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高一上·邹平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 . 惴惴(zhuì)跬(kuǐ)步驽(nú)马句读(dòu)B . 阿谀(yú)靡(mí)途湮(yān)没吮(shǔn)吸C . 倔(jué)强累(leĭ)及敛裾(jū)蓊(wěng)蓊郁郁D . 袅娜(nuó)树杪(miǎo)卓(zhuó)越夜缒(zhuì)而出2.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能否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应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全社会落实国家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措施的力度。
B . 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 .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0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 1 万公里、在建规模 1.2 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 .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交易、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 (2分) (2016高三下·揭阳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抵达仁川次日就地赶到中国女足与中华台北队小组赛的比赛现场。
②索尼和三星电子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的“羹”越分越小,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
③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
A .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不及待B . 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迫不及待C . 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D . 刻不容缓迫不及待迫在眉睫4. (2分)(2017·徐州模拟) 下列对联所写人物与选项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菊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④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A . ①岳飞②陶渊明③屈原④杜牧B . ①范仲淹②黄巢③屈原④杜牧C . ①岳飞②黄巢③杜甫④白居易D . ①范仲淹②陶渊明③杜甫④白居易5. (2分) (2017高一上·安阳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国封建时代,受儒学熏陶的官员中,不乏廉洁奉公者。
他们往往在官衙府门和厅堂撰题对联,表明心迹、抱负、政愿,等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是明代南安知府张津题写于浙江海宁谯楼的题联。
上联,提倡对民实行惠政;下联,诫勉属官务守清廉。
A .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B .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C .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名一文钱D .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 (2019高二下·连云港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①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鸣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②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话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③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道?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准,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④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选自《张中丞传后叙》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完全了解B .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卒:士卒、士兵C .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擅:独揽,拥有D . 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具:准备(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第①段,作者抓住最关键的几件事,突出了许远忠于国家,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又紧扣了他与张巡关系。
B . 睢阳之战的指挥权本在许远手中,但许远虚心接纳张巡,自甘位居张巡之下,张巡被杀,许远被俘。
C . 韩愈认为批评许远守城不力和责难许、张二公死守睢阳都是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他人好事的表现。
D . 第④段,作者把南霁云放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展示了其忠义、慷慨、临危不惧的英勇品质。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②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选文前三段主要是辩“诬”,请简要概括作者所驳斥的三个“诬”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高三上·兴宁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昧旦出新亭渚梁·徐勉驱车凌早术,山华映初日。
揽辔且徘徊,复值清江谧。
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
气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
春堤一游衍,终朝意殊悉。
【注释】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破晓。
本诗为诗人和友人谢相期同游新亭渚时所作。
术:道路。
游衍:恣意游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句点题,着一“凌”字,表现出车马奔行之速,与诗人出游的勃勃兴致相应,表现出晨风拂面的畅快之情。
B . 三、四句写诗人驻足览赏美景,“复值”二字表现出诗人无意中见到静谧江流的欣喜。
C . 五、六两句,景物虚实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晨色中的新亭渚显得寂静而又富有生气。
D . 结尾两句总结全诗,通过对此次出游的回味,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兴致勃勃的诗人形象。
(2)诗人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出游意兴的?试举两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而无需有所待。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巨大的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一句说明了教师的职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9. (12分)(2019·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张开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了。
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①被下了。
今天会上宣布的。
”“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
他父亲急得用瘦手摸着赤脚片,偷声缓气地问:“那他们叫谁教哩?”“谁?谁!再有个谁!三星!”高加林又猛地躺在了铺盖上,拉了被子的一角,把头蒙起来。
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
窗户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
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
高加林仍然蒙着头。
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
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用围裙擦眼睛。
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
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
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这是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
高加林听见他父母亲哭,猛地从铺盖上爬起来,两只眼睛里闪着怕人的凶光。
他对父母吼叫说:“你们哭什么!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和他高明楼小子拼个高低!”说罢他便一纵身跳下炕来。
这一下子慌坏了高玉德。
他也赤脚片跳下炕来,赶忙捉住了儿子的光胳膊。
同时,他妈也颠着小脚绕过来,脊背抵在了门板上。
老两口把光着上身的儿子堵在了脚地当中。
高加林急躁地对慌了手脚的两个老人说:“哎呀呀!我并不是要去杀人嘛!我是要写状子告他!妈,你去把书桌里我的钢笔拿来!”高玉德听见儿子说这话,比看见儿子操起家具行凶还恐慌。
他死死按着儿子的光胳膊,央告他说:“好我的小老子哩!你可千万不要闯这乱子呀!人家通天着哩!公社、县上都踩得地皮响。
你告他,除什么事也不顶,往后可把咱扣掐死呀!我老了,争不得这口气了;你还嫩,招架不住人家的打击报复。
你可千万不能做这事啊……”高加林浑身硬得像一截子树桩,他鼻子口里喷着热气,根本不听规劝,大声说:“反正这样活受气,还不如和他狗日的拼了!兔子急了还咬一口哩,咱这人活成个啥了!我不管顶事不顶事,非告他不行!”他说着,竭力想把两条光胳膊从四只衰老的手里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