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将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B6、B12、C。

维生素是人体内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主要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现将其来源、生理功用和缺乏症介绍如下: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干眼病、夜盲症、上皮增生角化等症。

脂溶性视黄醇类(维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 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

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鱼肝油、绿色蔬菜
水溶性硫胺(维生素B1) 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

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2. 维生素D。

其生理功能是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得骨软化病。

脂溶性钙化醇(维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

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

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3. 维生素E。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正常生殖机能、防止肌肉萎缩。

缺乏维生素E的可能性比较少。

脂溶性生育酚(维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

主要有α、β、γ、δ四种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4. 维生素K。

其生理功能是促成肝脏合成凝血酶元等。

缺乏维生素K,出血不容易止血、血液不容易凝固。

脂溶性萘醌类(维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

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

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5.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其生理功用是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和细胞代谢。

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严重时患坏血病。

水溶性抗坏血酸(维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

亦称为抗坏血酸。

柠檬、橘子、苹果、酸枣、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都含丰富的维生素C。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干眼病、夜盲症、上皮增生角化等症。

脂溶性视黄醇类(维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 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

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鱼肝油、绿色蔬菜
水溶性硫胺(维生素B1) 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

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2. 维生素D。

其生理功能是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得骨软化病。

脂溶性钙化醇(维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

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

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3. 维生素E。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正常生殖机能、防止肌肉萎缩。

缺乏维生素E的可能性比较少。

脂溶性生育酚(维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

主要有α、β、γ、δ四种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4. 维生素K。

其生理功能是促成肝脏合成凝血酶元等。

缺乏维生素K,出血不容易止血、血液不容易凝固。

脂溶性萘醌类(维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

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

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5.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其生理功用是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和细胞代谢。

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龈出血、
皮下出血、严重时患坏血病。

水溶性抗坏血酸(维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

亦称为抗坏血酸。

柠檬、橘子、苹果、酸枣、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都含丰富的维生素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