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工商管理综合模拟课程设计红豆股份发展战略分析报告公司名称:红豆股份股票代码:600400班级:工商二班第几组:第三组第几小组:第二小组指导教师:张新刚李劲松2011 年7 月15 日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工商管理综合模拟课程设计目录1.公司概况 (5)2.外部环境分析 (6)2.1宏观环境分析 (6)2.1.1政治法律分析 (6)2.1.2经济环境分析 (7)2.1.3技术环境分析 (7)2.1.4社会文化分析 (8)2.2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9)2.2.1供应者分析 (9)2.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9)2.2.3行业内部的竞争者分析 (10)2.2.4购买者分析 (10)2.2.5替代品以及互补品的分析 (10)2.3战略集团分析 (11)3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12)3.1营销能力分析 (12)3.2核心竞争能力分 (12)3.3 主营产品 (12)3.4人力资源分析 (14)3.5生产能力分析 (15)3.6阻止效能分析 (16)4财务能力分析 (16)4.1财务比率分析 (16)4.2财务趋势分析 (17)4.3行业比较分析 (19)4.4综合分析 (20)5竞争对手分析 (20)5.1主营产品对比分析 (20)5.2市场渠道对比分析 (21)5.3财务能力对比分析 (22)5.4核心能力对比分析 (23)6公司战略选择 (24)6.1公司现行战略分析 (24)6.1.1公司战略目标 (24)6.1.2公司战略方案 (24)6.2 swot分析 (28)6.3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30)6.3.1公司使命 (30)6.3.2战略目标 (30)6.3.3选择战略方案 (30)6.3.4公司竞争战略 (32)6.3.5公司职能战略 (33)7.结论 (34)1.公司概况1.1公司简介: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8]99号文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为12,952.30万元,并于1998年9月11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注册号为32。
2000年12月1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2000]176号“关于核准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本公司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股票名称“红豆股份”,股票代码600400。
发行后股本总额为17,952.30万元。
2004年9月1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4]138号“关于核准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票的通知”,本公司增发3,580万股的人民币普通股,并于2004年9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后股本总额为21,532.30万元。
2005年4月16日,经200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4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30,145.22万元。
2006年4月15日,经2005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5年度末总股本30,145.22万股为基数,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数转增3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39188.79万元。
1.2经营范围:服装、针纺品、纺织品、机械、化学纤维、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制造加工、销售,污水处理,工业用水经营;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1.3企业发展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无锡县(现锡山区)红豆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16日。
红豆股份于2001年1月8日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2004年9月8日成功增发3580万股A股。
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红豆集团(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全国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的核心子公司。
目前,红豆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服装、针织品、锦纶丝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房地产的开发与销售。
公司的主要服装产品包括西服、衬衫、T恤、茄克、羊毛衫、毛线、纱线、印染等。
其中,衬衫和T恤的销量已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1991年以来,红豆产品多次被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评为“金桥奖”。
1997年,“红豆”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在54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商标注册。
同年,红豆西服、衬衫、T恤等五大主导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红豆衬衫、西服相继被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推举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3年“红豆地产”获得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产业研究会颁发的“引领中国城市住宅风尚企业”奖、省建设厅住宅产业促进中心评选的“江苏省诚信开发企业”,“香江花城”同时被评选为镇江首个“省明星楼盘”。
2004年1月,红豆西服、衬衫双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2004年10月,红豆西服荣获“2004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服装品牌”。
2004年11月,红豆西服第三次连获“全国西服质量优等品”称号,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西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3月,红豆喜获“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年度价值大奖”,2006年9月红豆西服衬衫再次双双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红豆西服、羊毛衫、T恤、毛线等产品现已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豆形象男装连续4年亮相北京CHIC展,建立了强有力的终端网络,红豆形象男装必将以扎实的基础迎来灿烂的明天。
2.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主要有人口、经济、自然、政治法律、技术和社会文化构成,“PEST”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的常用工具,由于服装行业涉及政治法律和科学技术较少,而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相对主要影响因素。
2.1.1政治与法律环境针对服装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连续出手救市。
首先是面临国外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的不利环境,国内服装出口受阻。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服装行业从业人数多、牵扯面大。
政府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提高了服装出口退税率,及时缓解了出口型企业的赢利压力;服装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跳板行业,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国政府都一定会在政策上继续有所支持。
此外,在“十二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意味着在“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行业仍要继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回用,行业要在发展的同时,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绿色GDP。
2.1.2经济环境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二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转变。
国家实施了货币与财政的积极政策,继续扩大投资、拉动内需。
我国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服装类产品作为社会零售商品的主要品种,同时受益。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影响到当地服装产品的消费总额和消费结构。
构成市场的因素除人口外,还必须有购买力,而消费者的收入是影响购买力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
但是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加剧,物价快速上涨,将使得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将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生活必需品,对于中高端服装品牌的消费将呈现一定的缩减。
但是同时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
2.1.3技术环境服装行业作为高新科技应用较为广泛的行业,对行业外部科技进步比较敏感。
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结合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针对服装行业的专业开发已经开始,信息化在国内服装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专业程度越来越深化。
伴随着快时尚理念的大行其道,大量新管理理念、新技术开始运用到服装行业,无论是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ERP还是FRID技术等等,都在逐渐地改变着服装这个传统的行业。
但服装如:无线射频等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将优化革新服装供应链结构,使我国服装产业通过效率、质量、服务手段的比较优势得以提升。
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深入应用,势必改变传统的服装行业,加速服装行业创新发展。
此外,智能化设备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械、电子行业对服装产业的技术支撑,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服装加工的国际竞争力。
但服装设计仍是服装制造的灵魂,是决定纺织服装业利润和品牌的核心环节。
2.1.4社会环境1、人口环境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因此,人口环境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并且人口流动从乡村流向城市的趋势在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白领人口增多,使人们对未来的要求,特别是服装档次的要求大大提高,更加注重服装的品味与文化。
2、地理环境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之一,尤其区域内江浙沪等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历来是中国纺织服装的重要基地。
东部纺织服装批发市场总体现代化程度高,硬件设施先进,商业街规格高,配套设施齐全,贸易额首屈一指,显示出大家风范,至今东部地区纺织服装经济依然散发着惊人的活力,一派商机盎然。
南部地区坐拥珠江三角洲,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政策的优势,使得南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经济地位令其他区域难望其项背。
如今,国家正致力推进中国内地最重要的两大纺织服装基地珠三角与长三角实现无缝对接,以尽快融入国际产业链和采购链中,进行资源互补,这无疑会倍增南部地区战略性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北方地区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商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内涵。
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更是把文化和商业结合,演绎出一道新的市场风景。
环渤海经济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环渤海区域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广阔市场潜力将被释放出来,辐射北京乃至中国,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
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腹地,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在80年代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商业史。
3文化环境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服装业打造国际时装之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