传递激扬C . 水到渠成比比皆是传递激荡D . 顺理成章俯拾皆是传播激荡(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B . 除了武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外,运动本身也吸引力十足。
C . 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文化也有着独特魅力。
D . 除了武术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外,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也十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B . 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C .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D .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路,不仅缓解了长江一、二桥的交通压力,而且解决了跨江交通难题。
B . 制定反洗钱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监控洗钱活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
C . 杭州“最美司机”吴斌,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在危急关头,他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
D . 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4. (2分) (2018高二上·大庆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 .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 .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 .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同生活是分不开的。
;。
;。
;。
这样将读书和生活熔为一炉,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布莱克“一粒沙里一个世界”的境界。
①生活应当用书籍来陶冶,使它美化并充实②生活,我们才可以接受它们给予的恩惠③一方面不要空着脑袋过生活④一方面不要做书呆子,将脑袋里装满了死书⑤读书,我们可以接近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⑥读书应当是生活的一种享乐,不是令人头疼的工作A . ③④②⑤①⑥B . ⑤⑥②①④③C . ④③⑥①⑤②D . ⑥⑤③④②①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9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
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
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
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
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
《武成》是其中的一篇。
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例。
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
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
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
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
他说,《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
他还举出《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
“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
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
古时是这样,那么近世呢?王充接着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郎中贵光上书光武帝,言汉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以颂美文帝。
光武帝当即予以驳斥:文帝并不居住明光宫,断狱也不是三个人,正式澄清了事实。
为此,王充慨叹道:“汉为今世,增溢功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层复杂的关系。
如果把包括《诗经》在内的经书都看作史书的话,那么,对其所记失实予以切责,当然没的可说;但《诗经》本身又是文学作品,如果句句都去这样要求,就有些失之过苛,甚至是“刻舟求剑”了。
比如,《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王充加以批驳,说其声高远,可以,“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这就未免吹求过苛了。
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选自王充闾《国粹人文传承书》,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君,商纣王是暴君,因而牧野之战不会惨烈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B . 一些宋代理学家不仅认同了孟子关于《尚书》的怀疑,而且还发展了孟子的“不疑”论。
C . 王充认为从牧野之战的作战地点和行军习惯来分析,当时既无杵,更无“漂杵”的可能。
D . 对《尚书·武成》的质疑,孟子着眼于仁人无敌于天下,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以“牧野之战”为立论基础,从古时到近世,列举了史书失实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
B . 本文两次引用了王充对《尚书》的陈述与批驳,这些都能佐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C .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的可贵。
D . 王充列举汉光武帝驳斥责光上书之事是为了证明近世之事尚且易流于不实,况远古之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史书中出现记载失实现象的原因,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
B . 要传承国粹人文,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
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去伪存真,产生新学说。
C . 在学术研究中,文学作品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D . 本文认为王充对《诗经》的质疑过苛,这也从另一面证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7. (11分) (2017高一下·湖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中:合乎B . 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C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D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孔穴(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取之于蓝非銛于钩戟长铩也B . 水为之,而寒于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 . 车柔使之然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荀子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批评当时思而不学的风气,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B . 荀子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贴切的比喻中,使道理易懂,行文生动,比如“木受绳则直”就形象地说明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学习意义重大。
C . 《劝学》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如作者拿“顺风而呼”与“假舟楫者”作对比,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说理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