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为无人驾驶1.1 概念简言之,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一种不需要人进行驾驶的智能汽车,也叫轮式移动机器人,即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1.2 原理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自动规划行车路线, 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原理上是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
以谷歌为例:谷歌车顶上安装的激光测距仪在高速旋转时向周围发射64 束激光,激光碰到周围的物体并返回,便可计算出车体与周边物体的距离。
计算机系统再根据这些距离数据描绘出精细的3D地形图,然后跟高分辨率地图相结合,生成不同的数据模型供车载计算机系统使用。
这样汽车就能够识别障碍,遵守交通规则。
总结为四个词语就是感知、判断、执行、互联。
(1)感知——汽车的眼睛(视觉),耳朵(听觉),身体(触觉):依靠各类传感器获得环境数据,突破人类生理限制。
传感器搭载数量的持续提升,使行车数据收集渠道显著拓宽;(2)判断——汽车的大脑(机器智能):根据传感器等输入数据,行车电脑取代司机主动发出控制指令;依靠芯片与算法的不断提升从而得以实现。
(3)执行——汽车的手与脚:电子装臵取代传统机械设备,根据行车电脑指令实施控制;(4)互联——汽车的远程智囊:车内网,车际网,三网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2. 无人驾驶发展史2.1 上世纪70 年代,美、英、德等开始进行无人驾驶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2 中国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大在1992 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05 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2.3 商业领域(1)最早进入无人驾驶领域、技术最为成熟的企业要属谷歌,它在2014 年宣布第一部具备完整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成功,进入商业化准备阶段;(PS;无人驾驶车已经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立法获批)(2)其后,通用、奥迪等无人驾驶车辆也都拿到路试资格;(3)百度无人驾驶车辆亮相互联网大会,这在国内是重磅消息;(4)阿里、乐视等互联网BAT也都开始布局智能汽车;(5)2010年到2015 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可见一斑;从这些发展的走势看,在未来几年,各大涉足无人驾驶的企业会不断深耕,几年后无人驾驶将会走进千家万户、完全商业化行为。
3. 无人驾驶的优势3.1 、解放双手、双眼无须人工驾驶,驾驶员可以休息或者处理其他的事情;3.2 、安全稳定驾驶员的人为失误因素存在会导致交通事故。
无人驾驶后,一切都是数据化处理,人为因素排除,出行更安全;3.3 、应急反应快出现突发紧急交通状况之时,机器的反应速度比驾驶员把握得更加准确,安全性能更高;3.4 、停车更方便很多时候停车会有磕磕碰碰,导致车辆受损,智能汽车较好的解决这一点;3.5 、交通压力更小随意变道、超车、加塞的会少了,交通事故也少了,这样堵车情况会大大缓解;3.6 、节能降耗无人驾驶汽车到时候可以取消红绿灯和路灯以及降低能源消耗,为政府节省万亿的开支;4. 热点解析4.1 国家政策解析政府的车辆安全规定是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和最终部署的头等阻碍,如果政策不开绿灯,无人驾驶汽车将成空中楼阁,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目前联合国相关机构已开始制定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法规,分析人士预计关于高速公路的行驶法规最早将在2017年3月获得通过。
美国交通部长安东尼. 福克斯(Anthony Foxx)1 月称,安全监管机构将在 6 个月内为无人驾驶汽车制定指导方针,美国无人驾驶相关法规或加速出台。
“中国制造2025”中把网联智能汽车作为汽车四个战略发展方向之一,交通部正在联合多家车企制定包括安全规范、通讯协议在内的技术标准,政府对智能汽车大方向持支持态度,可消除市场对政府态度的疑虑,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和行业标准以及法规后期大概率会尾随美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
4.2 催化剂解析后期智能驾驶行业催化剂主要包含以下四点:1)重大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如果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百度等无人驾驶技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将解除无人驾驶技术瓶颈,推动无人驾驶产业化进程加速。
2)新科技巨头不断介入,持续强化市场预期新的互联网巨头及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战略性的介入,是又一强力催化剂,目前巨头科技公司如IBM、高通、亚马逊等已大胆介入,出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后期有望出现新的国际、国内科技巨头的战略加入,比如三星的深入涉足等,举个虚拟现实例子,Facebook 战略性投资虚拟现实产业后,苹果、谷歌、三星、乐视、小米等纷纷战略切入虚拟现实产业,以拔得先筹,每次虚拟现实新参与者的加入,都引起资本市场一阵躁动。
新的智能驾驶参与者的介入,将持续强化资本市场对该产业的预期,为该产业做“背书”,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
3)政策破冰,技术标准、法规出台后期有望出台的配套政策如下:中国版先进智能驾驶辅助和V2X国家规划的出台,该规划尚未制定,出台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网及智慧城市的协同共建机制的出台,该机制尚未制定,出台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专项资金,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开发和产业推广;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网络通讯、网络安全及信息服务等技术标准的出台,目前交通部正在联合多家车企制定包括安全规范、通讯协议在内的技术标准,有望于今年出台;国家对智能网联转型发展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与税费支持。
4)热点事件刺激,吸引资本眼球事件一:无人驾驶汽车路试后续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密集路试将成为有力催化剂,吸引资本市场注意力;美国密西根城内已经建起专门供无人驾驶试验的迷你城市M-city ,国内首个被授予"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将于16年4 月建成,首期约有200辆车将展开路上测试,2017年,将有2000辆无人驾驶汽车率先在安亭上路试驾。
事件二:涉及智能汽车相关会议、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件:2016年5月份国际汽车智能化暨新能源汽车电机应用研讨会、2016年6份中国国际汽车先进制造业博览会、2016年7月份智能汽车发展高峰论坛、2016年10月中国香港FE 无人驾驶赛车。
事件三:应用示范工程的上马城市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共移动系统、大型物流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等示范工程的上马,可进一步催化市场对无人驾驶板块的投资热情。
4.3 投资机会解析无人驾驶产业正处技术积累的关键发展时期,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短期的技术与政策瓶颈无法阻挡时代发展的潮流。
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行业发展大趋势,现阶段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表现为以下几点:1)国际、国内科技巨头(谷歌、苹果、亚马逊、IBM、百度、高通等)战略切入无人驾驶产业链,为该产业做“背书”,科技巨头的涉足为该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智力支持,增强了资本市场对该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2)无人驾驶由于技术、成本、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制约,短期内无法进行商业化应用并贡献业绩,但作为实现无人驾驶基础应用的ADAS 系统将迎来大发展,目前欧美国家安装ADAS 的比例约10%,而中国则为2%左右,增长空间巨大,A 股中切入无人驾驶产业并且涉足ADAS产业链的公司,将是投资的上佳标的,ADAS 处在高速发展通道中,一方面有业绩保证,另一方面处在无人驾驶的风口当中,股价上涨弹性比较好。
3)无人驾驶与虚拟现实具有一定相似性,都有国际科技巨头(谷歌、苹果等)做“背书”,都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潮流,虚拟现实目前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一旦商业化推广成功,短期内有望贡献业绩,而无人驾驶还处在技术攻关阶段,未来三五年内无法量产且规模化,短期内无法贡献业绩,虚拟现实重在炒产品,而无人驾驶重在炒预期,虚拟现实板块二级市场的走势可为无人驾驶板块做参考,虚拟现实个股估值的提升可间接导致无人驾驶个股估值的跟风提升。
4)市场参与者对无人驾驶产业未来广阔发展前景良好的预期是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国际科技巨头的不断的战略切入持续强化了这种预期,使得该产业具备了超额收益的投资价值。
5)后续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密集路试、国家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技术标准的颁布等将成为有力催化剂,持续推动并且强化参与者的预期。
5、产业链5.1ADAS系统个股DAS系统又分两部分:(1)动作执行方面包括HMI仪表、HUD、手势识别、制动系统ESP、转向系统EPS 等;(2)环境感知方面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无人驾驶是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ADAS构建起了无人驾驶技术积累的桥梁,是车企切入无人驾驶的重要部分,国内的ADAS产业链会最先受益。
A股市场上,涉及的个股如下:1、亚太股份(002284)(1)国内少数能研发生产整套汽车制动系统的大型专业化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国内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在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上布局很深;(2)参股前向启创,后者专注于ADAS算法,能提供完整的车载ADAS系统产品,拥有包括硬件、软件、算法及客户定制化服务等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3)参股钛马信息,后者专注于车联网终端;(4)参股杭州智波,后者专注于毫米波雷达;(5)参股苏州安智,后者专注安全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开发及毫米波雷达算法;(6)参股这些公司,融合各项技术,更快加速主动控制ADAS 产品的推出进度。
2、万安科技(002590)(1)主打商用车ABS ,持续布局智能驾驶ADAS 系统,联通车联网,整合智能汽车产业链;(2)汽车制动器供应商,定增 1 亿自主研发ADAS、车联网和无线充电;(3)参股飞驰镁物与苏打科技,切入车联网及新能源汽车布;3、保千里(600074)(1)核心技术是"光学成像+夜视技术+仿生智能算法" ,以此涉入智能驾驶系统;(2)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产品可以实现路况预警,防撞预警,远程夜视,眩光屏蔽,雾天透视,雨天透视,行业提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激光夜视,行车记录等十大功能,可以实现提前预警,能够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4、中原内配(002448)(1)战略入股灵动飞扬(摄像头ADAS公司),智能驾驶领域布局落地,可推动灵动飞扬在前装和后装市场的产品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2)灵动飞扬有Birdview(三维鸟瞰行车辅助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BSD(盲点监测系统)、FC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等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服务,在前装和后装市场口碑、信誉好;5、欧菲光(002456)(1)全面布局ADAS产业链, 有摄像头传感器与车载触控屏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2)引入德尔福马光林博士团队获得ADAS核心算法技术, 形成从传感器—算法—反馈/ 执行的全产业链布局;6、金固股份(002488)(1)纯粹互联网汽车企业,汽车后市场龙头,跨界打造ADAS产业预期强烈(2)参股摄像头ADAS 公司苏州智华,后者深耕ADAS解决方案,已进入宇通、金龙、安凯、陕汽等前装供应链;(3)参股上海语境,深耕智能车联网,后者是交通大数据公司, 目前其数据已被百度、高德、四维地图所用;7、均胜电子(600699)(1)去年设立均胜车联子公司,投资额 5 亿,对全球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产业进行股权投资(2)已先后参股了车音网、安惠汽配等车联网公司(3)近日,分别以9.2 亿美元、1.8 亿欧元购买美国KSS和德国TS道恩,打通智能汽车产业链;5.2 车载互联终端车载互联终端技术融合了GPS技术、里程定位技术及汽车黑匣技术,能用于对运输车辆的现代化管理,包括:行车安全监控管理、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智能集中调度管理、电子站牌控制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