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提分卷(四)语言运用——标点符号与语言表达
(满分:39分考试时间:40分钟)
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当生活不尽如人意,向往旅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旅行半似现实,半似梦幻,当生活春风得意,旅行仍然让人期待,因为旅行像是微甜的痛感,最深切地确认着你的存在。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D.国庆期间,遵义市的游乐场所配套餐饮异常火爆,如遵义思达乐园、保利未来乐园、奥特莱斯海洋馆配套的餐饮小吃,几乎家家爆满。
(解析:A.“半似梦幻”后面逗号改成分号;B.“看法”后面冒号改逗号;C.最后一个问号改成句号。
)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教师教导我们说:“在学习中,一定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思想,不能不懂装懂。
”
B.阿来中篇小说《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的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等。
C.当我登上泰山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D.《海的女儿》中“美人鱼”的行为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纯洁的、美丽的爱情。
(解析: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教师说的话语里,应使用单引号;B.书名应使用书名号,而不是引号;D.美人鱼不需要使用引号。
)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解析:B.“三、四里”中顿号应删去;C.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的句号改为问号;D.第一个逗号应改为问号。
)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海内外市场需求正呈现好转迹象,我市今年二三季度工业景气状态将有所好转。
B.我家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面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C.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杰出的学者;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是大无畏的革命烈士。
(解析:A.“二”和“三”之间应用顿号隔开;B.“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去掉等或省略号;D.分号改为逗号。
)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母亲节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B.遵义市红花岗区对在辖区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24名农民代表颁发了“农民生
产丰收奖”“贫困户脱贫丰收奖”和“农民工创业丰收奖”。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解析:A.“感恩母爱”是一个朗诵比赛主题,不该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C.“戏剧,壁画,传说”中的逗号改为顿号;D.该句为陈述句,应该将问号改为句号。
)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学校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读书·励志》主题系列活动。
B.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个颜色不同的品种。
C.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D.“在最好的年纪,我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
”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姚扬说:“这次到风华爱心希望小学支教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
”
(解析:A.将“《读书·励志》”的书名号改为引号;B.“二、三”之间不用顿号;D.“说”后面应用逗号。
)
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的148.5亩“阳光玫瑰”葡萄熟啦!这是新品种,卖相好、味道甜,还有玫瑰香味,想不想约起来去尝一尝?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留不住游人。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蓬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解析:B.“死而后已”后的逗号删除;C.把顿号改为逗号;D.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 8.(2018·长沙)语言运用——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
(解析:B.“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应把“令堂”改为“令尊”。
) 9.(2018·枣庄)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3分)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解析:A.“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抛砖引玉”是说话者自己的谦辞,不用于别人;
C.“屈就”不用于自己。
)
10.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3分)
A.爷爷给孙女一包花生,疼爱地说:“乖,多吃点,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们家的好吃!”
B.市里最大的中医药店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坐闻百草
香。
”
C.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采访亚军:“请问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
D.小张考砸了,同学小王安慰他:“不要难过,你上次考试不也是班上的倒数几名吗?”
(解析:A.“爷爷”的话含有对“外婆家”的轻视,表达不得体;C.小记者的访问含有怀疑亚军的努力之意,不尊重他人;D.“小张”的语言有挖苦讽刺之意,表达不得体。
) 1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3分)
A.赵大爷劝阻正在小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小明,小明说:“玩炮是小孩的趣事,我要给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B.十五岁了,正月初二那天外婆还塞给压岁钱,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请问您老人家今年高寿?”我问身边坐着的老爷爷。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解析:A.语气生硬,不礼貌;B.“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D.“令尊”指对方的父亲。
)
1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C)(3分)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能向我介绍你的学习经验吗?”
D.你去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道题。
”(解析:A.用反问语气回答不礼貌;B.“光临寒舍”是谦语,应错对象;D.“不耻下问”是指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且不觉得不好意思,句中是向老师请教,不符合对象。
)
1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C)(3分)
A.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B.同学想借阅一下你的作文本,你说:“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小赵老师对教育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
D.在路上发宣传单的人对来往的行人说:“这是我们的广告宣传单,赶快拿着,有便宜可占。
”
(解析:A.“百忙”“恭候”常用于敬辞;B.“受益匪浅”意为从对方得到益处,用错对象;D.用词生硬,不礼貌。
)。