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人员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建筑施工人员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目录 (1)1 普工安全操作规程 (3)2 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规程 (5)3 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 (6)4 石工安全操作规程 (7)5 木工安全操作规程 (8)6 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9)7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0)8 锚喷工安全操作规程 (12)9 张拉工安全操作规程 (13)10 吊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14)11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6)12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8)13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9)14 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20)15 土石方机械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23)16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24)17 涂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25)18 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27)19 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28)20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29)21 起重司索安全操作规程 (31)22 起重指挥(信号)工 (33)1 普工安全操作规程1.1 挖掘土方,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至3米,并由上而下逐层挖掘,禁止采用掏洞挖神仙土的操作方法。

1.2 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要时设置固壁支撑。

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1米以外,高度不超过1.5米。

1.3 吊运土方的绳索、滑轮、钩子、箩筐等应完好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1.4 拆除固壁支撑应自下而上进行,填好一层,再拆一层,不得一次拆到顶。

1.5 使用蛙式打夯机,电源电缆必须完好无损,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严禁夯打电源线。

在坡地或松土处打夯,不得背着牵引打夯机。

停止使用应拉闸断电,方准搬运。

1.6 用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

前后车距在平地不得少于2米,下坡不得少于10米.1.7 传递片石、土筐等,应相互配合,稳拿稳放,禁止抛掷,并应戴好防护用品。

1.8 车辆未停稳禁止上下和装卸物料,所装物料要垫好绑牢。

开车厢板时人应站在侧面。

2.1 车子向料斗倒料,应有挡车措施。

不得用力过猛和撒把。

2.2 灌混凝土使用的溜槽及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

下面严禁站人,操作部位应该有护身栏杆。

不准直接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2.3 推运混凝土,走道应铺平,道上不能站人。

用吊车提升混凝土斗的周转处,应设工作平台。

离地或离船3米以上,必须设栏杆或安全网。

非指挥或开、关斗人员不得上平台。

2.4 盖梁、防震块等高处浇注混凝土,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在无防护措施时必须系安全带,遇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施工。

2.5 使用震动器应穿胶鞋。

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2.6 预应力灌浆,应严格按照规定压力进行,输浆管道应畅通,阀门接头要严密牢固。

3.1 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防护罩。

3.2 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

卷扬机前应设置防护档板,拉钢筋时应站在防护档板后,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卷杨机。

指挥信号要统一,拉钢筋沿线两米内禁止站人和通行。

严格掌握应力和伸长率,防止断筋和断筋伤人。

3.3 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3.4 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条直线上。

钢筋堆放要分类、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3.5 在高处,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并应系安全带。

3.6 绑扎立体钢筋、钢筋笼等,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立体钢筋3米以上和钢筋笼等应用临时支撑撑牢,以防倾倒滚动。

3.7 起吊钢筋、承办杆、钢筋骨架等,必须用钢绳卡牢两端平稳起吊,禁止单绳卡中点起吊。

下方禁止站人,并必须待骨架或钢材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后摘钩。

4.1 搬运石料要拿稳放牢,绳索工具要牢固。

两人抬运,应互相配合,动作一致,用车子或筐运送,不要装得太满,防止滚落伤人。

4.2 往坑槽运石料,应用溜槽或吊运,下方不准站人。

4.3 在脚手架上砌石,不得使用大锤,修打石时要戴防护眼镜,不准两人对面操作。

4.4 开山打条石,龙眼与大楔要合,并应经常检查大锤把。

开石时,其余人员应远离,严防大锤脱落和大楔飞退伤人。

4.5 大风雨后,要检查脚手架(箱)是否牢固,确认无危险,方可砌石或其它作业。

4.6 离地面抬石,跳板必须坚固牢实,并应钉防滑条。

节多、腐木不得作跳板。

5.1 掌握和了解各项作业内容,勤检查、保养各种机械、电器设备。

各种机、电设备应责承专人管理;不熟悉机、电设备人员,不准上机操作。

5.2 支模应按工序、技术要求,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四米以上墩柱模板,四周须顶牢,应搭设工作平台,禁止在柱模上操作和底模上行走。

发现模板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理。

支撑底部要坚实加垫,本楔要钉牢,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等材料。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5.3 经技术人员同意拆除模板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除的模板应及时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5.4 制作应按技术要求,并做到工完场清,棚(场)严禁烟火,预防火灾事故。

5.5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基坑作业必须戴安全帽,并严禁向下抛掷工具、材料等。

6.1 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废油、废棉纱不准乱丢。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堆放整齐,严禁堵塞通道。

6.2 操作机床时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

拆装工件要切断机床电源。

6.3 所用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放在专门地方,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工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他物件。

6.4 机床运转中,不准用手清除铁屑,不准用手检查运转中的工具和工件。

6.5 机床运转中如遇停电,应切断电源,退出刀架。

6.6 所有机床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设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7.1 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不得堵塞通道。

7.2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中间应设防护网,对面方向操作时应错开。

7.3 清洗用油、润滑油及废油脂,必须指定地点存放,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

7.4 扁铲、冲子尾部不准淬火,出现卷边裂纹时应及时处理,刮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扳手不准反向使用;打大锤不准带手套,大锤甩转方向不准有人。

7.5 机械解体,要用支架,夹稳垫实,有回转机构的耍卡死。

7.6 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停放,支撑牢固和契紧,使用千斤顶时,必须用支架垫稳。

7.7 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

7.8 架空试车,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

7.9 检修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设备时,应先严格清洗,经检查合格,并打开空气通道,方可操作。

在容器内操作,必须通风良好,外面应有人监护。

7.10 检修中的机械,应有“正在修理,禁止开动”的标志示警,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

检修中,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孔。

7.11 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声响等,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车。

8.1 作业前必须检查道路、现场环境、管路、接头、压力表及安全阀,确认安全。

8.2 在隧道内作业时必须设通风换气装置,保持空气流通,并采取降尘措施。

8.3 隧道内作业时必须采取24V以下低压照明。

8.4 喷射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作业时身体不得裸露。

8.5 作业中应设专人指挥,设专人操作喷射设备。

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不得相互干扰。

8.6 锚喷高度超过1.5m时应在平台或脚手架上作业。

8.7 作业时,应随时检查环境及围岩情况,清除松散及危裂的土石块。

8.8 喷嘴在作用与放置时均不得对着人喷射,下风向不得有人。

8.9 人工手持喷射器作业时,应配备辅助支架,理顺管路。

严禁辗压、踩踏管路。

8.10 处理堵塞管路时,应理顺输料管,喷头应有专人看护,喷嘴前方及喷射区不得有人。

8.11 喷射作业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控制压力。

如压力表指示超压,而安全阀不开启时,必须立即停泵检查,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9.1 张拉人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精力集中、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9.2 张拉机具、千斤顶等必须先检查,压力表、持压阀、油管等接头必须牢固。

9.3 张拉开始时楔槽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防油腻、杂物进入。

防止滑轮楔块退出伤人。

9.4 张拉时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

压力表指针在一定压力时,绝对禁止动用油泵、千斤顶的每个受力螺丝和撬打千斤顶。

9.5 千斤顶与油泵在稳压时,工作人员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防止高压油管破裂伤人。

9.6 退楔时一切人员必须远离千斤顶,禁止对着楔块退出位置站立。

9.7 拆除千斤顶时,必须从千斤顶的两侧取出楔块,退出千斤顶。

9.8 悬空张拉,必须先搭设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应有栏杆、保险绳等安全设施。

升降行走工作平台时,上面不许站人。

10.1 吊装指挥应由技术数练,懂得吊装机械性能的人员担任,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率先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清楚。

10.2 80吨以上的设备和构件,风力达五级时应停止吊装。

10.3 所有人员严禁在起重臂和吊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10.4 使用卡环应使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坏严禁使用。

10.5 起吊物应使用交互捻制的钢丝绳。

钢绳如有打结、变形、断丝、断股、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废或降低使用标准。

10.6 编结绳扣(千斤头)应使各股松紧一致。

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绳直径的20倍,并不得短于300毫米,用卡子连成绳套时,卡子不得少于三个。

10.7 地锚(桩)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规格和位置设置,如发现有沟坑、地下管线等情况,应及时报施工负责人采取措施。

10.8 使用绳卡,应将有压板的放在长头一面。

使用二根以上绳扣吊装时,绳扣的夹角如大于100度,应采取防止滑钩等措施。

10.9 用四根绳扣吊时,应在绳扣间加铁扁担等调节其松紧度。

10.10 使用开口滑车,必须扣牢。

禁止人员跨越钢丝绳和停留在钢丝绳可能弹及的地方。

10.11 起吊物件,应合理设置溜绳,提升和下降应避免急刹和冲击现象。

10.12 拼装龙门吊,灯笼架等应按设计要求,合理设置风缆,风缆跨越公路,架空高度不得低于七米,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10.13 吊装时应载好手套、安全帽、高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

10.14 作业前和作业中,应详细检查设备、索具和风缆等是否良好,即时排除隐患。

交接班应交接好设备状况,并填写记录。

11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1.1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11.2 电焊机应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面操作。

11.3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作业时必须戴手套,穿绝缘鞋,潮湿场地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