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习题解答

第七章 习题解答

z∈D
2 2
函数. 证明(反证法)倘若 f ( z ) 在区域 D 内不恒为常数,则由保域性定理得, f ( D ) 必为区 域。又 f ( z0 ) ∈ f ( D) ,从而存在点 f ( z0 ) 的邻域 G ,使得 G ⊂ f ( D) ,显然,在 G 内必有 一点 w0 ,满足 w0 = f ( a) ( a ∈ D ) ,且 w0 = f (a ) > f ( z0 ) , 这与题设( f ( z) 在点
所以 w = e 在平面上不含满足上述条件的点的区域内一定是单叶的,从而它在平面上不含 满足上述条件的点的区域内是保形的,但在整个平面上不是保形的。
z
8. 利用解析函数的保域性定理(定理 7.1 )证明: 设 f ( z ) 在区域 D 内解析,若 f ( z ) 在 D 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1) Re f ( z ) 为实常数; ( 2) Im f ( z ) 为实常数; ( 3) f ( z) 为实常数; ( 4)存在实常数 α , β , γ ( α + β ≠ 0 ) ,使得 α Re f ( z ) + β Im f ( z) = γ . 则 f ( z ) 在区域 D 内必为常函数. 证明 由题设 f (D ) 或者为直线或者为直线, 或者为圆周, 显然它们都不是区域, 若 f ( z) 在区域 D 内不是常函数,根据保域性定理, f ( D ) 必为区域,这显然是矛盾的,故 f ( z ) 在 区域 D 内必为常函数。 9. 利用解析函数的保域性定理证明: 设 f ( z ) 在区域 D 内解析, z0 ∈ D ,若 f ( z0 ) = max f ( z) ,则 f ( z ) 在区域 D 内为常
∆l ∗ = ∫ f ′( z ) dz ;
l
( 2) D 的面积为

∆D∗ = ∫∫
( 3)若 f ( z ) 还满足 f ( z) ≤ 1 ,则
D
f ′( z) dxdy ;
2
∫∫
D
f ′( z) dxdy ≤ π .
2
证明 记 w = f ( z ) = u ( x, y ) + iv ( x , y ) ,
2 2 2C1
和直线族 v = u tan C2 .
证明 令 w = u + iv ,因为正交的直线族
Re z = C1 和 Im z = C2 ,
在变换 w = e z 下的象曲线的方程分别为
u + iv = e z = e (C1 +i Im z ) = e C1 ⋅ e i Im z 和 u + iv = e z = e (Re z + iC2 ) = e Re z ⋅ e iC2 ,
分析中重积分的变量替换公式,并注意到

∂ (u , v ) u ′ x = ′ ∂ ( x , y ) vx

u′ y ′ vy
C . R.条件
=
u′ x v′ x
− v′ 2 2 x 2 ′ 2 ′ ′ = f ′(z ) = (u ′ x ) + (vx ) = u x + iv x ′ ux
∆D ∗ = ∫∫ dudv = ∫∫
2 2
1 z + 2, z = i ; 2
arg f ′(2i ) = arg 4i =
又当 z <
π 。 2
1 1 时, f ′( z) = 2 z < 1;当 z > 时, f ′( z) = 2 z > 1 。所以, 2 2
f ( z) = z 2 ,
将 z 平面上 z <
1 1 的部分缩小;而将 z > 的部分放大。 2 2 1 ( 2)因为 f ′( z ) = < 1,所以,它在 z = i 处的旋转角为 0 ,并将整个 z 平面缩小。 2
′ + iv ′ , u′ ′ , u′ ′ , u′ ′ ′ ′ , f ′( z ) = u x x x = vy y = − vx x u y + v xv y = 0
所以,
∆l ∗ = ∫ ∗ ds ∗ = ∫
l
β α
( ) ( )
ut ′
y
2
2
+ vt ′ dt
2
2
=∫ =∫
β α β α
12. 分式线性变换可分解成哪四种简单变换的复合: w = e z 、 w = r ⋅ z 、 w = z + h 、 w = 其中 w = eiθ z 、 w = r ⋅ z 、 w = z + h 是相似变换并可复合成整线性变换, w = 换.

1 , z
1 是反演变 z
13. 整线性变换可分解成哪三种简单变换的复合: w = e z (旋转变换) 、 w = r ⋅ z (伸缩 变换) 、 w = z + h (平移变换). 14. 反演变换可分解成哪两种对称变换的复合 w = (关于实轴的对称变换). 15. 求下列分式线性变换的不动点: ( 1) w =
3. 若 f ′( z 0 ) ≠ 0 ,则 arg f ′( z0 ) 的几何意义是
w = f ( z) 在点 z0 的旋转角
.

f ′( z0 ) 的几何意义是
w = f ( z ) 在点 z0 的伸缩率
4. 利用解析函数的保角性证明:变换 w = e z 将互相正交的直线族 Re z = C1 和 Im z = C 2 依 次变为互相正交的圆周族 u + v = e
7. 讨论函数 w = e z 的保角性和保形性. 解 因为 w = e 在整个平面上是解析的,且 (e )′ = e ≠ 0 ,所以,它在整个平面上的每 一点处都是保形的。又 e z1 = e z2 的充要条件是
z
z z
Re z1 = Re z 2 且 Im z1 − Im z2 = 2 kπ ( k ∈ ℤ ) ,

1 (关于单位圆周的对称变换) 、w= z z
z +1 4 z −1 ; (2) w = ; (3) w = 2 z + 1 . z z+2
解( 1)令 z = ( 2)令 z =
1± 5 z +1 2 ,即 z − z − 1 = 0 ,解得 z = ,即为所求的不动点。 z 2
4 z −1 2 ,即 z − 2 z + 1 = 0 ,解得 z = 1 为二重根,即为所求的二重不动点。 z+2 ( 3)显然 ∞ 为一个不动点,令 z = 2 z + 1 ,解得 z = −1 ,即为所求的有限不动点。
2
2
2
d t.
又由曲线积分的参数方程计算公式,

所以,
l
f ′( z ) dz = ∫ f ′( z ) ds = ∫
l
β α
f ′( z )
(ϕ ′(t ) ) + (ψ ′(t ) )
2
dt ,
∆l ∗ = ∫ f ′( z ) dz 。
l
( 2)由题设,变量替换
⎧u = u ( x, y ) ⎨ ⎩ v = v( x, y ) ′ + iv ′ 将 z 平面上可求面积的区域 D 保形映射成 w 平面上的区域 D , 且 f ′( z ) = u x 由数学 x.
D∗ D

∂ (u , v ) 2 dxdy = ∫∫ f ′( z ) dxdy . ∂( x, y ) D
( 3)由题设, D ⊂ w w < 1 ,所以,由(2) ,
{
}
∫∫
D
f ′( z ) dxdy = ∆D ∗ ≤ 12 π = π 。
2
11. 据理说明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z + b 的变换一定是分式线性变换; cz + d ( 2)分式线性变换必将 z 平面一一地变成 w 平面;
5. 据理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区域内的解析函数一定具有(整体)保形性或者(局部)保形性; ( 2)区域内具有(整体)保形性的变换一定在区域内处处保形,即处处具有(局部) 保形性; ( 3)区域内处处保形的变换一定在区域内(整体)保形; ( 4)区域内单叶解析的函数在区域内一定是保形的 . 解( 2) (4)这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 1) (3)这两种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函数在区域 内(整体)保形,除要求函数在区域内局部保形外,还定点的任意两条有向光滑曲线在该点的夹角,在变换 下,既保持大小、又保持方向.保形变换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函数在区域内的每一点都是保 形的、函数在区域内是一一函数。
( u′ϕ ′(t ) + u′ψ ′(t) ) + ( v′ϕ ′( t) + v′ψ ′( t) ) d t
x x y
2 2 2 2 ⎡ (u ′ + v′ ⎤ ⎡ ϕ ′(t ) ) + (ψ ′( t) ) ⎤ d t = ∫ f ′( z) ⎣ x ) ( x ) ⎦ ⎣( ⎦ α
β
(ϕ ′( t) ) + (ψ ′( t) )
( 3)因为 f ′( z ) = e , f ′(1 + i) = e
z
1+ i
= e ⋅ ei , arg f ′(1 + i ) = arg e ⋅ ei = 1,所以,它
在 z = 1 + i 处的旋转角为 1 。又当 e z = e Re z < 1 ,即 Re z < 0 时,
f ′( z) < 1;
当 e z = eRe z > 1 ,即 Re z > 0 时,
f ′( z) > 1 ,
所以,它将左半平面缩小,将右半平面放大。 2. 据理说明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1)区域内的任何解析函数都具有保域性; ( 2)区域内的任何不恒为常数的解析函数都具有保域性; ( 3)区域内的任何单叶解析的函数都具有保域性; ( 4)区域内具有保域性的解析函数必为单叶解析函数 . 解(2) (3)是正确的, (1) (4)不正确。这是因为具有保域性的解析函数必须非常数, 但不一定单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