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妇产科护理学第0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妇产科护理学第0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3. 雌激素的变化(E)
排卵前 排卵后7~8d 月经前 月经前
4. 孕激素的变化(P)
排卵后7~8d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二)子宫内膜的变化
增殖期:第5~14日。
分泌期:第15~28日。 月经期:第1~4日。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月经的临床表现】
(一)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初潮 (三)月经周期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月经的临床表现】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3~7d,30~50ml
(五)月经血的特征
不凝血
(六)月经期的症状
通常无特殊不适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
(二)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 为界,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
(三)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四)骨盆轴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底】
外层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底】
中层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骨盆底】
内层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邻近器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五)阑尾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二)子宫内膜的变化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三)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混浊黏稠 椭圆体结晶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四)输卵管的变化 (五)阴道黏膜的变化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 理概述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阴阜:脂肪垫 大阴唇:皮肤皱襞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尿道口
阴道口
前庭球
前庭大腺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内生殖器】
输卵管 卵巢
子宫
阴道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内生殖器】
卵巢的功能
(一)产生并排出卵子
1.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2. 排卵
时间:下次月经前14日
3. 4.
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闭锁
黄体功能:排卵后7~8日达高峰,14日左右萎缩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卵巢的功能
(二)分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比较
雌激素 子宫平滑肌 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乳腺 肥大增生,收缩 增生 松弛,黏液分泌增加、变稀 加强收缩 增生角化变厚 腺管增生 松弛 分泌 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孕激素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经血、 娩出胎儿 黏膜层+肌层+纤维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内生殖器】
(二)子宫
1. 形态、大小 50g 5ml
7~8cm 4~5cm 2~3cm
子宫角 子宫底
2. 解剖学结构
子宫体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上)
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内生殖器】
(二)子宫
3. 组织学结构 浆膜层 4. 子宫韧带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前倾 中央
外纵 肌层 内环 中间交织
黏膜层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功能层 基底层
子宫骶韧带
前倾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四)卵巢
卵泡发育
下丘脑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水钠潴留
代谢影响
促进
骨代谢,脂代谢
减少
体温升高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 生 殖 器 官 的 周 期 性 变 化 】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 促卵泡素的变化(FSH)
排卵前24h ;持续24h;月经前
2.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LH)
排卵前24h ;月经前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月经周期的调节】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促黄体生成 素(LH)
雌激素
孕激素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卵泡闭锁 雌激素
卵巢的 功能
合成并分 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2. 儿童期(childhood) 3. 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
4. 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
5.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
6. 老年期(sen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