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历史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本质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 扩张。
针对练 (2018·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的经济关系已经超出了一般 的相互联系与交往,达到了一种相互交织、相互交融以致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的状态。 促使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政治因素是 A.科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金缺口
D.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 解析 材料反映全球化趋势推动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未提及其弊端, 故A错误; 材料只提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得出各国经济差距缩小的结论,故B错误;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投资,故C正确; 材料未提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状况,故D错误。
判断正误
(1)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 × )
提示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 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 面占绝对优势。 (2)下图《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 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两极格局 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市场经济体制。
判断正误
的悲惨状况,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 )
2.展望 (1)全球化是 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2)只要建立起 公正合理 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 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图解
归纳总结
二、问题与展望
1.存在问题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贫富差距 进一步加大。 (2)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 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 发展中国家经常处 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3)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 和 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 前增强。 (4)严重破坏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 人类的生存。 (5)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 价值观 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 价值观。
123456
4.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
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
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
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历史解释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本质 1.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根本的推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发展 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为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6)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123456
3.(2019·潍坊高一检测)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 止地球自转。”下列事件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 C.两极格局的结束
B.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解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创伤,不利于经济全 球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不平等的“赌局”
A.金融风险日渐削弱
√C.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B.恐怖主义日益猖獗 D.两极格局对峙加剧
解析 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掌握了全球化的主导权,由于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
理等方面占有优势,这也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故答
案为C。
123456
6.(2019·珠海高一检测)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 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 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材料表明 A.华盛顿政治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
返回

达标检测
1.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下列国际组织的成立不能 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A
B
C
√D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23456
2.(2019·保定高一检测)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 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这 说明经济全球化 A.是一把双刃剑 B.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课堂
小结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
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
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获取材料信息 史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 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 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应用1 根据史料一,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原因。 提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 )
提示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 )
2.表现 (1) 国际贸易 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史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33个发展中国家 21个发达国家
1970年 108美元 3 129美元
1992年 297美元 22 185美元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应用2 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 世界上贫富投资额的增长
时间 1980年 1997年 1998年
数额(亿美元) 520 4 000
4 300-4 400
思考 材料中的表格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3.作用 (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 _相__互__依__存___。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 生产率 。 (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 发展机会 ,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 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实质。
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两重影响。
中的问题。
3.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应对。
内容索引
壹贰叁
基核达 础心标 落素检 实养测

基础落实
√B.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障碍
C.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推动 D.各国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
解析 该项属于根本动力、科技因素,故A项错误;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日益走向一个整体,属于政治因素,故B项正确; 该项属于科技、交通通讯因素,故C项错误; 各国对市场经济普遍认可并实行市场经济,属于思想、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应用1 史料一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 趋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说明交通运输技术、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 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
史料二
应用2 漫画中“这些家伙出境从来不签证”反映了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 _主__导__地__位__。“去利润最高的地方”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_新__一__轮__资__本_ 的全球扩张。
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
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
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知识结构
返回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的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 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 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解析 材料说明全球化势不可挡。但作者重点并不在此,作者强调的是:“那个浪 冲过来”,要想不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作者所说的土壤意即在全球化 中还要坚持民族化、本土化,故选B项。
123456
5.下图漫画描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的“赌局”,它最能反映的是
√B.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起主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