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以膀胱癌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肾癌、前列腺癌。

绝大多都是恶性的,预后不佳。

病因尚不清楚,与接触染料化工毒物等有关。

膀胱癌
膀胱癌是全身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常发生于50~70岁的人,男:女为4:1,以表浅的乳头状肿瘤最为常见。

分化不良的浸润膀胱癌常发生在高龄病例。

膀胱癌发生的位置约有70%是在侧壁和后壁,尤其是接近膀胱三角区和两侧输尿管开口处。

膀胱癌以上皮性肿瘤为主,约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其特点:L恶性程度低复发率高。

鳞癌的腺癌各占2%-3%。

非上皮性肿瘤罕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如横纹肌肉瘤。

,好发于婴幼儿。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膀胱癌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其致癌因素有以下几种:
1、现已肯定萘酸、联苯胺、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胱癌致癌质,日常生活中接触染料,橡胶塑料、油漆、洗涤剂等也可能是致癌的原因之一。

2、色氨酸和烟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

3、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虫病、膀胱血斑、腺性膀胱炎可能诱发膀胱癌。

(二)身心状况
1、血尿无痛肉眼血尿经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早期时,血尿常是间歇性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

出血量或多或少,一般表现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

出血量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并不一致。

2、当发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肿块属晚期。

膀胱刺激症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

肿瘤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膀胱癌晚期下腹浸润性肿块,并伴有严重贫血、浮肿。

(三)诊断检查
1、尿常规及脱落细胞检查。

2、膀胱镜检查
3、B超和CT检查诊断率高,并能确定转移病灶。

4、膀胱造影显示有充盈缺损。

5、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及肾功能情况。

【护理诊断/问题】
(一)血尿与肿瘤坏死有关。

(二)排尿异常与肿瘤浸润膀胱坏死组织、血块、瘤体、刺激有关。

(三)体液不足与失血及摄入不足有关。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消耗有关
(五)有感染的危险与下尿路梗阻、肿瘤坏死脱落有关。

(六)焦虑与癌肿及手术治疗有关。

(七)疼痛与癌肿晚期及手术有关。

(八)尿潴留与组织、血块、瘤体阻塞有关。

【护理目标】
(一)维持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
(二)维持尿路通畅
(三)调节心态,适应排尿模式改变
(四)维持体液平衡及肾功能
(五)满足机体营养需要量
(六)无感染发生。

(七)减少疼痛与不适
(八)病人能自我照顾
【护理措施】
膀胱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射和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手术、膀胱切开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及膀胱全切除术等。

(一)术前护理
1、观察血尿程度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血尿的量不一,偶有因大量血尿而引起急性贫血甚至休克,但是血尿的程度和肿瘤的程度并不成正比,应每日观察尿的颜色、改善,必要时记录24小时尿量。

2、观察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是膀胱癌晚期的征象,这此症状出现时说明膀胱肿瘤较大或为数较多。

3、观察有无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是由于肿瘤位于膀胱颈附近,排尿时阻塞尿道内口所致。

血尿也可以引起排尿困难。

4、观察有无腰部疼痛如果肿瘤位于输尿管口附近,可引起该侧输尿管的梗阻及腰部疼痛而使肾盂积水。

5、观察转移症状膀胱癌晚期在耻骨上能触及肿块或腹股沟区有固定的肿块,常伴有疼痛和下肢浮肿。

6、饮食护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以纠正贫血,改善一般症状。

7、做好尿检查瘤细胞的标本收集及膀胱镜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术后护理
1、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进行处理。

2、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可以发现有无内出血及术后血尿的多少。

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病人,术后应取平卧位,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导尿管气囊破裂。

4、膀胱造瘘术病人每日常规膀胱冲洗。

5、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要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

6、施行膀胱全切术的病人,带有多种引渡管及尿管,应标志清楚,妥善固定,谨防脱落。

7、行膀胱全切加肠代膀胱病人的护理:
(1)保护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2)维持尿液引流的通畅。

(3)增刊身心的舒适
(4)指导病人正确地使用集尿袋
(5)协助病人适应身体形象的改变。

(6)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8、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病人的护理
(1)维持尿液引流的通畅,预防肾脏损伤
(2)给予饮食指导
(3)预防并发症
(4)促进病人的舒适
9、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的病人,应密切观察成形皮肤乳头的血运情况及有无回缩现象。

如出现回缩、颜色变紫,则说明已出现血运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

10、排气前需静脉营养和水分,排气后方可进流食、半流食或普食,并要求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2000~3000毫升,起到内冲洗作用。

11、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胃液的量、颜色、排气情况,并观察有无腹胀情况发生。

12、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发生。

13、保留膀胱手术者,术后均应进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五)健康教育
1、向病人说明膀胱癌的病理、演变、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2、向病人说明卧床的注意事项。

3、向病人说明带有多种导管的意义
4、向病人说明尿路改道的意义及学会自护的重要性。

5、向病人说明每日需要摄取足够的水分,进食高蛋白及高营养饮食的意义。

6、向病人说明注意口腔卫生及如何防止肺部并发症的意义。

7、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

【评价】
(一)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二)病人的尿流是否通畅。

(三)病人是否能够做到自护。

(四)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维持。

(五)病人营养是否符合生理需要。

(六)是否无感染发生,切口愈合良好。

(七)疼痛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八)病人是否能遵循医护人员的批示,定期追踪检查。

肾癌
病理: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梭形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肾蒂L结血→肺、脑、肝、骨直接扩散至肾V、腔V形成癌栓表现:50~60岁,男:女=2:1 三大症状:(1)血尿:间歇、无痛性、肉眼(2)疼痛:(3)肿块:肾外表现:低热、血沉快、高血压等,精索V曲张、晚期恶液质、转移表现。

诊断:(1)病史:(2)X线:KUB、IVP---肾盂肾盏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充盈缺损,肾功能下降。

(3)B超简单易行,常规体检时发现无症状的肾癌。

(4)CT 、MRI、肾造影
治疗:肾癌根治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
前列腺癌
60岁以上老年男性。

中国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

病因:年龄、遗传、高脂肪、输精管切除、吸烟、接触重金属镉、不适当的性生活及性病。

98%为腺癌,常从外周发生,多病灶。

分四期:Ⅰ期,没有症状,尸检或标本中发现。

Ⅱ期,局限于包膜内。

Ⅲ期,已侵犯包膜。

Ⅳ期,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潴留、排尿时有辛辣的感觉、难以形成尿流、血尿、排尿疼痛、骨头疼痛。

晚期骨髓压迫症、骨瘤转移、副肿瘤综合症、含钙量高、疼痛、高尿酸、胸膜渗漏、腿部肿胀。

诊断检查:直肠指检。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直肠超声、放射性核素、CT、MRI。

穿刺活检最可靠。

治疗:Ⅱ期手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包括腺体及包膜;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主要用于解除膀胱颈部梗阻。

Ⅲ、Ⅳ期内分泌去势:主要方法。

雌激素类药物;抗雄激素药物;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抗肾上腺药物。

手术去势:睾丸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和垂体切除术。

预防:凡50岁以上,每半年至一年作一次直肠指诊或超声波,发现前列腺结节应立即活检。

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恐惧/焦虑
3、自我形象紊乱
4、有感染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出血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病情观察
3、饮食
4、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2、体位
3、饮食
4、观察肾功能
5、预防感染
6、引流管的护理
健康教育:
1、康复指导:(1)锻炼和营养(2)防护(3)饮食
2、用药指导: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

3、定期复查:(1)肾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定期复查肝、肾、肺等功能,及早发现转移灶(2)放疗、化疗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暂停治疗。

(3)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病人,需定期复查膀胱镜,应反复强调复查的重要性。

4、自我护理: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尿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