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学解中的成语

进学解中的成语

《进学解》中的成语
第一类是被后人直接用作成语的:
1.业精于勤: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

2.行成于思:品德由于思考而养成。

现解为做事成功要动脑筋。

3.爬罗剔抉:爬罗,搜集;剔决,筛选。

广泛收罗,仔细挑选。

4.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原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

后比喻使旧事物重显光辉或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5.贪多务得: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亦指贪心很大,定要满足欲望。

6.细大不捐:原指各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

现多指小的大的都不放弃。

7.含英咀华:比喻仔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8.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形容文章艰深难读。

9.同工异曲: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10.动辄得咎:辄,即;咎:过失,罪责。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11.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

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12.败鼓之皮:败:破旧。

破鼓皮可作药材。

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13.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

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14.旁搜远绍:原句是“独旁搜而远绍”。

旁:广泛;搜:搜集;绍,继承。

广泛地搜集引征资料,穷本溯源地说明来历,以进行论证。

第二类是经过后人浓缩和提炼演化而成的:
15.提要钩玄(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

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16.焚膏继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7.力挽狂澜(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18.闳中肆外(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

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酣畅淋漓。

19.号寒啼饥(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20.兼收并蓄(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收:收罗;蓄:储藏,容纳。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21.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引申为光秃。

豁:破缺。

头秃齿缺,形容衰老的状态。

第三类则是韩愈化用古代典故而形成的:
22.跋前踬后:语本于《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疐,音zhi,跌倒。

诗的原意是说,狼向前走,便踩着颈下肉;往后走,则被尾巴拌倒。

韩愈将《诗经》中这两句话,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用来比喻进退两难。

23.各得其宜:语源于《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

韩愈巧妙地将“所”字变成“宜”字,指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四类是还有一些四字结构的词语,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已经接近成语。

24.左右具宜:左右:指各个方面。

宜:做得恰如其分。

指做事恰如其分。

25.较短量长: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如:歌清舞妙,尽开怀抱。

又何须较短量长,此生心应自有天知道。

★明·徐有贞《水龙吟》词
26.绝类离伦: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

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

27.安坐而食:安坐,安稳地坐着。

谓不劳神费力。

28.辙环天下:乘车环游天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