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人格测验方法
第5章 人格测验方法
5.1 自陈量表 5.1.1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的理 论背景 16PF能在同等的时间内(约40分钟到1 小时)测量出更多的人格特性。其用以描述 人格特点的16个根源特性是以因素分析统计 法、系统观察法及科学实验法从描述人类个 性特点的数千个词汇中慎重分析确定的。
(3)思考型(T)——感觉型(F):这个 维度涉及到我们做决定和结论的方式。 思考型(T)的人在决策时较为客观,他 们喜欢符合逻辑的决策,善于客观地分析一切, 并常引以为自豪。 感觉型(F)的人常因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决 策。他们很能体贴人,常富有同情心,并因此 自以为荣。 (4)判断型(J)——认知型(P):一个 人更喜欢一种有条理还是随意的生活方式。 判断型(J)的人条理性很强,只要生活安 排得有条不紊,事事井井有条,他们就快乐无 比。凡事他们总要断个分明,喜欢决策。
(2)感知型(S)——直觉型(N):这 个维度与我们平时留意到的信息有关。一些人 注重事实,其他人则注重愿望。 感知型(S)的人倾向于收集详细的事实资 料,他们注重自己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和 尝到的具体感受。他们只想念可以测量,能够 记录下来的东西,只注重真实可靠的事。他们 也相信个人经验。 直觉型(N)的人较少关注事实资料,而 侧重于思维各种可能性之间的彼此联系。他们 更相信“第六感觉”(直觉),善于理解字面以 外的含义,对一切事情都要寻求一个内在意义。 他们总能预示事件的发生,通常不愿意维持事 物的现状,总想不断来点新花样。
2. 16PF的测验功能 (1)用于人才选拔和培养 (2)用于教育及辅导 (3)用于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预防、诊 断、治疗 3.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解释 十六种人格因素的名称和符号分别是: 乐群性(A)、聪慧性(B)、 稳定性(C)、 恃强性(D)、兴奋性(E)、 有恒性(F)、 敢为性(G)、敏感性(H)、 怀疑性(L)、 幻想性(M)、世故性(N)、 忧虑性(O)、 实验性(M)、独立性(Q1)、自律性(Q2)、 紧张性(Q3)。
所谓反应形态,是指当测验的剌激或意义不明显或 当被试人不知该如何反应时,却常常倾向于使用的一 种特殊反应方式,体现了个人的作答风格。反应形态 主要表现为默认倾向,指不论题目如何,被试人都有 一种偏见,即都反应为同意或不同意,这种偏见也称 为趋同应答。 对反应形态问题的对策可以是: (1)在选题时,将“是”和“否”反应计分的题目 各选一半。 (2)一方面要设法控制回答的误差;另一方面在 使用测验资料时也须考虑到误差的存在。为此,就要 测定回答的误差,开发出即使有回答误差也能找到有 效结论的方法,如统计处理方法和像MMPI中的加K 修正的方法。
第二部分:结构量表。该部分包括三个维 度,即V.1是外向-内向;V.2是规范问题-规范 遵从;V.3是自我实现或个人整合。这组量表可 以认为是在概念量表基础上形成的次元因素量 表。 第三部分:特殊目的和研究量表。这部分 量表包括管理潜能(MP)、工作取向(WO)、 研究和学术高水平创造性(CT)等12个量表。 CPI中文国内修订版根据 T=50+10(X-P)/SD 对20个概念进行原始分到线性量表分的转换, 得到T分数常模表。其他两部分量表基本上参照 CPI原版,对测验分数采用“划界分”判定的常 模
认知型(P)的人生活散漫随意,生活 动机性强时最为高兴。他们乐于尝试一切 可能的事情。他们往往理解生活,而不是 努力控制生活。 5.1.6 人格自陈量表的评价 1.人格自陈量表的优点: 人格自陈量表一般采用纸笔测验的形式,与 其他类型的人格测验,如投射测验相比,具有结 构明确,施测简便(团体、个人均可),计分、 解释比较客观和容易等优点。因此,这类人格测 验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实践中应用也最为广泛。
这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 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 都能对被试人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 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人格的十六 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 而全面评价其整体人格。 4.16PF的特点 (1)客观性 (2)标准化 (3)多功能 (4)广普性
4 测评实施过程 测试限定时间,应试者做题时应以对 问题的第一印象迅速回答,无须过分斟酌。 一般时间用30-4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测 试有两种形式:一是纸笔作答,二是计算 机施测。 5.1.2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表(MMPI)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又叫人格测验表) MMPI法有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 个为重复题目,实际上 种指向,即内倾与外倾,称之为“定势”。这也 是一种刻画性格的维度。 这四种机组与两种定势进行组合,从而形成 八种人格类型: (1)直觉外倾型——作决定不是根据事实, 而是凭预感,好改变主意,富于创造性; (2)感觉外倾型——寻求享乐,无忧无虑, 社会适应性强; (3)情感外倾型——极易动感情,尊重权 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 (4)思维外倾型——按固定规则行事,客 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
2.神经质 (N):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 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 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 理智的行为。 3.精神质 (P):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 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 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 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 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 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4.掩饰性 (L):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 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 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 的人格功能。
(5)直觉内倾型——观点新颖但稀 奇古怪,很难为人理解,偏执而喜欢做白日梦。 苦思冥想,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 (6)感觉内倾型——被动、安静,易受情 境影响,富有艺术性,只顾眼前的事情,不关心 社会大事; (7)情感内倾型——安静,情感不外露, 敏感,有思想,对别人漠不关心; (8)思维内倾型——智力高,忽视日常实 际生活,喜欢独处,社会适应性差。
题目的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 面的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婚姻、家庭、宗 教、政治、法律、社会等问题的态度。被 试者对这些问题按“是”、“不是”或 “无法 回答”来作答,根据他的回答对被试者的 人格特征做出评价。 1. MMPI各分量表简介 MMPI的550个测题项目分为26类,
2 MMPI施测与记分 MMPI在施测时主试人必须熟悉测验的全部材 料(包括内容、简介、指导语、记分方法等), 了解被试人的状况和测验的环境,并根据被试人 疲劳情况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题目可以录音带式 或问卷式让被试人回答。) MMPI的计分有两种有法: 一种是模板记分,借助14张模板(每个量表一 张,Mf量表男女各一张)进行; 另一种是计算机记分,需有特制的磁性铅笔, 设有固定型号的记录纸。
5.2 投影测验 5.2.1 投影测验的假设与特点 “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 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 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 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 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 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投射测验的具体做法是:向被试人呈现一定 的刺激材料(一般是没有明确意义的材料),让被 试人加以解释或者要求他们将这些刺激材料组织 起来。其基本假设为: 第一,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有其原因 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不是偶然发生的; 第二,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者 情境,但是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结构、过去的经 验、对将来的期望,也就是他整个的人格结构, 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产生很 大的影响;
2.人格自陈量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编制时可采 取的对策 人格测验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反应偏差的存 在。心理测验专家把反应偏差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应定势,一类是反应形态。 (1)反应定势。所谓反应定势就是指受测者有 意识或无意识地“扭曲”其对测验项目的反应, 从而塑造出一种其内心中所希望显现的形象, 而这一形象并不真正代表他自己。
5.1.3 艾森克人格问卷(EQP) EPQ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主 要调查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 质(P)三个维度。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 1.内外向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 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 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 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 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CPI中文国内修订版在删除和调整了部分心 理测量学指标不理想或不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 项目后,全量表含462个测题,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俗概念量表。该部分由20个 概念量表组成,即支配性、进取能力、社交性、 社交风度、自我接受、独立性、通情、责任心、 社会化、自我控制、好印象、同众性、适意感、 宽容性、顺从成就、独立成就、智力效率、心 理感受性、女/男性化。
(3)为人格量表加上掩饰的名称,尽量不 使量表名称诱发被试人的防卫心理。 (4)在安排测题的选答方式时,可以把社 会期望程度相同的两个项目配成一对,让被试人 必选一个。 (5)创设使受测者老实回答的情境,如指 导语或权威暗示等。 (6)在量表中设置“防伪题”组成各种 “防 伪量表”。如在MMPI中有测谎量表、诈病量表、 校正量表等效度量表。
MBTI的四个大的维度为: (1)外向型(E)——内向型(I):这个 维度的与我们周围世界的互动有关。一些人喜 欢交际,另一些人则注重独处。 外向型(E)的人通过人际关系获取能量, 他们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身外的世界,主动与 人交往,喜欢互动。与人为伴就精神抖擞,常 认识的人很多。 内向型(E)的人通过个人思考和感觉获 取能量。他们专注于自我的内心世界,喜欢独 处并陶然其中。他们总是先想后做,这意味着 心理活动居多。他们不喜欢受人注目,一般比 外向型的人更矜持。
在测验编制上或施测方法上对反应定势可 以有以下对策: (1)在编制选题目时应尽量选择不诱发假 装倾向的题目,减少测题的社会评价意义,避 免引起心理防卫和反感。 (2)选择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适当分离的 题目。表面效度是指在受测者使用测验的行政 人员及其他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看来, 这个测验是否有效,也就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测 验题目与测验目的是否一致。表面效度是由外 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而内容效度 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 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