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
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
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
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
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
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
(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
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主观价值论,比较简单和粗陋,只分析利率形成的表象。
)8新历史学派?历史学派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新历史学派沿用旧历史学派的观点,否认社会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变本加厉地反对理论研究和抽象分析,反对传统古典学派关于“中性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税收. 新历史学派不再仅仅是把税收作为筹集国家经费的纯财政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工具,赋予税收广泛的经济调节和社会职能,使一般财富的分配职能从属于社会政策的目的。
9巴师夏的和谐经济理论?巴师夏的理论基础是交换价值轮和分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和谐的社会组织”,其根据产生于商品的“交换”,认为任何“交换”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替代对方工作,相互服务”的过程。
这种以对等利益为基础的交换,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保持了“和谐性”;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工人都分别通过提供服务,得到地租、利息和工资;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自的收入也会同时增加。
所以,在“和谐的社会组织”里,是没有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的。
社会的大趋势是”和谐”。
10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食物赶不上以几何级数速度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1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认为,市场上一切商品价格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任何一种商品的供求,不仅是该商品价格的函数,也是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函数,因此,任何商品的价格必须同时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联合决定。
均衡是稳定的均衡,即一旦经济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市场的力量会自动地使经济制度调整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是最先建立一般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
12.李斯特的经济学说?李斯特认为古典经济学忽视了国家的作用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因而竭力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发展生产力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
认为一国的生产力力可以促进该国科学、艺术和政治的发展,并能增大人民的福利,增加人口、财政收入和国家实力。
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末开发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
五个发展阶段是依次递进的。
他认为德国处于第四阶段,实行保护关税,发展生产力,向第五个阶段过度。
13.旧福利经济学?庇古出版《福利经济学》标志旧福利经济学形成,庇古以基数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他唆研究的社会福利方面的问题仅限于经济福利,即可以用货币直接或间接的加以度量的福利;社会总福利可以用一国的国民收入来表示;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并且没有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那么经济福利就会增加;要增加社会总福利,就必须增加社会总产品量。
特征:1经济学是解决物质问题的,个人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2用物质福利或效用来表示个人福利概念。
3社会应使整体福利综合达到最大,其中有利于穷人的收入分配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福利。
14.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也称帕累托经济学.是根据帕累托的最大效用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而建立的经济学理论.主要特征:1.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的.2.适用偏好来表示效用概念,相对的更有主观性3.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效用的人际间比较4,普遍适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5.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15.亚当·斯密生平简介: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现代经济学之父”,出生在苏格兰。
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理论思想:亚当斯密将利己心看作人的本性,将经济活动看作利己心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切经济现象是客观的,都受某种自然规律的支配。
既然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追求个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对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就不应限制,亚当斯密认为私利与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一步一步趋向和谐与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质。
亚当斯密的6大理论:1.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
2.货币理论亚当斯密认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3.价值论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
4.分配理论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5.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
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
6.赋税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16大卫李嘉图生平简介: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著作: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理论思想:1.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2.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看来在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致力于生产对自己说来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
并以此提出了自由报以思想。
3.工资理论李嘉图认为如果工资反映人力成本的话,那么工资必须保持在可以维生的水平。
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4.利润理论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
5.税收思想①赋税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李嘉图认为,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因而从总体上看,税收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②赋税对价格的影响。
李嘉图认为课税往往使商品价格呈上升趋势。
③赋税对经济的其他影响。
李嘉图认为,税收可以通过改变利润水平来影响产品供求和其他经济行为。
17.马歇尔生平简介: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著作:《经济学原理》《工业与贸易》理论思想:1.价格理论。
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亦即他的价值论。
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效用)决定论结合起来了。
他认为,需求和供给二者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2.分配论。
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组织。
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
他们的均衡价格——工资、利息、和利润。
18.熊彼特生平简介:生于奥匈帝国著作: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代表作《经济分析史》理论思想:1.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一种创新通过扩散,刺激大规模的投资,引起了高涨,一旦投资机会消失,便转入了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