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治疗
肌源性大便失禁治疗 肛门损伤术后重建治疗
小儿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功能重建
生物反馈疗法的禁忌症
1、患有肛裂、肛瘘、严重内痔及肛周疾病患者; 2、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 3、治疗部位皮肤有红、肿、痛、破溃等症状时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4、有皮肤过敏史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双向波的脉冲 电流振幅
电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
波宽
首选生物反馈治疗
优点:并发症少

风险性小 治疗失败仍可选择手术
生物反馈治疗(Biofeedback)

“生物反馈”法正是让病人有效掌握肌肉收缩的仪器。
Swartz等人为“生物反馈”下了的定义:
“使用电子或机械工具,正确的评估患者之神经、肌 肉及自主神经的正常或不正常的活动,并以声音或视觉 回馈,告知患者”。
1次/日,30分钟/次, 电刺激频率10HZ,脉 宽200-300μS 。
莱博瑞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生物反馈
同步记录腹内压和主动地括约 肌收缩的肌电或压力信号
传出
括约肌 肌电图
反馈到病人 (视频和/或音频)
腹压
S2 S3 S4
病人动作: 增加括约肌收缩
运动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减少腹部压力
中文操作系统
儿童治疗方案
012.1 小儿纠正不良排尿、排便习惯(BIO生物反馈/STIM电刺激) 012.2 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排尿、排便困难,遗尿)(STIM电刺激)
012.3 小儿-盆底肌增强训练(BIO生物反馈)
012.4 小儿盆底肌增强训练(高级)(BIO生物反馈) D2小儿改善盆底神经传导-盆底失弛缓征(电刺激&生物反馈) E1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STIM电刺激)
山西省儿童医院
XXXX
关键问题

“正确掌握骨盆底肌肉的收缩”是骨盆底肌 肉运动的成功要素。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自我锻炼、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仪
盆底电刺激治疗(PEES)
运用微电流刺激特
定肌群,达到肌肉 被动收缩,从而改 善收缩强度、持续 程度和敏感度。
调节参数:
儿童卡通动画训练图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
触诊肛提肌 做缩进肛门的动作 每次收紧不少于3s 连续做15-30min 2-3次/日或每天做150-200次
6-8周为一个疗程
成功率84%
生物反馈疗法的优点
1. 文献回顾和分析表明:生物反馈与药物治疗相比治疗成功 率更高; 2. 生物反馈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可以用于患者的常规 治疗以 增强 药物疗效; 3. 进一步研究:生物反馈可操作性强、并确切证明方案的 有效性。
生物反馈治疗的适应症
原发性遗尿症治疗
日间尿频的治疗
先天性肛门畸形术后治疗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治疗
E2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生物反馈&电刺激)
E3小儿盆底感觉障碍1型(便秘/尿潴留)(BIO生物反馈) E4小儿盆底感觉障碍2型(反射性神经痛)(STIM电刺激) F1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排尿、排便困难,性交痛)(生物反馈&电刺激) F2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压力反馈&电刺激) F3小儿盆底肌协调障碍(BIO生物反馈) G1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肠激惹型(腹泻)(生物反馈&电刺激) G3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减退型(无便意的便秘)(BIO生物反馈) G4小儿直肠感觉功能障碍-减退型(STIM电刺激)
治疗流程图
盆底肌评估
0 1 2
生物反馈 电刺激 Grade 3
3 4 5
生物反馈 盆底肌训练
注:将盆底肌的训练分为六个等级,0、1、2、3、4、5
治疗前的评估
对整个盆底收缩放松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盆底疾病
了解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进展
评价治疗效果
肛门探头放置位置
电极自动检测连接状况
不良反应
(1)可能出现紧张、哭闹。 (2)电极探头粗细不合适,可能导致直肠粘膜出血。 (3)电刺激强度不合适,可能导致疼痛。
防范措施
(1)操作前对患儿进行常规性心理疏导及安抚。
(2)选择合适的电刺激强度,可避免疼痛;1次/日,30分
钟/次,电刺激频率10HZ,脉宽200-300μS 。 (3)选择合适的探头,如有粘膜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对出血部位行压迫止血5-10分钟可自行缓解。
评估系统
1.基线评估 2.快速收缩 3.持续收缩 4.反射收缩 5.腹部阈值 并提供盆底肌 收缩力的最大 值、最小值、 平均值、标准 差等参数
快速纤维评估系统评估
慢速纤维评估系统评估
快速训练引导程序
•1.自定义背 景音乐 •2.可以选择 不同的动物 来引导 •2.同时肌肉 在收缩和放 松时具有不 同的声音提 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