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四 甘地(精)

高中历史选修四 甘地(精)


本片荣获1982年第55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 导演、最佳男主角、最 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 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大奖。
《甘地传》Gandhi
导演兼制片阿顿伯罗为 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 最后用三年的时间,雇 佣八十名英国演员和一 百名印度演员并完成了 这部巨片。
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中)在新德里 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敬礼。
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如果以革命史观评价,结果如何?
土布运动,向食盐进军运动,既使这个国家找到了自信、 自尊和民族特性,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维护了民族 经济,赢得了印度下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大大推动了人民觉醒。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
如果以近代化标准评价,结果又如何?
2007年10月2日是第一个国际非暴力
日。 潘基文秘书长致词:现在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需要传播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我确实相信,只有非暴力才 能使印度和世界免于灭绝。”
——甘地
“甘地是恨和误解所充斥着的世 界中的爱和理解的象征。他属于时
代,属于历史。”
——拉达克里希南(印度哲学家政治家)
甘地简介:出生于1869年,是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 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 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 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 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 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 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 岁。
“甘地精选了二千五百名志愿者,早
无法忽视的现实……
在越南战争中死亡的越南军人达110万 人,失踪人员达30万人,伤残人员达60万 人。同时,有近200万平民被杀害,200万 平民致伤致残,还有200万人遭受美军施放 的化学毒剂、毒气的伤害。
标签:暴力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一 座繁华的大都市,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爱因斯坦
第2课 圣雄甘地
——“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全面认识人物
一、他做了什么?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自主学习: 制作与甘地有关的大事年表
与甘地相关的部分大事年表
1915年 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
1919年 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 宣布停止运动
“阿姆利则惨案” 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1922年 绝食5天 停止非暴力运动 入狱
难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后一天。5点10分,甘地在众人的扶持 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就在甘地即将走向平台的一刹那, 早已潜伏在此的一个印度教极端分子跑到甘地面前,他向甘地 鞠躬行礼,口中低声说:“圣父,您好!”然后猛然推开摩奴, 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在甘地赤裸的胸口连开3枪。甘地双手合 十,似乎想迈出最后一步,口中喃喃念到:“哦,神啊!”随 后徐徐倒地,倒地时,这一双手合十的姿势依然未变。甘地的 中弹之时,仍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
——精神:虔诚执着地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躲在大炮后 面把敌人炸得粉碎,还是能够面带微笑走向 大炮甘愿粉身碎骨?”
——选自《甘地自传》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
——选自《圣雄甘地选集》
——思想: “非暴力”的原则
甘地的遗产
精神:虔诚执着地探索 思想: “非暴力”的原则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 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 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逐步崩溃。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他的绝食为何如此有效?
“假如有一个人手中持刀,到处瞎闯,
乱砍乱杀,杀死他遇到的任何人,而没有一
个人敢于活捉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
杀死这个疯子,都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并被
看作是慈善的人。”
——
甘地怀着邪恶目的的行为,才是“暴力”;
而怀着善良或爱的动机的行为,即使是伤
害生命,也属于“非暴力”的范围 。
在推行“非暴力”理念的过程中,甘 地绝对身体力行,走在前列。
也正是他甘愿自我牺牲的行动,印证 了他的信仰,将原本最为孱弱的精神力量 推至无穷,竟能影响印度全国,乃至整个 西方世界,堪称“圣雄”。
1930年3月,印度,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声援甘地。
——甘地
一个满眼怒火的印度教徒冲上甘地躺着的屋顶平台,将一张饼 狠狠地扔在甘地身上,对他喊道:“吃吧,吃,我就要下地狱了, 可也不想背负杀你的罪名!他们杀了我的儿子,而我将一个穆斯林 小男孩摔死在墙上”,甘地用微弱地声音对他说:“我知道不入地 狱方法,找一个父母都死了的一样高的穆斯林小男孩,好好把他抚 养大,而且要将他教导成穆斯林”,这个曾经因为仇恨而迷失的印 度教徒,听到这儿,满眼泪水,跪在甘地的榻前亲吻甘地的脚, (印度习俗,小孩亲吻父亲的脚表示尊敬),就这样圣雄再一次用 他的 顽固感化了民众,人们纷纷从无谓的仇恨中清醒过来。
晨做完祈祷,发誓在遭到攻击时坚决不反 抗,然后列队向一座盐场进军,突然一队 警察向队伍冲来,抡起带有铁箍的警棍向 群众猛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棍击头盖 骨的破裂声,被打的人像十柱戏的木柱一 样成片倒下,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招 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形镇静自若地走上来, 走到被打倒为止。”
“我们后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 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深入了解人物
二、他在想什么?
——甘地的内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 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 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 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材料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 终盲目。”
回答:甘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随着许多农民、产业工人大量涌进来了国大党,甘地领导下国 大党由一个少数资产阶级精英分子的政党变成一个有广泛民意基础、 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殖斗争的现代民族主义政党,成为 了一个生气勃勃的群众性的组织,大大加快了民族独立的政治进程。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
他的绝食为何如此有效?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也大大削 弱了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美国除外)。一战削弱了 英、法、意等强国。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于是民族 解放运动出现高涨,并出现了亚洲的觉醒。到了二战
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往参加甘地葬礼
伦敦《新闻纪事报》报道:“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 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 它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 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 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 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 人们将永远牢记他。
1952年10月31日,美国首爆氢弹,把核武器的威力 一下提高了500倍!
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已拥有69400枚各类核武器。
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试爆了核试验。
……
今天的世界已经无法承担 一名卢大旺达规小模女孩的在一暴个力由无冲数简突易墓了碑!组成!的种族大
屠杀受难者公墓间行走……
标签:非暴力
——电影《甘地传》中的一个细节
设问:甘地传奇的一生就是努力实践着用真理与爱来得胜。 非非暴暴力力含的义思:想在贯坚穿持真着理甘同地时的,一宁生愿牺。牲非自暴己力也不的向含敌义人是施什加么暴力呢?
甘地最长时间的绝食
1924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间的教派仇杀开始蔓延。9月18日, 深感不安的甘地宣布绝食21天。随后,全国范围内宗教对抗情绪趋 向减弱。
——泰戈尔

长远看待人物
三、他留下什么?
——甘地的遗产
甘 地 简 朴 的 生 活
“非暴力是勇者的品质,怯懦与非暴力 如水火不能想容。力量不是来自外界的武器, 而是来自一种不屈的意志。”
——选自《甘地自传》
“非暴力战士从不会失去耐心。善,会 以蜗牛的速度行动。”
“非暴力是成长缓慢的植物。”
——选自《青年印度》
1、进步性: ①随着甘地成为国大党的领袖,甘地主义 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遭镇压,但仍给英 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 ③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局限性: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①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②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 斗争,导致运动几度中止 ③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他的绝食为何如此有效?
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国。自古以来,印度人重视修行、遵守戒律, 最重要的戒律是不杀生,反对暴力,提倡爱。甘地的主张无疑跟佛 教忍受痛苦、普渡众生的教义是暗合的。使得印度人在心理上也接 受了这种思想传统。
——《世界文明史》
甘地本人人格高尚,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 先士卒的模范行为,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
1924年 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1929年 国大党授权甘地领导印度完全独立运动
1930年 “食盐进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二战期间 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1948年 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身亡
甘地 之死: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这是耶稣受
1933年5月8日,甘地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少数民族选举办 法对贱民的歧视,呼吁取消贱民阶级、要求释放政治犯,绝食21天。 英国殖民政府释放了甘地。甘地出狱后,要求政府释放一切政治犯, 他则照常绝食了3星期。
1942年甘地提出英国“滚出印度”。1943年2月10日,甘地 正在狱中,宣布绝食21天。印度乃至全世界以极其焦虑的心情关注 着这位垂危老人,全印度人民及各派领袖与中、美等国报界纷纷呼 吁英国政府无条件释放甘地。
印度的独立:
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 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奉穆斯林的巴基斯坦 两个独立国家。1947年8月15日,印度和巴 基斯坦分别独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