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力与物体的平衡【命题意图】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涉及正交分解法的简单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题定位】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1)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2)力的效果的理解①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的动力学效应: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Ek=W(3)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①确定研究对象(隔离体、整体).②按照次序画受力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③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④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弧线内侧的某个方向.(4)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方法和思想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考试方向】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单独命题时往往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单独命题时往往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但是考查更多的是融入到其他物理模型中间接考查,如,结合运动学命题,或者出现在导轨模型中等。

【应考策略】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得分要点】受力分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特别注意弹力和摩擦力有无以及它们方向的判断。

对于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正交分解法:适用于三力或三力以上平衡问题,可用于求解大小、方向确定的力的问题。

(2)矢量三角形法: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该方法有时涉及正弦定理的运用,有时利用矢量三角形和几何三角形的相似性来求解力。

(3)三力平衡的动态分析:三个力中重力大小方向不变、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可以改变、一个大小方向都改变。

常常把三个力放置在一个矢量三角形中,有时涉及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注意:涉及滑动摩擦力的四力平衡问题中,可以把滑动摩擦力F f和正压力F N合成为一个力F,只要F f和F N方向不变,则F的方向不变。

这样就可以把四力平衡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

一、知识点自主检测1、性质力2、效果力二、典例精析考点一:受力分析1.考查弹力的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2016·淄博市实验中学一诊)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和F′,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FF′等于( )A. 3B.32C.233D.332.考查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M 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3.考查物体的平衡条件、胡克定律(2016·江西省红色七校二模)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点,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2水平且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3的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1、2、3的形变量分别为x1、x2、x3,则( )A.x1∶x2∶x3=3∶1∶2 B.x1∶x2∶x3=3∶2∶1C.x1∶x2∶x3=1∶2∶ 3 D.x1∶x2∶x3=2∶1∶ 34.考查物体的平衡条件、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2015·山东高考)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5.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倾斜的墙面上,在与墙面和B垂直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试分析A、B两个物体的受力个数。

规律总结:1.在分析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物体的受力分析时,要整体法和隔离法相互结合。

2.确定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时,通常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采用“假设法”判断3.当直接分析某一物体的受力不方面时,常通过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与其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的受力,然后根据扭动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上例中就是先分析了B的受力,又分析A的受力。

考点二: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6.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多选)(2016·洛阳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两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两物体间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两根绳子拉力分别为F T A和F T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T A>F T B B.F T A<F T B C.m1>m2 D.m1<m27.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物体的平衡条件(2016·衡水市冀州中学检测)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长方形物块A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缓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 )A.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 B.B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C.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 D.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8.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30°。

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A.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33mg B.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2mg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D.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6mg考点三:动态平衡9.考查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2016·全国甲卷)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0.考查用解析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2016·衢州质检)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B,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

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B.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C.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A所受杆的弹力不变D.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A所受杆的弹力变小11.考查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平衡问题(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当小球B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 T1,弹簧的弹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度系数为k2(k2>k1)的另一轻弹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 T2,弹簧的弹力为F2,则下列关于F T1与F T2、F1与F2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 T1>F T2 B.F T1=F T2 C.F1<F2 D.F1=F212.(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如图所示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

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规律总结:1.本题考查了力学中的三种力及力的分解、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2.审题时要注意“缓慢”含义,受力分析时应该特别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3.要注意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求解方法不同,当加速下滑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应该根据公式Nfμ=求解。

考点四:连接体的平衡问题13.(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 m和m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A.质量为2m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质量为m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绳对质量为m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14.(弹簧连接体问题)如图,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 m2、m3的木块1、2和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不计木块宽度)kgmLA2.μ+kgmmLB)(.21++μkgmmLC)2(2.21++μkgmmLD)2(22.21++μ规律总结:1.弹簧连接的物体平衡和运动是物理中常见的情景,静止时的平衡态即合力为零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方向是可变的,所以在平衡态时常有最大速度(例简谐振动)出现。

2.分析弹簧问题时,特别注意找到原长位置、平衡位置和极端位置。

3.在计算题中,弹簧的平衡态以一个知识点出现,列出平衡方程即可以求解。

考点5:电磁场中的平衡问题15.考查库仑定律、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多选)(2014·浙江高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

小球A的质量为m、电量为q。

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

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 )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2d2B.当qd=mg sin θk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 .当qd=mg tan θk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当qd=mgk tan θ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16.考查电场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空间存在场强方向、大小均可调节的匀强电场,开始时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小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