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分析
从类人猿到进化成人类,再到后来,人类学会用智慧,出现了文明和科技。

历史的车轮慢慢行进,一切一切都在不停得变化。

四处都存在着竞争,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必要因素。

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希望中国能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希望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现实并不是这样,近代的中国科技落后,被帝国主义踩在脚底下,没有自己的主权。

为什么中国科技在近代会一度衰退了呢?
中国的科学技术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很难画出一道杠杠来,一般认为自明朝中叶。

因为元朝马可波罗来华的时候,还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得傻了眼。

明初,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装备还优于西方,但到1492年,即明弘治年间,哥伦布的船队已经到了美洲,我们却放弃了海外探索。

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时候,西方在天文、历算和火器方面已经明显领先于中国了,以至于徐光启等官员要虚心地向他学习。

中国为什么落后了?众说纷纭。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一,历史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太漫长,缺乏产生近代科技的动力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

中国的封建统治对科技发展的阻碍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封闭的环境削弱了国人的创新思维导致国人创新思维减少的环境因素主要指落后的社会制度、闭关锁国的国策等。

没有了创新思维,何来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又怎能不落后?
首先,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

西方在16世纪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快速兴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而激活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更加完善的封建主义社会,它不但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在思想领域压制创新思维。

统治阶级内部的保势力反对变革,这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16世纪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先进的基础上并未产生世界意义的近代科学。

为什么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我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我的观点。

首先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

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

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

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大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代表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标志近代科学诞生的牛顿力学,都是充分运用形式逻辑的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形式逻辑就没有近代和现代科学。

同样,关于实验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缺乏观察和实验研究,牛顿力学也是不可能建立的。

物理学如此,近代诞生的其他学科门类亦如此。

因此爱因斯坦强调逻辑和实验在近代科学建立中的重要性,是十分正确的。

然而,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虽然我国古代提出了不少辩证逻辑思想,但形式逻辑却很不发达,始终未能发展出一套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形式逻辑方法。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实验方法也未在我国近代获得广泛运用和发展。

由于这两方面条件的不成熟,中国当然很难产生近代科学。

二,经济原因
西方文化的根基在希腊。

希腊多山,缺乏可耕地,没有商业互通有无不能生存,又临着地中海,具备海上贸易的条件。

于是,希腊商人遍布地中海沿岸。

他们甚至在海外开辟殖民地,最远的到了黑海沿岸。

罗马帝国把希腊文化带到了全欧洲,野蛮民族日耳曼人继承了罗马文化。

即使是在黑暗的中世纪,封建势力都没有像中国这么强大。

欧洲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他们在城市中享有很大的自治权,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如希腊商人带有海盗色彩一样,西方海洋国家在对外扩张中也是能做买卖就做买卖,能抢劫就抢劫。

这是一股能量极大的势力。

宗教妨碍了它,于是发生了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冲破了探索自然的禁区,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航海技术等等,突飞猛进,发生了科技革命。

海外贸易和掠夺于是开始,这又刺激了制造业,也为商品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于是就发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推动了贸易,财源滚滚,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是欧洲人走过的道路。

中国人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沃野千里,适合于农耕。

庄稼是要人伺候的,农业经济对于社会环境的要求是社会稳定、劳动力稳定。

现实需要中产生了民族心理。

中国人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中国人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开家乡热土。

农民的眼光离不开一亩三分地,许多人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过乡里。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地在地里劳作,只求有个好年景、好收成、好官、好皇帝。

只要能吃饱肚子,他们就满足现状。

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形式下,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举世闻名的科技发展,但到了近代,世界科技的告诉发展才使得中国科技近代变得落后。

1840年之后西方人凭借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罗盘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从此,一百多年的历史,使西方列强维持下的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再也没有生长出值得自豪、骄傲的科学技术。

伴随着是政治的日益没落、腐朽和国家的殖民化!科技则完全掌握在洋人的手里。

即便鲜有的一点科技火花也在洋人黑重的手里重重的熄灭了。

随着民族精神彻底的丧失,中国的科技已无任何出现和生存的希望!科技只能成为有识之士内心中永远的梦和永远的痛。

而民族精神的丧失及科技的他人性,最终导致中国历史上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

诸如:洋灯、洋油、洋火、洋烟、洋布、洋面、洋车、洋船、洋房等等一系列小到火柴大到汽车、轮船、楼房均冠以“洋”字开头的东西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若大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洋”的氛围下最终导致中国主流思想行为的“崇洋媚外”,及一切国计民生的“不能自己”,一切的科技都仰赖于“似乎自然的高人一等的洋人”。

洋人真正成中国科技的主宰者,成为中国的一切主宰者。

这是一段中国人最为惨痛的不堪回首的历史。

是一个中国科技的空白期,是中国几乎一切商品都烙印上洋人印记的非常时期。

也是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最为黑暗、最没有自主的时期。

三,传统思想的误区
尽管我们不能由于科技发展落后于人就将罪责加到我们文化和思维中,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由于教派学说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利用和迎合而产生的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从心态上影响着科技发展。

在封建社会封建士大夫起了非常坏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他们所谓的动口,就是动脑,就是看不起动手,即看不起技术,把科学看成在技术之上。

中国古代文人一直轻视技术,这是造成科学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以及诸如“奇技淫巧”等说法,鄙视科技,都对从事技术的劳动人民以轻视,久而久之,在人们心中就形成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一旦盛行,会极大打击人们创新发明的积极性。

因此在古代封建制度下充实科技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官。

决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原因是经济基础,如果社会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就不会发达。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得不错,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当初很发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极其低下,对社会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进步。

近代
世界科技的中心曾是德国,欧洲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反之为科技发展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历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为捍卫自己的统治,重视的是教派学说的理解,并不重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社会生产力的改造,统治者想方设法统治人民,被统治者想方设法迎合统治者的需求以达到自己能升官发财的美梦,于是,如何人治,如何治人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很少有人真正关心科学技术。

综上所述,中国的科技在近代落后是有它内在和外在原因的。

现在,只要我们认清原因,扬长避短,就可以在新的世纪里重新走到世界的前列,也许正因为我们上一代的忍辱负重和我们这一代的奋力拚搏,我们的孩子们才再有机会生活在世界第一强国中!当然,我们必需提醒他们的是,不进则退,未来不要再重蹈覆辙,要永远让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