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附答案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附答案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者不可谏.谏:匡正,挽回
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趋.而辟之趋:快步走
D.植.其杖而芸植:种植
解析:选D D项“植”应是“立”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陈恒弑其君,请讨.之(讨伐)
止.子路宿(制止)
B.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快步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节操)
C.而谁以易.之(交换)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D.鄙.哉,硁硁乎(偏狭)
果哉!末之难.矣(辩驳)
解析:选D A项,止:留。

B项,节:礼节。

C项,易:变革,改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公曰:告夫.三子②夫.执舆者为谁
B.①以.吾从大夫之后②子路行以.告
C.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D.①何德之.衰②之.三子告
解析:选A A项,均为指示代词,那;B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项,疑问语气词,吗/介词,跟,同;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动词,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B.欲洁.其身
C.孔子下.,欲与之言D.不仕.无义
解析:选B A、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A项,唱歌;C项,下车;D项,做官。

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今之从政者殆而!
C.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D.末之难矣。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一般陈述句。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3)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答案:(1)往者不可谏(2)鸟兽不可与同群(3)丘不与易也(4)四体不勤
二、《论语》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
..,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子路从而后.后:________________
(2)植其杖而芸.芸:________________
(3)杀鸡为黍而食.之食:________________
(4)明日
..,子路行明日:______________
(5)不仕无义.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在后面(2)通“耘”,除草(3)使……吃(4)第二天(5)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2)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

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

9.“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