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培训[1]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培训[1]

生产现场出现不良现象的临时处理办法: 1.标志, 2.隔离, 3.作异常报告单,反馈异常信息。
设定目标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Specific: 目标要明确清晰 ◐Mesureable: 目标要可量化 ◐Attainable: 目标要有可达性(根据生产力设定) ◐Relevant: 目标要组织与个人能结合(人员的技能因素) ◐Time-Table: 目标要有时程 启示:没有管理项目的工作是空谈,没有目标的工作是懒惰
案例分析
脏! 乱!
案例分析 ---------三直三现法
• 运用三直三现法 三直三现主义(直接现场、直接现物、直接现象 )
马上现场,马上现品,马上现象 第一时间进入问题的中心,找出问题就变得容易; 短时间找到症结,并实施策略解决故障; 如果发生的问题我们不能解决,也可以让厂家知道根源,准备备品,为维 修提供最直接的简便; 节省了时间,缩短维修周期。
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2、优秀生产现场管理的标准
1)定员合理,技能匹配; 2)材料工具,放置有序; 3)场地规划,标注清晰; 4)工作流程,有条不紊; 5)规章制度,落实严格; 6)现场环境,卫生清洁; 7)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8)安全有序,物流顺畅; 9)定量保质,调控均衡; 10)登记统计,应记无漏。
走进现场
1. 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 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目标,效率待提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 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工作目标)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
李 杰
2013.03
管理是有效地运用各项资源,采取适合的方法,以达 成组织目标的各项可执行的操作行为。 管理的目的 有效地运用资源来实现目标
内容提要
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现场管理的基本理念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现场的日常工作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现场的日常工作
• 现场的质量管理
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 1、取消此作业 3、使作业容易化 5、降低影响 2、不要人做 4、检查
现场品质控制水平判断基准
趋势 级别 1级水准 判定基准 不制造和生产不良品
2级水准
3级水准 4级水准
不流出不良品
检验出不良品(作业员检验) 没有检查,无法控制不良品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标示清晰;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洁净环境,贯彻到底; 修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遵守規范,防患未然; 节约: 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3、实施7S管理的作用:
• • • • • 提升品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营造融洽管理气氛,愉悦员工心情; 工作规范有序,提高工作效率; 美化工作环境,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心;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六、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日常管理的要点 重视所有管理项目 今天抓品质,明天弄设备? 决定重点管理项目 原则:“不给下个工序或客户添异常”,决定重点项目 “应该做怎样的程度为止”,管理水平的设定 管理的习惯化 量化及明确一些日常工作,管理习惯化
自主管理
对管理者来说,管理本身也许会带来优越感,但对被管理者来说却 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尽量减少管理、尽量自主管理”这一符合 人性要求的管理法则, 以给自己做事的心态工作。 自负其责,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拿主意。 不推卸责任 以自我为根本,完成工作任务 自主管理守则 上班提前五分钟,坐姿端正不乱动,专心工作不说话,服从管理仪表美。 自己工作自己检,不给别人添麻烦,看清作业指导书,杜绝坏机好生产。
案例分析 --------标准化
现场发生问题-----到达现场观察现象-----找出问题根源----确认解决问题方式有效-----找出新的工作程序予标准化
确定以后不发生同样的问题!

针对上述案例,如何标准化?
四、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序是客户 作业的好坏由后工序的评价来定 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三不原则) 2、必达生产计划 年计划、月计划、 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 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1、加工和作业当中的浪费 2、待处理的浪费 3、生产过多的浪费 4、着手作业的浪费 4、作业的标准化 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 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 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 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 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 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 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目前新趋势: 产品的设计 决定产品质 量
五、现场的日常工作
• 现场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1、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2、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不断地改善(5M1E的改善) 3、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 4、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 5、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6、减少空间 一般的制造业,使用了应需4倍的空间,2倍的人力,10倍的交货期 7、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现场无法使其流程做得很短、有弹性、有效率,无法避免不合格品及 停机,那就没有指望降低物料和零件的库存,也没有指望变得有足够的 弹性以符合今天的顾客对高质量、低成本和及时交货的严格要求。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1)、7S现场管理 (4)、清洁: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 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清洁要领: 4).制订奖罚制度, 1).落实前3S工作; 加强执行; 2).制订目视管理的基 5).维持5S意识; 准; 6).高级主管经常带 3).制订稽核方法; 头巡查,带动重视。
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1、什么是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 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 (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 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法 、规章制度)、环(环境)、测等进行合 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 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 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 的目的。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1)整理
红牌作战的对象 :
1.打印机,电话,电 脑 2.单证
红牌张贴的基准
1.物品不明者
2物品过期者
3.资料
4. …….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使用次数 判断基准 一年没用过一次的 废弃或放在暂存仓 物品 库 也许要使用的物品 放在职场附近 三个月用一次的物 品 一星期用一次的物 品 每天用的物品 放在职场内固定地 方 放在使用地 放在不要移动就可 以取到的地方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企业文化
对社会有贡献 和影响的企业
整顿 清扫 整理
清扫 整顿 修养 整理 清洁
手工作坊
有规划的工厂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4、7S管理的方法要求: (1)、整理 • 所在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 •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 清除不需要物品; •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 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 • 每日自我检查。
品质第一是根本,品质由我来造成,没有品质无出路,保证品质从我做。
生产现场品质控制三检法
自检,互检和专检,其目的是实现“三个不”。(不接受不良,不
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要实现“双检”靠的是自主管理: 灌输实施“双检”的重要性。(人员的培训) 不定时的现场抽查(现场管理的日常工作)
有问题出现时强调“双检”关联双方的责任。(明确责任)
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和改善
何谓现场
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 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 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 重要标志。搞好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消除 “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 产,保证订单交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7S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TKETSU) 素养(SHITSUKE) 安全(SAFETY) 节约( SAVING)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一)、7S现场管理
2、“7S”的基本内容
4)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未,没有回复或 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七、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7S现场管理
(3)、清扫
清扫要领: 清扫的内容: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资料文件的清扫; •执行例行污染源,予以杜 •机器设备的清扫; 绝; •公共区域的清扫。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