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考纲要求】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方法】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要注意晶体的结构、要注意微粒的种类、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价态的变化、要注意可逆过程或化学平衡等等。
【重点知识整合】【考点1】关于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特别提醒: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 “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及其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上海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A .5V 11.2n B .11.2n 5V C .5n 22.4V D .5V 22.4n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2、(广东卷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C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D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3—3、(海南卷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 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MB .M 2+C .M 3+D .MO 2+【考点1】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注意:(1使用范围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使用条件是同温、同压、同体积;(3相同数目的分子,不是相同数目的原子或离子等其他粒子。
3.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数(物质的量之比;(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其分子数(物质的量之比。
4、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 .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O 和CO 2B .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 2和O 3C .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 和C 2H 4D .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NO 2和N 2O 45、(宁夏卷将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为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NO 2 B.N 2O 3 C.N 2O D.N 2O 4【考点2】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6、某同学在用98%的浓度H 2SO 4(ρ=1.84g/cm 3配制成0.5mol·L -1的稀H 2SO 4时有以下现象发生,则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①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②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③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面高于刻度线,此时立即用胶头滴管将瓶内液体吸出,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全国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8gH 2O 中含的质子数为10N AB .4 g 重水(D 2O 中所含质子数为0.2×6.02×1023C .46g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D .1 mol Na 与足量O 2 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 个电子8、(广东卷设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 4CH 中含有4A n 个C-H 键B.1mol·1L -NaCl 溶液含有A n 个Na +C.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A n 个NO 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中含有 A n 个2CO 分子9、(山东卷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O 与182O 互为同分异构体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1.12L 162O 和1.12L 182O 均含有0.1A N 个氧原子10、(上海卷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11、(四川卷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A N 个B.17.6g 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为4A N 个C. 盛有2SO 的密闭容器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则2SO 的物质的量为1mol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A N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考点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十大命题角度(1温度和压强:22.4 L·mol -1是指标准状况(0 ℃,1.01×105 Pa 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用22.4 L·mol -1进行换算,误入陷阱。
例如: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就是陷阱。
(2物质的状态:22.4 L·mol -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命题者常设置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让考生误当成气体而落入陷阱。
常考的有水、四氯化碳、酒精、辛烷、三氧化硫、苯、氯仿等物质。
(3单质的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三原子分子(如O 3等。
考生如不注意这点,容易误入陷阱。
(4粒子的数目: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1 mol 粒子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的数目。
命题者往往通过N A 与粒子数目的换算,巧设陷阱。
例如:1 L 1 mol·L -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 。
因为盐酸中无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在水中全部电离成H +和Cl -,故该说法错误。
(5物质的结构:如一定量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Na 2O 2是由Na +和O 2-2构成,而不是Na +和O 2-。
考生若不注意这些,容易误入陷阱。
(6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
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
如①500mL 1 mol·L -1碳酸钠溶液中CO 2-3数少于0.5N A 而不是等于0.5N A 。
②1 mol FeCl 3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的数目远远小于N A 。
③46 g NO 2含NO 2分子数小于N A (2NO 2N 2O 4。
(7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 2O 、T 2O 、18O 2 等。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 2O 2+H 2O 、C12+NaOH 、电解AgNO 3溶液等。
(9一定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如46 g NO 2一定含3mol 原子。
(10注意常见的一些可逆反应。
12、(海南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 2和0.5molN 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 3分子数为N AB .一定条件下,2.3g 的Na 完全与O 2反应生成3.6g 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C .1.0L 的0.1 mol·L -1Na 2S 溶液中含有的S 2-离子数为0.1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的CC l 4中含有的CCl 4分子数为N A13、(海南卷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Al 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 .1molCl 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D .10L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的OH -离子数为N A1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46 g 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②标准状况下22.4LH 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 ③1L 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 A④1.8 g NH +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⑤1mol Mg 与足量O 2或N 2反应生成MgO 或Mg 3N 2均失去2N A 电子⑥9g 重水(D 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⑦1L 1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 ⑧7.1 g 氯气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⑨1mol C 10H 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⑩2L 3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含CO 2-3的数目为6N A【考点4】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1.溶液浓度的计算(1已知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可用公式:n =m /M ,c =n V 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L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溶于水形成溶液的体积(或水的体积及溶液的密度。
要运用n =V 22.4 L·mol -1和V =m ρ求解。
(3运用换算公式计算:c =1 000 ρωM (ρ为溶液密度,单位:g ·cm -3,ω为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