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丞相绾等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4分)(2)有人认为秦亡与没实行分封制有关;柳宗元认为秦亡于暴政引起人民反抗,而非郡县制的过失;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6分)(3)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王朝兴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4分,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2】.(1)三藩割据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
(2分)(2)缓和满汉民族矛盾。
(答“利用儒家文化,维护清朝统治”也可。
2分)(3)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册封活佛(6分,举出其中任意三点皆(4)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分)【3】.(1)材料一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材料二则认为权力来自于人民,反抗残暴统治是上帝授予人民的权利。
(2)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
英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4】.(1)特点:开明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实行羁糜政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
(4分)(2)主要措施:三征噶尔丹;抗击沙俄。
(2分)(3)方式:唐太宗主要采取平等发好方式;康熙帝主要采取武力征服方式。
(2分)时代特征:唐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清朝时期封建杜会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2分)【5.】(1)原因:存百姓,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慎用刑法;善于用人、纳谏。
(4分) (2)变化:大兴土木,耗费巨资。
(1分)(3)目的:总结反省,告诫后世;以求长治久安。
(2分)(4)评价: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具有自我反省(批判)的良好品质;作为封建君主不可避免出现了骄惰奢纵的行为。
(3分)【6】.(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1分)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
(1分)(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3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2分)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
(1分)(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2分)【7】.(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3分)(2)中庸思想。
(2分)(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4分)【8】.(1)思想: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分)(2)主张: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段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政治权利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时间:三次游历徐拉古,找到哲学王的雏形阿启泰。
(1分)(3)主张:国家应为人民创造幸福、荣誉的生活;政治追求高尚的道德。
(2分)(4)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或对政治者提出了道德建设方面的要求);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都体现了对民主的关心。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启示: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主;加强官员的政治修养(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9】(1)主张:孔子提出“仁”(或“礼”、“中庸”);亚里士多德提倡理性,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或主张“中道”)。
(2分)缺陷:模糊了等级差别和阶级压迫。
(2分)(2)孙中山“三民主义”(或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分)(3)不同: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
(2分)认识:中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中共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2分)【10】.(1)采用对话式教学,师生在轻松气氛中自由讨论问题;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重视自然科学等。
(3分)(2)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
(2分)(3)①态度;亚里士多德对恩师尊敬但不盲从,敢于追求真理(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分)②说明:认为恩师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2分)③启示: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独立思考,善于创新。
(1分)(4)创立吕克昂学园;其教学方式被称为“逍遥学派”。
(2分,任答一即可)【11】. (1)克伦威尔。
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夺海外市场。
(2)《航海条例》颁布后,荷兰拒绝接受,引发了英荷战争,最终荷兰战败,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
(3)克伦威尔充分施展外交才干,分别与当时的强国——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定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12】. (1)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2分)(2)对军队中一些人准备将他推向国王宝座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决然引退,不当终身总统。
(6分)(3)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在两届总统任期内,规范美国民主政治秩序,为美国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身体力行,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
【13】.(1)原因: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民主制度,反对任何专制的可能。
(2分)危害指国家实行君主制,损害民主制度(1分)(2)因为拿破仑是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1分)巩固和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分)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建立独裁(1分)拿破仑巩固和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分)(3)因为他们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终身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2分)坚持民族民主革命,为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领导人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为本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2分)【14】. (1)主要诉求:“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2分)主要思想武器: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和要求人人自由平等(4分,答两点即可),。
(2)结束了骚乱;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先进的兵役制度;编纂的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8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3)拿破仓统治时期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2分,答任2点即可)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这是对法国启蒙思想及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否定(1分),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是正确的。
同时,拿破仑统治时期,设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采取一系列手段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废除雇佣兵制,施行征兵制;编篡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4分,每点2分,任答经济、军事或法律中的两方面即可)。
以上措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有些片面。
(1分)【15】.(1)理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分)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赢得印度独立;(2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捍卫共和进行不懈斗争。
(2分)(2)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3)道路: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4)孙中山的努力:颁布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2分,写到其中任三点即满分)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1分)、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
(1分)【16】. (1)一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改革过于缓慢;英国殖民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4分)(2)打击英国殖民经济;维护印度民族经济;发动了印度民众;增强民族意识。
(4分,举出其中任意两点皆可)(3)非暴力(2分)操作要求:以忍耐、服从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对抗镇压;采取和平合法手段进行斗争(2分,写出其中任意一点皆可)(4)甘地正派、真诚、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具有人格魅力;他信念坚定,绝不屈服;他淡薄名利,不顾个人安危,毕生精力奉献于印度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 (1)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
(2(2)民权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定宪法,主权在民。
(4分)(3)孙中山民生主义形成的原因:①孙中山出身于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②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思想③基于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④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土地国有论(4分)(4)最大贡献是提出“三民主义”;(1分)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精华是:汉唐民族和睦相处的政治理想、黄宗羲和顾炎武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李自成、洪秀全的“均田”思想(3分);运用了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卢梭人民主权说;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等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合理内核;(3分)【18】.(1)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思想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影响时代的发展。
(2分)(2)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邓小平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8分)【19】.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6分)。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分)。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8分)【20】. (1)变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分)现实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工农联盟。
(2分)(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让农民加入合作社,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1958年农村中轻率的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村生产力形成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