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

(2)要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可以列式为 ×3?
(3)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它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4)怎样把 ×3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5)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6)想一想,计算分数乘整数时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围绕以上问题自学自学课本第8页的例1独立探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理解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二、




三、




四、




1、复习铺垫
出示小黑板: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蛋糕,每人吃2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师:用加法怎样列式?乘法呢?你是怎样想的?那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一、交流反馈,师生互动,提问学困生,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方法2: ×3= + + = =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2、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3、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即时练习:
同桌比赛写分数乘整数的式子,并交换说意义。
交流:有两种意义。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还表示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用心地读两遍,背给同桌听。
5、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即时练习:
在练习本上写做一做的第一题。
交流订正,同桌互批,有错的说出错误原因。
1、学生质疑
师:关于分数乘整数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预设:怎样计算才简便?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计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
学具
准备
小黑板,计算卡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学数学。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看了算式 ×3,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题,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1)要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用加法怎样列式?乘法呢?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 (块)
答:3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指名学生交流。
师生概括。
学生看例题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
学生试着做题。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做练习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指名学生上黑板改写算式,其他学生订正对错。
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学生当小老师,同桌出题测试。




1、列式计算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年月日
课题
分数乘整数(8-9页)
课时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年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六年级
学校
板桥中心学校
备课人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先通过一道应用题复习整数的意义,然后复习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分数乘整数做好准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法则。
2、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1)3个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4)3/16与24的积是多少
2、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智力冲浪:用12个边长都是 dm的正方形硬纸板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周长分别是多少?(A类同学做)
1.改写算式
+ + + =()×()
+ +…………… + + (30个)=()×()
2、火眼金睛判对错。
(1) ( )
(2) ( )
(3) 和 的计算方法相同。 ( )
(4) ( )
(5) (这里 不等于0) ( )
3、我当小老师: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互编习题,并解答。
4、全课总结: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