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静物教案

色彩静物教案

色彩静物写生
一.授课老师:余燕玲
二.授课班级:高一(1)班
三.课题:色彩静物写生
四.课时:14课时
五.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认识及理解和整体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水粉画技法进行写生
六.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绘画的方法步骤
七.教学难点:如何处理画面的构图,物体的基本特征,大小比例,前后位置关系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表现出形态,质感,空间组合和构图,注重用色彩去表现素描的要求,还要注意色彩的情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包括色调,色块面积的布置,色彩的构图
八.教学类型:综合型
九.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衬布,静物,范画,绘画用具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画笔,颜料,调色盒,水桶
十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用具
(二).讲授新课:回顾导入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三原色:红,黄,蓝; 在色谱中的用其他颜料调配不出来的颜色称为原色;
亦称第一次色.
间色:橙绿紫; 其中两中三原色相加,如红与黄相加变橙色, 黄与蓝相加变绿色,蓝与红相加变紫色. 橙, 绿, 紫是第二次色又称间色.
复色:是由两个间色再相混合而成,又称为第三次色.
补色: 也称对比色,是指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形成强烈的色感对比而互称为补色. 如红与绿,黄与紫, 橙与蓝
固有色:简单地讲就是物体本身原有的颜色,它在不同的光源照射和周围环境影响下会形成色彩和明暗变化,光越强对比变化越大。

一般来说,自然界中固有色是最基本最多的色相。

光源色:光源色是指照射来的光,如日光,月光,火光,灯光等等,它有各种不同色彩及冷暖感觉的区别,它会或多或少地改变固有色色相,光
越强,则影响越大,而使众多物体形成统一色调。

环境色:环境色是指一个物体受环境影响而折射过来的色彩。

它多反映在物体暗部反光处,像红色花瓶放在黄色墙旁,蓝色衬布前,它的受光和反光部位都会出现黄色和蓝色变化。

表面光滑的物体和玻璃瓷器等尤为明显。

暖色: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
太阳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

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
冷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阴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

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用来区别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一般人们对颜色的分辨是主要是从色相上来区别的,人的眼睛可分辨的色相是很多的,如在红这个大类下又有朱红.大红. 紫红. 深红等
明度: 指色彩明亮的程度,也就是深浅的区别. 在色彩中,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底.
各个色相之间也有明暗的差异,如:黄色与紫色对比, 黄色最亮,紫色最暗纯度: 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3.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有明暗,色相,纯度对比,有形状,面积,位置,方向对比,也有视觉产生的冷暖进退,胀缩,轻重,软硬的对比等等
(1)色相对比:
由于色相差异引起色彩的对比为色相对比
邻近色对比: 两色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例如红与紫的对比,相同的是红色,不同的是红中无蓝,紫中有蓝. 邻近色对比的色感较鲜明,特征突出,既富有变化,又易和谐统一,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适合人们视觉和心理上对色相的需求
补色对比:以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为最典型.黄和紫是色彩的明暗两极,效果明快醒目. 蓝和橙是色彩冷暖的两极,效果活跃有生气. 红和绿是色彩纯度的两极,明度相对无几,刺激性最强,有眩目之感.往往通过调整明度,纯度或面积,位置来获取统一感
(2)纯度对比:
色彩纯,灰差异形成的色彩对比,称其为纯度对比
一个饱和的色相,加入黑,白,灰或它的补色,都可降低它的纯度.纯度的变化,是有从黑到白的10个色阶来等分的,色阶差别越大,纯度对比越强.间隔3-5个色阶的,属于中间对比,相隔1—2个色阶的,属于弱对比
纯度对比不像色相对比,有时是很微妙的,但都会给绘画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画面中,同时有几个纯色时,会相互冲突,这时,适当地降低其他几色的纯度,只突出其中一色,整个画面就会有统一感,但如果纯度过于接近,宾主不分,则又会使画面发灰,无力
(3)明度对比:
指各种色彩在素描关系上的明暗对比及同一色相的不同明暗的对比,这也和纯度对比一样,也由色阶来衡量.色阶上,相隔等级大的,对比强,相隔等级小的,对比弱. 无彩色,即黑,白灰,也可形成明度的对比, 如中国的水墨画. 但同一色彩放在黑白灰不同的底色纸上,会有不同的明暗变化,甚至对其形状也有影响,这应在实际作画中考虑到
作画步骤:
(1)铅笔起稿,构图定位
先在纸上确定好大的构图和意向,定出物体大致的位置,画出物体的结构
和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它们的空间透视关系
(2)铺大体色
铺大色调是着色的开始,要把握住静物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觉,即从最深的
部分画起.整体着眼,主体物入手,画第一遍色一般从中间的色块开始,用
较大的笔,调较薄的或不薄不厚的颜色画大块的色彩关系.将背景,主体
物,桌面的区别及它们间的色彩关系画出来,然后将物体受光面的色彩画
出来,使画面形成一个基本色调,用色时先湿后干,先薄后厚,先浅后深的
步骤,最底限度地使用”白粉”.把大色调铺得既主体突出又与其他各部衔
接得自然,对后来进入深入刻画和塑造形体阶段打下好的基础
(3)深入刻画
对静物每一个部分进行塑造,用色彩较充分地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
和空间.可以从主体部分开始画起,随后塑造每一个静物局部的结构和形
体及色彩空间等关系,在完成某一部分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忘记整体关系.
要经常保持整体看,局部看.局部画又不能画得过分,要适可而止.眼睛要
不断在画面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以便确定这个物体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并以此决定深入描绘程度.不断把所描绘的局部和其他部分相比较,使之
形态更为确切,色彩更为结实,造型更为概括,画面更为完整.这一阶段的
任务主要是对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的进一步塑造,使之更具体,更富有表现
力.
(4)调整完成
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
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这时,就要跳出局部的小圈子,
检查整个画面,做出适当的调整.调整中的着眼点,第一应是对空间层次
的处理,前后是否能拉开距离,虚实关系是否得当.其次还要在某些次要
部分或不应该过分实在的部分做减弱处理,以求虚实结合.一幅好的习作
应该是用笔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虚实并举,造型结实,既有丰富感人的质
感,又有曛绚丽的色彩
5生练习,教师辅导
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教师在旁巡回辅导,指出学生画面的缺点,给予改正
小结:点评作业,根据学生的画面来进行分析,表扬一些好的作品,指出缺点比较明显的画面,说出解决这些缺点的方法,让他们改正过来,肯定他们的绘画能力,鼓励他们努力
十二,布置作业:
课后要求每人交一幅8开的色彩静物写生作业,构图完美,画面完整,色调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