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航空舰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 000 000瓦的电力.14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106 B .1.4×107 C .1.4×108 D .0.14×109 2.若关于x 的方程2x ﹣m=x ﹣2的解为x=3,则m 的值是( ) A .5B .﹣5C .7D .﹣7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 .等角的补角相等D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34x a -=的解是x a =-,则a 的值是( )A .1B .2C .1-D .2-5.2019年12月15日开始投入使用的盐城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筑总面积约为324 000平方米.数据324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324×103B .32.4×104C .3.24×105D .0.324×1066.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平面展开图不可能的是( )A .B .C .D .7.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H”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A .63B .70C .92D .1058.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了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是14,那么这三个数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 .9.-8的绝对值是( ) A .8B .18C .-18D .-810.如图,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是BC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①CD AC DB =-②CD AD BC =-③2BD AD AB =- ④13CD AB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 .若∠1+∠2+∠3 =180º,则∠1,∠2,∠3互为补角C .和等于90 º的两个角互为余角D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ab ac =,那么b c = B .如果22x a b =-,那么x a b =- C .如果a b = 那么23a b +=+D .如果b ca a=,那么b c = 13.如图,已知正方形2134A A A A 的边长为1,若从某一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走点的下标数字的路程,则把这种走法成为一次“逆移”,如:在点3A 开始经过3412A A A A →→→为第一次“逆移”, 在点2A 开始经过2341A A A A →→→为第二次“逆移”.若从点1A 开始,经过2020次“逆移”,最终到达的位置是( )A .1AB .2AC .3AD .4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B .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也垂直C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5.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x=y ,则x ﹣5=y+5 B .若a=b ,则ac=bc C .若a bc c =,则2a=3b D .若x=y ,则x y a a=二、填空题16.若关于x 的方程5x ﹣1=2x +a 的解与方程4x +3=7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__. 17.如图,快艇从P 处向正北航行到A 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 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_____.(用方位角来表示)18.若4550a ∠=︒',则a ∠的余角为______.19.2019年1至6月份,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入园人数约为280000人,数字28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0.一个数的平方为16,这个数是 .21.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直接得到或可以拼出的锐角的个数总共有___________个. 22.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则1∠与2∠互为_______角.23.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_____.24.如图,一根绳子对折以后用线段AB 表示,在线段AB 的三等分点处将绳子剪短,若所得三段绳长的 最大长度为 8cm ,则这根绳子原长为________cm .25.单项式-4x 2y 的次数是__.三、解答题26.先化简,再求值:若x =2,y =﹣1,求2(x 2y ﹣xy 2﹣1)﹣(2x 2y ﹣3xy 2﹣3)的值. 27.分别观察下面的左、右两组等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2|11|5-=-++;(2)已知42|1|5x --=-++,则x 的值是________;(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y ,求y 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的等式. 28.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1)若5BD =,4BC =,求线段EC 、AC 的长; (2)试说明:2AC DE =.29.某市电力部门对居民用电按月收费,标准如下:①用电不超过100度的,每度收费0.5元;②用电超过100度的,超过部分每度收费0.8元.请根据上述收费标准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1月份用电140度,应交电费______________元; (2)小明家2月交电费98元,则他家2月份用电多少度? 30.已知m 为整数,且满足关于x 的方程(2m+1)x=3mx-1, (1)当2m =时,求方程的解;(2)该方程的解能否为3,请说明理由; (3)当x 为正整数时,请求出的m 值.31.线段AB=20cm ,M 是线段AB 的中点,C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的点,AC=3BC ,D 是线段BA 的延长线上的点,且DB=AC .(1)求线段BC ,DC 的长; (2)试说明M 是线段DC 的中点. 32.(1)化简:(53)2(2)a a b a b --+-(2)先化简,再求值:222(2)2(2)x xy x xy --+,其中12x =,1y =- 33.化简:(1)273a a a -+;(2)22(73)2(2)mn m mn m ---+.四、压轴题34.如图,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点分别为-6和3(1)若数轴上有一点P ,它到A 和点B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对应的数字是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在上问的情况下,动点Q 从点P 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在数轴上向左移动,是否存在某一个时刻,Q 点与B 点的距离等于 Q 点与A 点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Q 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5.如图,已知∠AOB =120°,射线OP 从OA 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 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 以每秒6°的速度,从OB 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 旋转,到达射线OA 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 返回并与射线OP 重合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运动. 设旋转时间为t 秒.(1)当t =2时,求∠POQ 的度数; (2)当∠POQ =40°时,求t 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POQ =12∠A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90MON ∠=).(1)若35BOC ∠=,求MOC ∠的大小.(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 恰好平分BOC ∠,问:ON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 在BOC ∠的内部,如果50BOC ∠=,则BOM ∠与NOC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7.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点B 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将点B 先向右平移3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并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OB 上有点C 且6BC =,当数轴上有点P 满足2PB PC =时,求P 点对应的数;(3)动点P 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P 能移动到与A 或B 重合的位置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第几次移动与哪一点重合?38.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射线OC 平分∠AOD . (1)当∠BOD =50°时,∠COD = °;(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当三角板MON 的一边OM 与射线OC 重合时,如图2.①在(1)的条件下,∠AON = °; ②若∠BOD =70°,求∠AON 的度数;③若∠BOD =α,请直接写出∠AON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9.小明在一条直线上选了若干个点,通过数线段的条数,发现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规律,下边是他的探究过程及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实际问题.(1)一条直线上有2个点,线段共有1条;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线段共有1+2=3条;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线段共有1+2+3=6条…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 条. (2)总结规律: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线段共有 条.(3)拓展探究: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OA 、OB 形成1个角∠AOB (∠AOB <180°);在∠AOB 内部再加一条射线OC ,此时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射线OA 、OB 、OC 共形成3个角;以此类推,具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OA 、OB 、OC…共形成 个角(4)解决问题:曲沃县某学校九年级1班有45名学生毕业留影时,全体同学拍1张集体照,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如果照片上的每位同学都需要1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应该冲印多少张纸质照片?40.(1)如图1,在直线AB 上,点P 在A 、B 两点之间,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 的中点,若AB n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①求线段AB 的长;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 PBPC+的值不变.41.已知:∠AOB =140°,OC ,OM ,ON 是∠AOB 内的射线.(1)如图1所示,若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求∠MON 的度数: (2)如图2所示,OD 也是∠AOB 内的射线,∠COD =15°,ON 平分∠AOD ,OM 平分∠BOC .当∠COD 绕点O 在∠AOB 内旋转时,∠MON 的位置也会变化但大小保持不变,请求出∠MON 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以∠AOC =20°为起始位置(如图3),当∠COD 在∠AOB 内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 秒,若∠AON :∠BOM =19:12,求t 的值.42.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2)如图2,当∠COD 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0<t <10),在旋转过程中∠AOE ﹣∠BOF 的值是否会因t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 =14°时,t = 秒.43.观察下列各等式:第1个:22()()a b a b a b -+=-; 第2个:2233()()a b a ab b a b -++=-; 第3个:322344()()a b a a b ab b a b -+++=- ……(1)这些等式反映出多项式乘法的某种运算规律,请利用发现的规律猜想并填空:若n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12322321()( )n n n n n n a b aa b a b a b ab b -------++++++=______;(2)利用(1)的猜想计算:1233212222221n n n ---+++++++(n 为大于1的正整数);(3)拓展与应用:计算1233213333331n n n ---+++++++(n 为大于1的正整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 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14 000 000一共8位,从而14 000 000=.4×107.故选B .2.A解析:A 【解析】 【分析】把x =3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m 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来求m 的值.【详解】∵x=3是关于x的方程2x﹣m=x﹣2的解,∴2×3﹣m=3﹣2,解得:m=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各项定义性质判断即可.【详解】D选项应该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础的定义性质,关键在于熟记定义与性质.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解代入方程解出a即可.【详解】将x=-a代入方程得:-a-3a=4,解得:a=-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是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324 000=3.24×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6.B解析:B【解析】【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A选项中的圆和纸巾是对面,不是邻面,是对面.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7.C解析:C【解析】【分析】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表示出这7个数之和,然后分别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这7个数之和为:x-8+x-6+x-1+x+1+x+x+6+x+8=7x.由题意得A、7x=63,解得:x=9,能求得这7个数;B、7x=70,解得:x=10,能求得这7个数;C、7x=92,解得:x=927,x须为正整数,∴不能求得这7个数;D、7x=105,解得:x=15,能求得这7个数.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H”型框中的7个数的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相差是1.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A、设最小的数是x.x+x+7+x+7+1=14x=1 3故本选项错误;B、设最小的数是x.x+x+1+x+7=14,x=2.故本选项正确.C、设最小的数是x.x+x+1+x+8=14,x=53,故本选项错误.D、设最小的数是x.x+x+6+x+7=14,x=13,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需要学生具备理解题意能力,关键知道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相差是1.9.A解析:A【解析】绝对值.【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8到原点的距离是8,所以-8的绝对值是8,故选A.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即可找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详解】∵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AC=BC,CD=BD,∵CD=CB-BD=AC-BD,∴①正确,∵AD-BC=AC+CD-BC=CD,∴②正确,∵2AD-AB=2AC+2CD-AB=2CD=2BD BD,∴③错误,∵CD=12BC, BC=12AB ,即CD=14AB, ∴④错误,综上只有两个是正确的,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灵活利用相等的线段等量代换 是解题关键.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个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A 错误;B 、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故B 错误;C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故C 正确;D 、锐角的补角都大于这个角,而直角和钝角不符合这样的条件,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余角和补角.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等式基本性质分析即可.【详解】A . 如果ab ac =,当0a ≠, 那么b c =,故A 选项错误;B . 如果22x a b =-,那么12x a b =-,故B 选项错误; C . 如果a b = 那么22a b +=+,故C 选项错误;D . 如果b c a a=,那么b c =,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基本性质,理解性质是关键.13.A 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逆移”的定义,找到循环规律,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在点1A 开始经过1234A A A A →→→为第一次“逆移”在点4A 开始经过4123A A A A →→→为第二次“逆移”在点3A 开始经过3412A A A A →→→为第三次“逆移”在点2A 开始经过2341A A A A →→→为第四次“逆移”∴每四次“逆移”为一次循环∵20204=505÷∴第2020次“逆移”为:2341A A A A →→→∴经过2020次“逆移”,最终到达的位置是1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寻找,正确找出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判断.解:A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间的线段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错误;B 、在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平行,错误;C 、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应强调“直线外”,错误;D 、这是垂线的性质,正确.故选D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1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A. 不符合等式的基本性质,故本选项错误;B. 不论c 为何值,等式成立,故本选项正确;C. ∵a b c c=,∴a b =,故本选项错误; D. 当0a =时,等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二、填空题16.-4 ,【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 【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解析:-4,【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4.【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及相反数的概念,关键在于掌握相关知识点.17.北偏东【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依题意得∠CBD=50°,∴∠CBE=80°-50°=30°,故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故答案为:北偏东.解析:北偏东3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依题意得∠CBD=50°,∴∠CBE=80°-50°=30°,故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故答案为:北偏东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位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位角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18.【解析】【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为,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可求解.【详解】解:,所以的余角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熟练掌握余角的定义是解题的解析:4410'︒【解析】【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可求解.【详解】解:9045041504︒'='︒︒-,所以a ∠的余角为4410'︒.故答案为:4410'︒.【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熟练掌握余角的定义是解题的19.【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解析:52.8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解:280000=52.810⨯,故答案为:52.810⨯【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0.【解析】【分析】【详解】解:这个数是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解:2(4)16,±=∴这个数是4±21.【解析】【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是用角度加减法.比如:画个75°的角,先将30°角在纸上画出来,再将45°角叠加就画出了75°角.【详解】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60解析:5【解析】【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是用角度加减法.比如:画个75°的角,先将30°角在纸上画出来,再将45°角叠加就画出了75°角.【详解】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60°、75°五个锐角.故填:5.【点睛】用三角板直接画特殊角的步骤:先画一条射线,再把三角板所画角的一边与射线重合,顶点与射线端点重合,最后沿另一边画一条射线,标出角的度数.22.余【解析】【分析】根据EO⊥AB,可知∠EOB=90°,然后根据平角为180°,可求得∠1+∠2=90°,即可得出∠1和∠2的关系.【详解】解:∵EO⊥AB,∴∠EOB=90°,∵∠1解析:余【解析】【分析】根据EO⊥AB,可知∠EOB=90°,然后根据平角为180°,可求得∠1+∠2=90°,即可得出∠1和∠2的关系.【详解】解:∵EO⊥AB,∴∠EOB=90°,∵∠1+∠BOE+∠2=180°,∴∠1+∠2=90°,∴∠1和∠2互余.故答案为: 余.【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及余角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余两角之和为90°.2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4.12或24【解析】【分析】根据绳子对折后用线段AB表示,可得绳子长是AB的2倍,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三等分点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由最长段为8进行求解.【详解】解:设绳子沿A点对折,当AP解析:12或24【解析】【分析】根据绳子对折后用线段AB表示,可得绳子长是AB的2倍,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三等分点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由最长段为8进行求解.【详解】解:设绳子沿A点对折,当AP=13AB时,三条绳子长度一样均为8,此时绳子原长度为24cm;当AP=23AB时,AP的2倍段最长为8cm,则AP=4,∴PB=2,此时绳子原长度为12cm.∴绳子原长为12或24.故答案为:12或24.【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度量,根据题意得出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分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的确定方法得出即可.【详解】单项式-4x2y的次数是2+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正确把握单项式次数的确定方法是解析: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的确定方法得出即可.【详解】单项式-4x2y的次数是2+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正确把握单项式次数的确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xy 2+1,3【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x 2y ﹣2xy 2﹣2﹣2x 2y+3xy 2+3=xy 2+1当x=2,y=﹣1时,原式=2×(-1)2+1=3【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7.(1)5;(2)10或-12;(3)7,72115-=--++【解析】【分析】(1)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根据a>0时,(6-a)-2=-|a+1|+5;a<0时,(a+8)-2=-|a+1|+5的规律即可求解;(2)由a>0时,(6-a)-2=-|a+1|+5;a<0时,(a+8)-2=-|a+1|+5的规律,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得215y a -=-++,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可得:a>0时,(6-a)-2=-|a+1|+5;a<0时,(a+8)-2=-|a+1|+5∵1>0∴6-a=1解得:a=5;故答案为:5(2)由(1)可知:当x>0时x=6-(-4)=10当x<0时,x=-4-8=-12故答案为:10或-12;(3)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得215y a -=-++. 所以17a y +=-. 因为1a +的最小值为0,所以7y -的最小值为0.所以y 的最大值为7. 此时1a +=0.所以1a =-. 所以此时等式为72115-=--++.答:y 的最大值为7,此时等式为721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非负数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找准规律.28.(1)2EC =,14AC =;(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中点的性质可得解;(2)由图可知AC AB BC =+,利用中点的性质可知2,2AB DB BC BE ==,等量代换可得结论.【详解】解:(1)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4BC = 122EC BC ∴==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5BD =210AB BD ∴==10414AC AB BC ∴=+=+=所以2EC =,14AC =.(2)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2,2AB DB BC BE ∴==222()2AC AB BC DB BE DB BE DE ∴=+=+=+=所以2AC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灵活利用中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1)82(2)160度;【解析】【分析】(1)根据总电价=0.5×用电度数以及总电价=100×0.5+(用电度数−100)×0.8,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2)先确认小明家2月交电费98元时,用电量大于100度,根据总电价=100×0.5+(用电度数−100)×0.8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00×0.5=50(元),100×0.5+(140−100)×0.8=82(元)故答案是:82;(2)因为当月用电量为100度时,应收费50元,而小明家2月交电费90元,所以小明家2月份用电量超过100度.设小明家2月份用电x 度,根据题意,得:100×0.5+0.8×(x−100)=98,解方程,得:x =160.答:小明家2月份用电160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0.(1)1x =; (2)见解析; (3)m=2.【解析】【分析】(1)把2m =代入(2m+1)x=3mx-1,解关于m 的方程即可;(2)把x =3代入(2m+1)x=3mx-1,求出m 的值,结合m 为整数判断即可;(3)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x ,然后根据x 为正整数且m 为整数求解即可.【详解】解:(1)把2m =代入(2m+1)x=3mx-1,得561x x =-,5x-6x=-1,-x=-1,1x =;(2)当x =3时,3(21)91m m +=-,解得:43m =, ∵m 为整数,∴方程的解不可能为3;(3)∵(2n+1)x =3nx -1,∴(m-1)x 1=,∴x=11m -, ∵x 为正整数,∴m -1为正数且为1的约数,∵m 为整数,∴m-1=1,∴m=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得定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为: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31.(1)DC =40cm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BC=12AB ,将AB=20cm 代入求出线段BC 的长度;根据已知得出DA=BC=10cm ,那么DC=DA+AB+BC ,代入数值求出线段DC 的长度;(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证明DM=CM 即可.【详解】 (1)∵AC=AB+BC=3BC ,AB=20cm ,∴BC=12AB=10cm , ∵DB=AC ,∴DB-AB=AC-AB ,∴DA=BC=10cm ,∴DC=DA+AB+BC=40cm ;(2)M 是线段DC 的中点,理由如下:∵M 是线段AB 的中点,∴MA=MB ,又∵DA=BC ,∴DA+AM=BC+BM ,即DM=CM ,∴M 是线段DC 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应用,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弄清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2.(1)2a b -- ;(2)8xy -,4【解析】【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答案;(2)先把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把x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53)2(2)a a b a b --+-=5324a a b a b -++-=2a b --;(2)222(2)2(2)x xy x xy --+=222424x xy x xy ---=8xy -; 当12x =,1y =-时, 原式=18(1)4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解题.33.(1)-2a ;(2)297mn m -.【解析】【分析】按照整式的的计算规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5a -7a=-2a .(2)解:原式=227324mn m mn m -+-=297mn m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计算,关键在于掌握计算法则.四、压轴题34.(1)-1.5;(2)存在这样的时刻,点Q 运动的时间为0.5秒或4.5秒.【解析】【分析】(1)根据同一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结论;(2)分两种情况:当点Q 在A 的左侧或在A 的右侧时,根据Q 点与B 点的距离等于Q 点与A 点的距离的2倍可得结论;【详解】解:(1)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点B 表示的数为3;∴AB=9;∵P 到A 和点B 的距离相等,∴点P 对应的数字为-1.5.(2)由题意得:设Q 点运动得时间为t ,则QB=4.5+3t ,QA=4.53t -分两种情况:①点Q 在A 的左边时,4.5+3t=2()4.53t -,t=0.5,②点Q 在A 的右边时,4.5+3t=2()3 4.5t -,t=4.5,综上,存在这样的时刻,点Q 运动的时间为0.5秒或4.5秒.【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35.(1)∠POQ =104°;(2)当∠POQ =40°时,t 的值为10或20;(3)存在,t =12或180 11或1807,使得∠POQ=12∠AOQ.【解析】【分析】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t=15;当OQ刚到达OA时,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t=30;(1)当t=2时,得到∠AOP=2t=4°,∠BOQ=6t=12°,利用∠POQ =∠AOB-∠AOP-∠BOQ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2t+6t=120,t=15;当OQ刚到达OA时,6t=120,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2t6t=120+2t,t=30;(1)当t=2时,∠AOP=2t=4°,∠BOQ=6t=12°,∴∠POQ =∠AOB-∠AOP-∠BOQ=120°-4°-12°=104°.(2)当0≤t≤15时,2t +40+6t=120, t=10;当15<t≤20时,2t +6t=120+40, t=20;当20<t≤30时,2t=6t-120+40, t=20(舍去);答: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当0≤t≤15时,120-8t=12(120-6t),120-8t=60-3t,t=12;当15<t≤20时,2t–(120-6t)=12(120 -6t),t=18011.当20<t≤30时,2t–(6t -120)=12(6t -120),t=1807.答:存在t=12或18011或1807,使得∠POQ=12∠AOQ.【分析】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及列方程解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好类,列出关于时间的方程.36.(1)125°;(2)ON平分∠AOC,理由详见解析;(3)∠BOM=∠NOC+40°,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MOC=∠MON+∠BOC计算即可;(2)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到角相等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